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6|回复: 12

怪异的生财之道:钱存银行不如订报当废纸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2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网友的母亲去年年初花180元订了两份报纸,年底,这两份废报纸卖了206元,折合年收益率为14.4%。而另一位网友则感叹:他的一万元在银行存了一年定期,结果反而亏没了190元。      存款,何以反而亏损?原因是:一年期的“定存”利率低于同期CPI(俗称物价)涨幅——而中国老百姓已经持续22个月的负利率了。
      但让人奇怪的是:一面是老百姓的存款处于“负利率”状态,一面银行利润却处于“高收益”状态;国内16家银行,去年共实现净利润近7000亿元,平均每天赚25亿元。难怪一位行长甚至发出如下感叹:“银行利润太高了,高得连我们都不好意思公布了。”
      有专家分析说:银行的利润空间,就在于“存贷利差”(即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差额)。虽说根据国际通则,所有银行都在追求“贷款利息要尽可能高而存款利息要尽可能低”,但欧美银行的存贷利差普遍不足1%。中国银行的存贷利差却高达5%。有了如此高额的存贷利差,中国的银行能不赚吗?
      而且,与欧美银行更不同的是,虽然中国存款者的存款成了“负利率”,但中国银行却还在不断出台收费名目,对存款者收取这费那费,并不时“研发”出新的收费项目,以保持利润持续增长。更有一些银行的营业网点,居然还想方设法押延储户存款的到账时间,以牟利润。也就是说,银行一方面在用老百姓的存款放贷赚钱,一方面竟还在盘剥存款的老百姓的钱,赚了贷款赚存款,就像是借用了你的钱,还要你支付给他“借用费”似的,银行这种两头都赚,是否也太黑心了?
      当然,也许有人会替银行辩护,说,现在的银行都是“商业银行”,所以无论它们如何赚钱,都是“商业行为”、都是无可非议的。但人所共知的是,尽管银行都是“商业银行”了,但它们的最高管理机构却仍是“中国人民银行”。只是不明白: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央行,挂着“人民”的头衔,为何不对那些“商业银行”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黑心行为”严加管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是放家里怕被偷,我是不 会存银行的

点评

举双手赞同: 5.0
举双手赞同: 5
  发表于 2012-2-9 08:45
举双手赞同: 5
同意  发表于 2012-2-8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1: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政权的支持 能这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2: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3: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是让国家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0: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个问题?{:soso_e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7: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钱就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8: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9: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畸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9: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21 01:08 , Processed in 0.0739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