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22|回复: 25

平阳功能区建设 描绘跨越崛起新蓝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0 1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征程,新蓝图。
  在平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两会”上,该县提出要全力打造“五大板块、四级发展动力、八个增长极”,实现从欠发达县到全国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富民强县新局面。
  去年,该县大力度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科学设置了昆阳中心城区、鳌江新区、万全现代产业新区、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等4个功能区,四大功能区涉及范围9个镇乡、面积957平方公里,占平阳县陆域面积的 91%;人口75.8万,占平阳县 88%,形成平阳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基础平台。同时,目前该县正积极筹建中部新区建设管委会。这样,5个功能区设置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将成为今后该县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投资开发的主阵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
  昆阳中心城区打造宜居宜商宜创业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鳌江新区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鳌江流域商贸服务中心、鳌江流域临港产业新区,万全现代产业新区建设高新产业集聚区、低碳经济实践区、现代农业先行区、生态居住示范区,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为一体,要素完善,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人文生态旅游胜地……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站在 2012年这一新的起跑线上,发展的战鼓已擂响,平阳将扬帆奋进再起航,迈向春天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昆阳中心城区:打造宜居宜商宜创业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
  昆阳中心城区位于平阳县东部,面积约80.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6万人。作为全县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区域医疗、文化、教育等社会设施齐全,社会公共资源发达。
昆阳全貌
  依托该区域的人文积淀、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昆阳中心城区将着力建设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
  在建设中,立足县域行政文化中心和区域性科教中心的优势,开发建设一批适合产业发展、宜居休闲、购物娱乐等的精品区块,提升区域创业居住品质;围绕平阳中心城区建设,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挥古镇、民俗等文化资源积淀优势,推进坡南古街修缮工程和古城保护开发,打造特色古城文化休闲区;依托城东片、坡南片等重点区块,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好企业好项目。
  据介绍,昆阳中心城区的功能分区将衔接平阳县“十二五”规划,重点构筑“两轴三片两区”的总体空间开发架构。其中,“两轴”,即依托人民路- 兴良路、昆鳌快速通道两条交通轴线,加强城东片、坡南片、老城片有机联系,在构筑城市景观大道的同时,加快沿线重点区块、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三片”,即昆阳老城片、城东片和坡南片,其中老城片以提升城镇功能为重点,重点提升发展特色商贸、购物娱乐、生活居住等生活性服务业。城东片建设成为以行政管理、文化娱乐、商务休闲、金融办公和生活居住五大功能为主导,集其他配套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复合型的中心区。坡南片打造融合自然山水景观特色和坡南老街历史人文特色,生活服务配套完善、科教文化优势突出、居住环境舒适适宜人的高尚生态宜居新区;“两区”,即昆阳工业区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区。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功能区内将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房地产、商务会展、科技教育、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做强做大服装服饰、机电、商务礼品、电子信息等工业经济,还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高效特色、休闲观光之路。
  根据规划需要,该功能区的开发分近期和中远期两个目标。其中力争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以上,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到2020年重点区块建设基本完成,昆阳中心城区开发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机制灵活、结构优化、高度开放、功能完善的昆阳中心城区,成为全县文化中心、行政中心。
  鳌江新区: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
  该功能区位于平阳县东南部,包括原鳌江镇、钱仓镇、南麂镇、梅溪乡、梅源乡和西湾乡,面积约192.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9万人。
  未来,这里将深入实施昆鳌一体发展,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宜居宜业核心区;提升发展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商业广场等商贸业态,培育发展商务会展、科技研发、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态,打造辐射浙南的鳌江流域商贸商务中心;立足海洋、海岛、滩涂资源优势,推进海洋、海岛综合开发,打造鳌江流域临港产业新区。
  在建设中,将着力推进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科技教育、商务会展、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和好企业好项目。统筹推进鳌江、钱仓、梅溪、梅源、南麂等协调发展。
  在功能分区上,重点构筑 “两轴四片两带一岛”的总体空间开发架构。构建“两轴”,即火车站大道、昆鳌大道两条交通轴线,加快火车站大道两侧开发建设,将站前片和滨江片有机联系,完善配套设施网络,提升现代服务功能,构建东西联动发展轴;依托昆鳌大道,推进沿线旧城改造和城镇功能更新,将务垟区块、垂杨机电园区、平阳经济开发区等区块有机联系,构建南北协调的发展轴;培育“四片”,即鳌江老城片、鳌江城北片、站前片和滨江片。老城改造以功能更新为主,增加公共设施和拓展开放空间,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完善配置与小城市功能要求相适应的居住、生活、工作等配套服务体系。城北片积极发展居住和商贸服务业。站前片打造以商务贸易、商业服务、交通物流和环境适宜的居住地区四大功能为主导,其它相关功能配套的复合型城市新区。滨江片打造以商务功能为核心,集文体、科研、旅游服务、品质住区为一体的鳌江镇东部滨江新区;做优“两带”,即墨城-西湾临港产业发展带和钱仓-梅源都市生态休闲带;做美“一岛”即南麂列岛,打造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产业发展上,做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机械机电、精品不锈钢、服装服饰等工业,做大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金融保险、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在农业方面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促进渔业多元化发展,以及特色农业基地化发展。
  力争到2015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90亿元,人口集聚达到25万,平均每年新集聚人口1万。到2020年,“两轴两片”开发基本完成,鳌江新区开发初具规模,鳌江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新增约10平方公里,基本建成环境优美、机制灵活、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省级小城市。
  万全:打造“三生融合”现代产业新区
  万全现代产业新区是平阳县“北大门”。北接瑞安飞云镇,南连昆阳镇区,东至宋埠西湾围垦,西邻瑞安马屿镇。包括原万全镇、宋埠镇、榆垟镇,面积约71.1平方公里,人口约7.7万人。
万全轻工园区
  “三生融合”的现代产业新区,是该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新材料、海洋生物、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对先进要素的集聚能力,打造低碳经济实践区;顺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生态化、效益化发展趋势,构建集生态、观光、休闲、餐饮、文化“五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统一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以“六城联创”活动为契机,发挥万全湿地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生态居住示范区。
