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XX小学曾擅自离岗达6年之久的陈老师来到了县教育局报到,该局立即根据其具体情况为他安排了回原校工作。至此,该县126名在编不在岗的教职工有76人回到了学校工作,其他的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相应处理。 该县在工作调研和群众来信反映中发现,有少数教师无组织无纪律,小病大养,擅自离岗。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全县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杜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上的“空壳”现象,针对往年清理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情况,该县在 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并找出问题所在后, 成立了县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工作领导小组, 印发了《关于清理教育系统在编不在岗人员的实施意见》, 畅通了电话举报、公开了电子邮箱地址和手机短信举报平台号码、 印发了3000余份《致全县教师的一封公开信》, 发动群众监督举报,接受社会监督。 通过摸底登记、限时返校、督查核实、发放处理意见书、公示处理结果等措施,该县对所有在编不在岗的教师进行了全面清理,并根据在编不在岗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处理办法。 对不愿离岗还要继续上班的人员,公告后15天回校工作; 对长期生重病无法正常工作的教师,由县教育局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体检后核批病退或离岗待退; 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返回工作岗位或不愿返回单位工作的不在岗人员作自动离职处理,取消其个人工资账户,人事档案交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 借调到机关和非教育系统的人员必须履行相关手续,逾期不回校的作自动离职处理。 为防止清理工作出现反弹,该县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考勤签到制、教职工请销假制、教职工在岗情况月报制、责任追究制和举报等制度;鼓励城区学校富余的教师下乡支教,给予津贴、评职、晋级、评先、评优、晋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新补充了29名教师到教学一线。 目前,该县126名在编不在岗的教师中,已返校上岗76人,辞去公职8人,因病离岗退养等10人,自动离职处理42人。仅此一项,不仅让县财政一年节省了近百万元,群众反映强烈的在编不在岗人员“吃空饷”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而且使该县农村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稳定了教师队伍,解决了教师缺员现状,维护了教育形象。
应学学人家是怎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