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0|回复: 10

小小道院 人间大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9 15: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0-3-19 15:45 编辑

小小道院  人间大爱
——记陈光静师太和她收养的孩子们


199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南雁荡山已是一派寒凉气象。三台道院的主持陈光静师太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打开山门扫洒道路,忽然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循声望去,只见树丛中坐着一个小男孩,脸色青紫,满面泪痕。

陈师太慌忙上前问话,可孩子越发哭得狠了,连气也喘不上。陈师太顾不得疑惑,抱起孩子回到道观,把粥熬得稠稠的,给孩子喂了大半碗。小男孩总算收住了眼泪。

陈师太仔细打量孩子:穿一件蓝色破棉服,棕色开档裤上沾满了泥尘,异常瘦弱,身高不过五、六岁孩子的光景,站立不稳,神情呆滞,不说话。

暂时安顿好孩子,陈师太四处打听谁家走失了孩子,一个上午过去了,一整天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第三天,孩子说话了,仍然无法问出什么,连年岁也说不清,一会儿八岁,一会儿九岁,至于家人、家庭住址,更说得云里雾里。陈师太明白了,这是个身带残疾的弃儿。

《道德经》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对不善良的人,都要善待,更何况是个孩子?少年出家的陈师太本着道家祖师的教诲和慈悲的心,收养了孩子,取名拾来。

相较别家八九岁的孩子,拾来显得瘦小而木讷,陈师太为此询问过医生,医生只说农家孩子营养不良,发育不好。陈师太尽量让拾来吃得好,每晚几次起床给拾来盖好踢掉的被子。很快地,拾来胖了,下地走路的步子稳了,道院里响彻孩子脆生生的声响。看着稚嫩的生命在自己照看下如花绽放,陈师太悄悄地笑了。

那年正月初一,道院中香客云集,拾来咋见热闹场面,欢喜地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一个不慎,迎面撞上香客。正在忙碌的陈师太听得一声尖叫,只见拾来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双目紧闭,嘴唇、面色紫得吓人。那香客吓了一跳,扔下10元钱慌忙走人。陈师太又掐人中,又灌糖水,好容易才把拾来弄醒。一位医生模样的香客说:“啊呀,这孩子有心脏病!”

陈师太呆住了。一个如此幼小的孩子和“心脏病”联系在一起,那是什么概念!

春节刚过,陈师太立马带着拾来到平阳县人民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说,拾来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重型法乐氏四联症,如果不加以救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平阳医院还没能力动这种手术,得去温州的医院医治,医疗费要数万元。

一个会哭会笑会捣乱会撒娇的孩子,一个尚未正式步入人生轨道的孩子,会在某个不可知的日子,突然就被剥夺生的权利。就眼睁睁地等待这一切发生?可一个出家清修的半老道姑,到哪里筹集这笔钱?那晚,陈师太把拾来哄上床后,秉性坚强的她在他的床前坐了一夜,想了一夜,啜泣了一夜。次日,她在拾来胸前挂了块牌子,上面写了拾来的情况;她遇到游客就讲述拾来的故事,期盼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她甚至发动俗家的亲戚给拾来筹集医药费;望着功德箱里菲薄的香火钱,她跪在神像前泪流满面,许下一个又一个让拾来康复的愿望…...

正当陈师太一筹莫展时,时任温州市妇联主席杨洁获悉此事,当即代为联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并广泛宣传此事。一时,爱心捐款如春雨般密密飘洒而至。1994年春,在各方人士帮助下,拾来住进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并顺利完成手术。当拾来在人们的护送下再度回到三台道院时,陈师太的泪水又滚落下来。别人问她哭什么,她拭着眼泪笑着说:“拾来康复回来,我高兴哭了。遇到这么多好人,我感动哭了。”

若说陈师太收养弃儿的事是一本书,拾来的到来,只是翻开了扉页。拾来病愈不久,道院门前再度响起婴孩的哭声,陈师太多了个叫“自来”的女孩,接着又有了春来、夏来、临来……曾经一度,她同时抚养着19个孩子,其中还有不少罹患先天性疾病的病孩。

那日子,过得异常艰苦。道院的香火不算旺盛,陈师太仅有的收入就是香火钱;道院内只有陈师太和帮忙烧饭的老妈妈朱玉梅。19个孩子的吃穿用度、19个不谙世事孩子的看管教育以及病孩的治疗救护,化作沉甸甸的重担,压在陈师太孱弱的肩头。

钱不够,省着花!为了省钱,道院里不接自来水管,汩汩流动的山泉水不花钱;不设煤气灶,满山的落叶枯枝捆回去就是柴禾;在道院后的空地用锄头翻一翻,撒上菜种子,来年就能省一大笔菜钱;用电要钱,电灯成了道观唯一启用的电器。为了省钱,近二十年来,陈师太不曾给自己买过新衣,她的衣服全都有缝补的痕迹,甚至内衣内裤都打满补丁,有香客见她穿得寒碜,给她买新衣,她送给了乡间比她更穷的人,她说;孩子缠着我,我穿不得新衣;发烧了她不舍得吃药,上山扒了一大捆柴禾,扛得汗水淋漓,愣是把高烧给治好,她说,吃药哪有这个来得快;她总是以孩子们吃剩用残羹剩炙果腹,经常就着一块咸菜梗吃一顿饭,她说:吃什么不是图个饱?我有力气干活就行了;香客送来的水果零食,她几乎不曾碰过,全都留给了孩子们,她说,不能太委屈孩子们……

