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阳两屿夹晴川,故老相传泊万船。不信蓬莱有清浅,眼观沧海变桑田。”这是一片富饶地,从古至今,人们依绿而居,傍水而生,繁衍生息……时至去年5月,宋桥、郑楼两镇合二为一,取名“万全镇”,与“万船”谐音。
从104国道拐进万全镇万全生态新区核心区域,河带出现在茂密的草地上,河边的草丛中夹着艳丽多彩的野花儿,清风徐来,花摇曳在青翠的草间,花草和那微微泛着涟漪的水,有着令人无法抵御的魅惑之力……这个水为脉,绿为底的湿地,不禁令人想起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鲁迅先生说,路是走出来的。我们这里本无路,但河网密布,我们要发展也要争渡,划出自己的万全之路。”万全镇工作人员张昌业带着记者来到万全生态新区核心区,指着入口处一块大型规划图打趣说,“生态,是万全镇的万全之策。” 关键词
天空中要有主城看不到的白鹭 时间:3月3日10点 地点:万全镇生态新区核心区 感觉:绿意盎然 3月3日,车行在104国道上,迎面袭来的风夹着不少湿气,张昌业指着窗外右手边一条河说,沿着这条河就能到万全生态新区核心区了。凭窗望去,这条沿着万盛路的河,一直通往新区湿地,河岸水草密集,满目葱绿。张昌业说,因为这河水质好,附近农民养了一些珍珠蚌,但出于生态考虑,目前已逐步禁止养殖了。 站在万盛路通往生态新区核心区的一座桥上,令人不禁想起,去年10月,这里杂乱无章,一片丛野。如今穿过入口处那幅巨大的规划图,百米之外皆是错落有致的绿树。“那些是按照规划先行种下的防护林。”张昌业说,有树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河流,而这里的河流都是贯通的。“从万盛路边上这条河里开始,一艘小船摇啊摇,都能直接摇遍整个核心生态区,甚至能摇到瑞安飞云江码头。” “万全生态新区核心区水域面积占整个湿地区域30%以上,河网密布,条条互通。”万全镇分管土地和规划的副镇长刘海防笑着说,未来新区长啥样,多水多树原生态。万全镇的工作人员就是围绕“生态”这两字来开展工作的。从去年5月份开始,万全镇党委书记陈晓峰就一直在琢磨万全镇的万全之策。 “今年是核心区建设的基础先行年。”陈晓峰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污染,万全要发展就要做好环境功课。在陈晓峰眼中,附近水头镇过去的污染,曾是发展的切肤之痛,发展经济付出了环境的代价,而后,又大量投入资金治理环境。这点,“年轻”的万全镇已经看到,他们除了截污纳管,还准备了2亿元的钱袋。今年将先行花掉2000万元,将核心区旁的104国道装扮一新,打造温州最绿的国道段。“从见缝插绿、点缀式绿化,到发挥园林、公园的生态效益,造就大水大绿、蓝天白云”。陈晓峰说,这是新区生态绿化,与老城区相比较的革命性举动,“我们要让新区天空中有过去主城看不到的白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