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6|回复: 6

刘主席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0 14: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eff_abc_123 于 2010-8-30 14:45 编辑

1930年代,摄影师孙明经在西康省(1935到1955,民国时期中国的一个省份,包括今天四川西部,西藏东部部分地区)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学校校舍大都宽敞明亮,学生衣着整齐,令人耳目一新。而一些县政府却破烂不堪。好奇的孙明经 就问一位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县长回答:“刘主席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刘文辉(四川军阀,统治四川长达几十年)的话是有些不中听,但话粗理不糙:教育不兴,焉何能把西康“变边地为腹地”?为了表示对刘文辉的响应,当时的巴安县县长赵国泰就曾放下繁忙的公务,亲自到当地小学代课教书,当起了国语老师。他的行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刘文辉治下的西康省,重视教育早已成为自上而下、实实在在的行动。然而西康人民付出的代价是被预征了未来几十年的税款,在1939年时就把1939年到1997年的近60年税款全部预征了。当然这比刘存厚的川陕边防军一口气预征到2050年还是稍微厚道了一点。今天的德格县依然偏僻落后——然而,70年前,那里的校舍却也这般的气派,学生们更是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和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物质上的贫瘠可能会使人羸弱,但真正使人丧失自我的却是精神上的颓唐,而教育则是提振士气、昂扬民风的绝好途径。勤俭为政、倾囊兴教,开化民智、建设桑梓,是刘文辉一以贯之的思想。他的执政理念,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透射着面向未来的宽广视野,展示了那个时代地方实力派兼容并包、继往开来的特质,是民国发展进程中“黄金十年”的一个缩影。
县政府(此人是该县县长)
德格县小学
发表于 2010-8-30 14: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视教育,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14: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15: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16: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现在的ZF大楼
未命名.jpg
未命名2.jpg
未命名3.jpg
未命名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19: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特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2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视教育,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5-16 17:47 , Processed in 0.0697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