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平阳地方戏“和剧”

2012-6-5 09:02| 发布者: 老张| 查看: 774| 评论: 0

摘要: 在全国的戏曲百花园里,据《中国戏曲志》的统计全国共有37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在各剧种简介中,平阳和剧名列其中。如果说在平阳民间活跃几个世纪的高腔、昆剧、乱弹、木偶戏等是外引的戏曲剧种,那平阳和剧是个货真价 ...

 在全国的戏曲百花园里,据《中国戏曲志》的统计全国共有37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在各剧种简介中,平阳和剧名列其中。如果说在平阳民间活跃几个世纪的高腔、昆剧、乱弹、木偶戏等是外引的戏曲剧种,那平阳和剧是个货真价实,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平阳地方戏曲剧种。

 平阳和剧的诞生,根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及《中国戏曲志》的记载:于明末清初,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演员大多来自平阳民间马灯班,以村坊小调和时调为主要曲调,始时只演些马灯班的小戏,如《大补缸》、《小补缸》、《浪子踢球》、《瞎子捉奸》、《走广东》、《湘子度妻》、《昭君出鉴》、《卖草屯》、《卖布》、《荡河船》、《小放牛》、《秋江赶船》等18出小戏。后来不断吸收高腔、昆剧、乱弹等戏曲剧种的剧目和唱腔,在表演的武打方面,吸收了平阳民间拳术套路,使和剧的艺术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经过漫长时间实践和发展,使自己发展到有84本大戏,在戏曲竞争中站稳脚,由“和合班”改名为“和调班”。

 清道光年间,由于各种戏曲的相继竞争和发展,和剧曾一度衰落,艺人星散各地落班谋生。当时平阳民间流传了一句俚语:“高昆乱弹,和调讨饭”。由此可见和调班社的处境之艰难。到了清光绪初年,老艺人在平阳新陡门创办了和剧科班,时称“马灯戏馆”,请来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两位先生执教,弃高腔、昆曲,习皮簧,吸收乱弹部分曲牌和剧目,并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滩簧、时调,使和剧成为一个多声腔剧种。科班学员出班之后,和剧面貌焕然一新。和剧新老班社纷纷成立。先有和剧的老连昌、新连昌、老聚昌,继之有新新连昌、老锦昌、新锦昌、红舞台、鸣舞台、老大顺、新大顺、星福连、新阳春等10多个和剧班社。和剧的新兴,在整个温州及周边地区盛极一时。温州一位教师黄一萍在《温州戏剧》中对平阳和剧曾有如下描述:“本班以皮簧为宗,唱时较京剧为平,余酷似乱弹。骤聆之几莫能辨焉。曲语鄙俗不堪,大遭上流人士所唾弃。奈以好之者众,营业反胜过其它,且巴人下里,幸遇嗜痂者耶?其兴之暴,诚非所料,殆平易近人欤”。这说明和剧非常平民化、生活化、地方气息浓厚。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强令解散戏曲班社,艺人星散,有的流落街坊以卖唱度日。

 到了新中国成立时,和剧只留下“星福连”和“新大顺”两个破烂不堪的班社。在县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组织支持下,1951年两个和剧班社合并成立了“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1953年,人民和剧团与金华地方戏婺剧团,因方言“和”与“婺”同音,把平阳和剧改为“平阳婺剧”,并参加了金华地区婺剧戏改会。1954年平阳婺剧团排演了传统剧目《白蛇传》中《断桥》,被省推荐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会演,青年演员陈美娟扮演剧中的白素贞,陈娟弟扮演青儿(青蛇),老演员杨汤星扮演许仙,演出后引起全场轰动的反映,特别扮演白素贞的青年演员陈美娟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及昆剧大师俞振飞先生的关注,演后的第二天,两位大师在省文化局领导陪同下,来到宾馆接见了陈美娟,梅先生首先对该剧演出作了高度的评价,特别对美娟的白素贞的表演十分赞赏,对她的台步,说她走得特别好,走起来如蛇行一样,梅先生谦虚地说:“走得这样好的细步,我也不会走呢!一个县级地方剧团,演出这样高水平,实是难得。”

 最后经评委评定,陈美娟荣获表演一等奖、陈娟弟获表演三等奖,老演员杨锡星获演出荣誉奖,集体获优秀表演奖。《断桥》演出本及音乐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届华东戏曲会演,平阳婺剧团满载而归。

 华东会演后,平阳婺剧团的名声鹊起,全省各地剧院纷纷来函要求剧团去演出,剧团老艺人高兴地称陈美娟是剧团的救命旦,正当剧团走红时,省文化局不顾剧团和当地政府的反对,强行把陈美娟调到省婺剧团,充入省团骨干力量,认为平阳婺剧团与金华婺剧是同一剧种,要服从大局需要。美娟调入省团后,从演出的剧目,表演的风格,音乐唱腔,语言与平阳婺剧有很大差别,她只得把自己的《断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省团主要青年演员。后来省婺剧团晋京汇报演出《断桥》等戏时,周总理看了《断桥》演出后,誉称《断桥》为“天下第一桥”。

 陈美娟上调省婺剧团半年之后,平阳婺剧团老艺人再三向省文化局要求调回陈美娟,省文化局无奈只得把陈美娟重新调回平阳婺剧团。

 1957年4月,温籍著名戏剧学者,广东中山大学戏剧系教授董每戡回乡探亲,在温州戏曲界座谈会上获悉平阳“和剧”改名为金华“婺剧”,他非常焦急地说:“一个地方剧种怎好随便更改为其他剧种,真是乱了套。”于是撰写一篇题为《为一个剧种正名》,平阳婺剧团导演杨志雄撰写了《为温州和剧而呼吁》等两篇文章,同时被刊登在同年6月号的中国《戏剧报》。

 同年8月,省文化局举办第二届浙江省戏曲观摩会演,平阳婺剧团演出传统剧目《莉花斩子》和《双金印》二剧,金华婺剧(即省婺剧团)演出《米澜敲窗》等戏,经专家学者观摩鉴别之后,一致认为平阳婺剧与金华婺剧在剧目、表演、音乐等方面有很大差别,都有各自不同风格和特征,经省文化局批准平阳婺剧团重新恢复为“和剧”,还其正名为“平阳和剧团”。

 1959年春,温州地区文化局为加强扶持地方剧种为由,把平阳和剧团上调为“温州地区和剧团”。文革期间将其并入“瓯剧”。

 合并后只是吸收部分和剧青年演员,和剧大部分老艺人有的退休,有的改行,和剧在瓯剧里已不成气候。难怪市戏剧家沈沉先生在《温州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眼皮底下一个剧种的消失》,这个剧种指的就是和剧。作为专业和剧团已消失,可和剧还在平阳民间流传。

 平阳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戏,在和剧老艺人的支持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水头镇和鳌江镇的梅溪乡分别举办和剧培训班,创办了民间职业和剧团,为传承平阳人民地方戏的和剧作出不懈的努力,特别梅溪和剧团为了后继有人,艺人们自掏腰包,招收学员,创办了和剧培训基地。

 平阳和剧至今还在平阳传承着,2009年平阳和剧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兆格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4-5-5 02:16 , Processed in 0.79002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