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1|回复: 2

当今社会为什么中小学教师难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4: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谷驹
         教育就是在文明社会把社会成员进行劳动前的就业培训,它的成败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教育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科技生产力在教育的带动下,正在不断的迈上新的台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没有充分的完善,一方面是群众对教育和教师的埋怨,另一方面却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的苦衷,其中的问题缤纷错杂,所以今天仅就教师(这里和以下均指中小学教师)难当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中国古今教育的双方对比
1.学校的性质不同
         在中国古代,学校并不是以社会公益性质而是以私塾的形式存在,它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就是说和买卖一样,我可以随时不卖给你,你也可以随时不买,但教师的权威性,他们的强势心里和平民的弱势心里的PK,使他们无论在事实中还是心理中都是不平等的,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在教育中有很强的随意性。而文明社会强制性的义务教育下,学生成为了教育的主题,教师像工蜂(保育蜂)一样是教育服务的客体,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的权威性已不复存在,同时,教师受着社会制度和学校的制约,教师成为了机械传输知识的工具,其独立性也是几乎不存在的。
2.古今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地位、学历不同。
         在古代,大多平民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而教师是这个社会的先进代表,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所以,一般人见了老师都很尊敬,而现在教师仅仅是社会上一种普通的职业,他没有权威性,很多家长比教师的地位、学历都高,他们总用挑剔的眼光注视着教师,或许他们从心里都没有把教师放在眼里,这都从潜意识里影响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3.教育价值取向不同
         在古代,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发展仕途,那么教师是他唯一的希望,所以,从心理上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感。而义务教育虽然从目的上是为了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有文化的劳动者,但实际上在我国还处在生存教育的水平上,但知识与财富的比例失衡,虽然知识并不等于财富,但至少说我们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利用知识和给知识分子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对文化失去了敬仰感,因此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因为其学习是被动的,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困难。
二.现代社会中教育的主、客体
1.教育的工蜂——教师
        从教育的客体——教师上说,如果说着古代他们代表着时代的先进群体的话,而当今社会由于教师的地位的降低,导致了知识分子人群对教师职业失去热衷,虽然教育行业恰恰是需要社会的精英人才,而我们的教师队伍却收容了高考中被重点大学筛选后的二、三流人才。
      当然,这首先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建国以后,国民大多还需要扫盲,造成教师资源稀缺,因此,国家大力发展了师范教育,而实际上,我们的师范教育就是一个教师速成班而已,这种局面直到现在还在继续,而随着教师队伍的饱和、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我们的教师速成班也应该结束,应该像日本一样,利用高薪向社会招聘精英人才。
        就目前情况看,就现在的教师队伍现有水平,如果给予高薪待遇,还不能让公众的接受,但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信在这种趋势下,二、三流水平的教师会逐渐退出讲台。
        三千米雪线曾经说:老师要以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人格,自己的知识视野,及对学生的爱来打动他们。无疑,能以此为目标工作的教师是高尚的,但如果说这种高尚在我们当今的教师队伍中有着大面积的存在,恐怕还得不到公众的认可,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二、三流人才,在学识上、才能上首先会有认知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封建意识的传承、商业社会时代下的冲击,在现实的生活中,教师的道德水平仅仅是略高于甚至是大众化的,在相当多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工蜂,而怎样才能提高目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恐怕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2.学生——不是被养育的幼蜂
     在一个信息传播多渠道、知识爆炸的社会,人类的智商在20世纪的比十九世纪提高了30分,如果说这只是一个前提的话,那么学生的主题意识也正在提高,他们要求和教师的人格上的平等,所以要求教师应该迅速适应新的师生关系。而不能适应这种关系的教师还大面积存在,他们顽固地不愿改变自己的身份而凌驾于学生之上,也应该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多的特殊的国情和国民的现有思想意识水平,学生在家庭中享有着特殊地位,而这种“特殊”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是极其困难的,这无疑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实际上还担任着扭转学生这种角色转换的任务,如果说教师方法不当,将会使学生的精神向畸形方向发展,(这里同时解释了最近频发的跳楼现象的原因)。
      正是上述原因,才有了“80后”、“90后”诸多新名词,所以,随着这些孩子的成长,他们对社会的应答行为是不可估计的,他们应该成为社会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客观条件的影响
      如果说上述原因还仅仅是教师难当的次要原因的话,那么高考的存在实际上是教师难当的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引起城市学校迅速扩张,.班级爆炸现在很多班级人数近百,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管理、学校事务等等,已经使部分教师接近“过劳死”的状态。如果有人说出租司机是现代社会的“包身工”,而现在面临升学压力的教师们,他们才是当今社会高考下真正的“包身工”。
四.结束语
          我们看到,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它的确需要社会的精英去运作,而我国现有教师队伍现状是历史的局限性。然而,对于一个刚刚起步于文明的国家,我们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和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但是,就社会的整体情况来看,教师队伍已经称得上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高尚群体,因此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而不是给予其太多的苛刻。而就教师本人,既然你还称不上经精英,你却坐在精英的位子上,面对国家和人民对你的期望,你只有别无选择地把自己这只蜡烛点得更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9: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试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22 08:00 , Processed in 0.0555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