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7|回复: 5

请理解和关注基层信访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1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曾有个女同学在乡镇工作。本人曾好几次大清早6点多时见到她如鹤立鸡群一样伫立在大转盘的寒风里执行任务,就是回劝(也可以说是拦截)越县的上访者。至于后续有没有实质地帮助上访者解决问题那就不得而知了。
信访问题,一直是党、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现在基层的信访工作存在体制困境,一些问题让基层成了钻风箱的耗子,两头受气。
  基层有的老上访户,他们提的诉求其实有很多历史原因的,或者基层没有权限的,需要上级统一出台政策。但有的上访户认为基层解决不了,就上省会城市、到北京,上级接待后又通知当地政府接人回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于是又来一轮新的循环。搞得上访人、基层党委政府和信访干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三方都不胜其烦。
  现在上级对基层信访问题是一票否决,不管基层能否解决上访户的问题,就一个标准:不能到省会、到北京。上级对信访者的诉求问题不分原因地打回当地基层解决,确实是信访工作的一大弊端。因为,基层到省会甚至到北京接一次信访者,仅每接一个信访者,基层除了差旅所需费用外,上交保证金就是近万元,还不说通报批评、一票否决什么的,这对基层来讲,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重大损失。
  于是,信访者和基层政权围绕这一制度展开了博弈。基层无力改变制度,能做到的是压制信访者,于是对一些老上访户,无法解决他们的诉求,就采取严防死守、专人盯护、压访截访,防止他们越级上访、集体上访、进北京上访;或者满足信访者的一些无理要求,以息事宁人。北京奥运会期间,就有基层政府为避免进京上访事件,组织老上访户外出旅游。而信访者则会抓住基层怕人到省会或者进北京上访这一软胁,努力达到自己的诉求,甚至以此威胁基层的干部满足他们的要求,有的已经扰乱了办公秩序。曾有一老人,以古怪理由密集上访,最后与接待人员熟识后坦言:退休后闷得慌,上访是为有陪人聊天而已。话虽这样说,他还是照访不误。
  当然,我并不是说信访者错了,相反,大部分人不是无理取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因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才走上信访之路的。但在现在的制度安排下,在关注了大部分时,谁来注意那些基层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少数无理取闹的事呢?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多数有理与少数无理的界限模糊,信访中有理无理一起上,基层能否解决都要管,高压型体制用久的了,配套的制度没有跟上,官方和民间的法治意识没有建立,司法腐败没有遏止,那只有一种制度单兵突进,肯定不能解决问题,并且终久会出问题的。
  现在,在重视、解决信访问题的同时,还应该警惕信访、上访形式的泛用而导致民粹化倾向,以至于加深群众与地方党委、政府间本来可以疏解的矛盾。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操作已经刻不容缓了。


发表于 2010-6-12 1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访局=聋子的耳朵-----摆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4: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4: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犹不及是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4: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摆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4: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9 07:03 , Processed in 0.0624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