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703
地市合并29周年前夕——我们迎来第18位当地主要领导
7月18日上午,艳阳高照,微风送凉。在温州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宣布地方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迎来送往,我们又迎来第18位当地主要领导。时间过得飞快,一个蕞尔小城发展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商贸之城,地市合并后的29年,是腾飞的29年,没有经历过这种变迁,是无法感知这种沧桑巨变的。1981年,温州率全省之先实现地市合并,开风气之先,日后才有“敢为天下先”的先机,我们不得不对当时的省市领导们肃然起敬,温州才能轻装上阵,因而我们怀念他们,是饮水思源,聊表追寻逝去的记忆——
1981年8月6日,身为浙江省委常委、分管农业副省长的袁芳烈抵温履新。
那时的温州是全省有名的“文革”重灾区,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治安状况严峻,群众生活困难。中央和省委多次收到群众来信要求解决温州问题,为此省委常委会曾多次研究温州问题,并决定从省内其他地、市选派得力领导干部赴温州任职,但谁都知道温州是个烫手的山芋,结果很长时间没人愿去。在一次研究农业工作时,省长对袁芳烈说:“有人提议你去温州。”袁芳烈干脆地说可以,省委叫我去我就去,在哪工作都一样。当时省委给他的任务是彻底解决温州地、市党组织领导问题,方案是温州地市合并,建立新的温州市委和市政府。袁芳烈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原温州地委专员公署专员郑嘉顺任温州市市长。
1982年9月11日参加党的十二大的代表袁芳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这是温州地方在任领导唯一一次被选进中央委员会。得票数排在胡锦涛后面,在格桑多杰(藏族)前面,名列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位。
(虽然陈作霖以省委副书记身份兼任温州地委第一书记,是在1975年秋。但他当选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在1977年,时已离开温州)。 温州地市合并到今天,即将满29年,共有9位书记、8位市长陆续主政一方,加上刚到任的陈书记,刚好18位。 历任市委书记: 1、袁芳烈(1981.09.--1985.11) 2、董朝才(1985.11--1990.01) 3、刘锡荣(1990.02--1991.07) 4、孔祥有(1991.07--1993.05) 5、张友余(1993.06--1998.01) 6、蒋巨峰(1998.01--2002.03) 7、李 强(2002.03--2004.11) 8、王建满(2004.11--2008.02) 9、邵占维(2008.02--2010.07) 10、陈德荣(2010.07— )
历任市长: 1、郑嘉顺(1981.09--1983.03) 2、卢声亮(1983.03--1988.03) 3、刘锡荣(1988.03--1990.07) 4、陈文宪(1990.07--1996.05) 5、钱兴中(1996.05--2003.03) 6、刘 奇(2003.03--2006.03) 7、邵占维(2006.03--2008.04) 8、赵一德(20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