  在建设中,遵循生态优先、设施先行、产业联动、开放带动的做法,突出生态主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优美生态景观,提高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加快与北部瑞安、南部昆鳌新城的交通设施对接,着力完善区域内部路网。立足资源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功能分区上,重点构筑 “一心五园两片”的总体空间开发架构。“一心”,即万全核心区(服务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2000亩,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商务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品质居住、现代商贸等生活型服务业,打造温州都市经济圈现代服务业重要节点、平阳县北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将万全镇中心区建设成为商业繁荣且充满创业创新活力的“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生态型服务城镇;“五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装备制造园、传统产业提升园、配套产业园;“两片”,即平瑞塘河以西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片区和以万全湿地为核心区域的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片区。
  产业发展上,培育新材料、海洋新兴产业、电子通讯等新兴产业,做强印刷机械、汽摩配等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家具、商务礼品等传统产业,联动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配套发展现代零售、房地产、教育卫生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力争到2015年,出让工业用地5000亩以上,新增工业产值250-300亿元,以新材料、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层次较高、设施配套完善的高新产业集聚区、低碳经济实践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和生态居住示范区。
  北港:打造景美民富的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
  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位于平阳县西部,具体范围包括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水头镇、腾蛟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青街乡等乡镇,辖12个社区,6个居民区,264个行政村,总人口36.5万人,面积 530.3平方公里。
温州十景——南雁云关
  平阳西部的北港地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山区。未来几年,该功能区将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为一体,要素完善、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人文生态旅游胜地。以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为重点,整合腾蛟历史名人等文化资源,建生态观光旅游区;整合红色旅游线路,串联红色革命纪念遗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和内涵,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温州大都市建设,立足近郊区位、优美环境等基础,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构筑特色美丽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根据规划,该县将功能区建设的空间结构确定为“一心七区”。“一心”即水头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依托水头区域交通枢纽、干线和镇区高星级酒店、特色购物街、娱乐休闲广场等设施建设,结合水头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成为集交通集散、住宿接待、餐饮娱乐、旅游购物、导游服务、旅游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七区”即东西洞养生观光游览区、顺溪—青街民俗风情旅游区、明王峰登山探险游览区、碧海天城营地度假区、腾蛟—赤岩山休闲游览区、山门—凤卧红色旅游景区、腾蛟名人文化区等七大功能旅游区,各区块通过交通干线相互联系,构成多旅游业态紧密相融的有机整体。
  产业发展上,打造“绿色游、红色游、乡村游、文化游”四大特色旅游产品,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提升发展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一方面进一步巩固水头、腾蛟制革业、南雁栲皮业污染治理成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环境准入制度,积极引导发展高新技术、环保型绿色工业。
  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山水观光为拳头产品,辅以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名人游、民俗文化游、农家乐乡村游等特色产品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累计完成景区建设投资25亿元,水头龙涵村、腾蛟腾带村、南雁堂基村等10个旅游特色村基本建成。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至 2020年,基本建成内外交通便捷、配套设施齐全、旅游服务优质的现代旅游区,与东部南麂列岛、西湾等滨海旅游景区遥相呼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6:}官样文章,面子工程,纸上谈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8: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笑而不語, 4年一篇文章。我想4年前有一樣的文章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9: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五大功能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9: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愚的愚民 也有觉悟的时候 这些规划 每个县太爷来了就提一遍 实际成果几乎等于无 给我的糖在那 坡南文化街在那 情何以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 车震频繁那段路 在维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2-20 19: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9: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要加上中部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20: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15日上午,我县中部新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县委书记王中毅在成立仪式上强调,成立平阳县中部新区,有利于萧麻两镇发展空间的拓展、发展平台的打造、功能布局的优化,符合两镇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两地广大干部群众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加快推进中部新区发展,造福两地人民。县长黄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方勇、县政协主席孙瑞庆、县委副书记狄鸿鹄等出席。 王中毅指出,萧江、麻步是我县中部的两大重镇,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民间互动交流频繁,资源和功能互补性强。加快萧麻合并,实现我县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部新区管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县实现功能区县域内所有镇(乡)的全覆盖,中部新区也将成为今后我县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投资开发的新阵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之一,这对推进县域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王中毅强调,中部新区管委会的成立,意味着中部新区开发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加快运作的新阶段。新成立的领导班子要依据两地联合规划方案设计,重点抓好50万平方米农房集聚改造建设,以及萧麻大道、医院、学校、汽车公交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将中部新区打造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区。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全力支持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及时帮助解决中部新区管委会在推进征地、土地功能调整等各项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动县域中部转型跨越发展。 成立仪式上,王中毅、黄敏分别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中部新区管委会党政主要负责人授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20: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梦想多好,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20 20:34 , Processed in 0.0890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