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在花木扶疏的凤湖公园的小广场上,老人们迎着晨光挥剑健身;夜幕降临,三级跌水瀑布喷泉开启,水幕在彩灯映射下,水光交融,五光十色,如梦如幻,让周围环境充满了动感和灵性。这片依水而建的“城市绿洲”正逐步完善,成为昆阳镇城乡间人气指数最高的休闲乐园。 今年以来,昆阳镇以创建“省级生态镇”为契机,结合“四边三化”“环境革命”“水环境综合整治”“清洁乡村”等工作载体,加大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城乡污染整治,扩大城乡绿化景观建设力度,健全城乡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型城镇。 (一) 据了解,日前,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城北公园的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11月底就可完工。“以前生活污水,村民们都是随地倒,流到哪里是哪里,有的就直接流进村里的河道,对河道保洁、环境卫生的影响很大。”镇建设办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城区铺设污水管道,市民们屋前屋后的生活污水可以接排到管道内,再统一排到城区修建的城北泵站进行处理,有效解决了城区污水处理难题。此外,我镇正不断实现夜间亮化,并在建成区道路修理、路面硬化,雨污管道、窨井疏通清理,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不遗余力。 除了铺设污水管道工程、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全镇城区的清洁卫生也是创建生态镇的一项重点工作。据悉,我镇拥有一支200多人的固定专职保洁队伍,对街道路面、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每天集中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量约130吨,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达100%。街道的清洁不仅仅只靠保洁员的力量,如今城区的市民们不仅在改变自身的生活陋习,还勇于参与监督纠正别人陋习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街道上随处可见“文明监督员”,很多热心公益的老同志也自备“武器”,沿街认真清除“牛皮癣”;很多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主动捡拾垃圾…… (二) 农村垃圾与废水的处理是否妥当,一直是影响基层村居环境的症结所在。但这一问题在昆阳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截至目前,我们镇已建成9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的面源污染。”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镇一直明确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作为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出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的新模式,提高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并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了“美丽昆阳·清洁乡村”活动,创新方式,因地制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保洁人员,落实农村“门前自包”制度等措施,推进垃圾清理、污水处理、环境绿化,改善该镇的村居环境。就像城市一样,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垃圾箱,村里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花草草……这些小细节,正成为我镇各村(居)常见的新变化。 同时,生态村、森林村庄创建也成为我镇开展省级生态镇创建的重要抓手。据了解,截至目前,全镇已创建生态村24个,今年还将计划创建生态村28个生态村,14个森林村庄。下一步,将继续以生态村创建为载体,结合“优美乡村行动”和“十百整治工程”,积极实施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 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是城市人非常热衷的休闲方式。如今,这单一的观光型“农家乐”正步步升级,逐渐演变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和体验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前爿村的流水白都市农耕观光园,正是如此。周末,或约上几个朋友,或携带父母小孩,就可选择来流水白都市农耕观光园感受田园风光,体验农耕生活。日前,前爿村的流水白农耕观光园还未正式开园,就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光客前来体验。 据了解,前爿村农耕乐园以展示体验农耕文化、民俗传统活动,花卉观光,瓜果采摘,休闲度假为主,园区主要分二期规划建设,一期为“鸟巢”农耕化展示馆、民俗文化体验园、户外城堡拓展园、DIY手工坊等,二期为休闲民宿区、养生休闲度假区等。 前爿村农耕乐园正是该镇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据悉,今年以来,我镇以新农村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助推生态镇创建。如今,新农村综合体中的后岙村农房改造一期已完成,果蔬园林基地和民俗文化中心正在建设当中;蒙洋山生态休闲农业园项目方案已由法国团队完成设计,完成项目勘探设计、植物园设计、垃圾场修复;白岩农业休闲项目正在编制规划设计……将精品农业与生态镇相结合,一幅现代田园美景图正徐徐展开。 (四) “四边三化”让铁路边、公路边、河边美了;“环境革命”让河边的养殖场、水中的网箱消失不见了;“三改”让旧城重新焕发新颜,“一拆”让河流再次水波荡漾……今年以来,我镇不断推进“四边三化”“环境革命”“三改一拆”“河道整治”等各项工作,助推生态镇创建,在公路边、铁路边、水边、山边、城边、村边等区域进行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实现城美、村美、房美的目标,让我镇的生态环境改头换面。同时,我镇还利用这些载体,完成公路绿化、江河绿化、农田林网等今冬明春绿化任务。截至目前,我镇已完成绿化面积近33万平方米。 “然而,生态环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洁化是基础,绿化是重点,美化是难点。我镇将从洁化入手,打好清洁城乡环境的基础;从细节入手,提升绿化的档次与水平。此外,全镇还要建立长效机制,每个月底对负责辖区整治的保洁员进行月度考核,不定期地对辖区的卫生进行检查,保持好整治提升后的效果。 另外,我镇紧紧围绕“五个必拆”原则,加大城中村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以土地低效利用为抓手,推进河岸两边违章拆除工作,并对面积大、影响大、集中成片成线的土地低效利用区块进行重点拆除。截至目前,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计划的13个村,安置房建设面积约130.3平方米,已开工项目11个,累计开工户数6975户,开工面积103万平米;旧住宅区改造方面,启动了坡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新欣村综合整治、平塔安置房工程和后洋文化园地块改造,并已完成整治2.56万平米,已完成改造7.19万平米;旧厂区改造方面,对原远东公司旧厂区7241平方米厂房进行改造,引进了宝马汽车4S店项目,现已动工建设,完成了城南老工业区55家工业企业的拆迁与临时安置;违章拆除方面,全镇今年拆违工作现已提前完成,完成拆违面积62.6万平方米。 林凡 |
|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GMT+8, 2025-7-18 23:35 , Processed in 0.0299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