精力不足,熬着过!那段时间,陈师太每天凌晨1点钟起床,除了经营道院,还要砍柴、种地,给孩子们喂饭、洗衣服;每天夜里要两三次起床巡视孩子们的被子是不是盖严实。“19个孩子,一起哭啊,笑啊,能闹翻天,换下的衣服能晾满整个院子。这还不算什么,孩子生病了才折磨人。”老妈妈朱玉梅拉着小男孩李柔的手回忆说,“他刚来时,好几个孩子都病了……”

1997年4月底,被弃置在道院门前的男孩李柔刚后颈长着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肿瘤,肿胀得油润光亮。“孩子吸收的营养,还不够养这个肿瘤。不早日切除,孩子能长得好吗?”陈师太收养了李柔后,又来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把仅有的积蓄都给李柔做了肿瘤切除手术费。

陈师太才走,自来就发烧了,紧跟着,幼小的冬来和夏来也发烧了。这可把老妈妈朱玉梅忙坏了,要照看三个病孩,又要隔离没生病的孩子。三、四天了,孩子们还是高烧不退。已经连续数天没有休息好的陈师太把李柔托付给熟人,忙忙地从温州赶回来,帮着朱玉梅把孩子送到山下诊所里看病,孩子们有了痊愈的迹象,她又赶赴温州……数天后,自来她们康复了,李柔也平安归来。瘦了一圈的陈师太那晚一觉睡到天亮,第一次错过了做早课的时间……

“我一个人哪能养活这么多孩子?是靠好心人帮忙的。有个热心肠的企业家每次都几千几千地捐钱;还有一位妇联干部,来了就给孩子们带吃的……我感谢他们,不知道怎么报答,只有祈愿他们健康平安。”万千苦辛,陈师太自己只字未提,获得的帮助,却深深地烙在她的心头。在陈师太老迈而蹒跚的身影之处,人间的沧桑都淡去了,小小的道院温暖得像个坚实的臂弯。

又是春风骀荡时节,树木枝头缀满鹅黄色的嫩芽,南雁荡山洋溢着勃勃生机。从1993年至今,陈师太一共收养了67个弃儿,大部分正常孩子在养育中被没有子息的家庭领养,如今她身边还有11个孩子。他们是拾来、自来、春来、夏来、秋来、冬来、李柔、思思、琼莹、释巧、宝宝(小名)。

这是一群懂事而淳朴的孩子,他们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捐赠的,几乎没有一件真正合身;他们以粗茶淡饭度日,从未抱怨、浪费食物,不小心掉落的每颗饭粒都被他们自然而快速地送入口中;他们没有出过远门,更别提旅游;他们极少看电视、从未碰过电脑,空闲的时间他们要帮助干家务、照顾更小的孩子……

“我们过得很好,师太从不打骂孩子,也不舍得让我们多干活,兄弟姐妹都很亲,经常有陌生人给我们送吃的、穿的……”温和内敛的自来一边洗刷弟妹的衣服一边说。和她年龄相仿的春来却活泼淳朴,乌溜溜的大眼睛中似乎永远都蕴着笑意,她停下琼莹扎辫子的手,沉吟说:“看到师太干活很累的样子,我如果不去帮忙,就会很难受,很难受。”年龄最小的宝宝小手臂箍到陈师太的脖颈要她背,换谁抱都不肯。放学时间到了,山道上响起李柔和冬来的嬉笑声,秋来开心地迎出去……明亮温暖的阳光洒满了道院的每个角落,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家庭中弥漫着无尽的温情。

近年来,陈师太收养弃儿的事渐渐为人所知,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爱护这些孩子,道院里依然保持节俭、勤劳的习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孩子们今后何去何从又成了陈师太的心头大事:“我是1940年出生的,现在年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世,那这些孩子怎么办?社会上的好心人呐,再帮一帮我们吧。”

目前陈师太身边的11个孩子中,5个是健康的孩子,其中自来、春来已经初中毕业,她们希望被送到道教学校学习。夏来、冬来还是初中生;释巧现在3岁,还需要监护。送来等6个孩子都是先天性疾病患儿,以下是医生经初步诊断作出的意见:

朱秋来,女,21岁;朱宝宝(小名),女,2岁。二人均为唐氏综合症患者,面貌呈唐氏综合症特征,身材矮小,无法接受正常教育。医生意见:唐氏综合症患儿生活能部分自理,但随着年龄增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等症状表现会日益明显,日常生活中必须加以看护,并适时体检。

李柔,男,13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后颈长有畸形瘤,直通脑室,现已切除,脑部有积水。脑部CT扫描显示,受肿瘤及脑积水影响,脑容量偏小,左眼视力低下,手臂细弱无力,目前尚未发现智商方面问题。医生意见:该患儿成年后应选择体力、脑力均较为轻松的工作为宜,生活要有必要看护。

朱玲玲,女,11岁,怀疑出生时罹患脑膜炎等病导致痴呆,言语表达能力较差,生活无法自理。医生意见:该患儿只有送往特殊疗养场所,才能得到较好的照看。

朱琼莹,女,6岁,右耳先天性完全闭合,脸部向右侧歪斜,呈不对称状。智力正常,手脚灵便,生活能够自理。医生建议:可以采取整形手术对外貌进行修整,右耳的听力须进行进一步诊断,有恢复正常的可能。

李拾来,男,2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后病情虽大大缓解,但扔有心口酸疼的症状,干重活会心悸、气促。目前在龙港某处打工。医务人员建议:必须选择较为轻松的工作。

(如有爱心人示愿意帮助陈师太和她的孩子们,可前往南雁荡山三台道院接洽,电话:0577—63838122;也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13486722000。另:本文撰写中得到平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兰大波协助,谨此致谢!)



那一朵朵落花般的笑容……

——《小小道院里的人间大爱》采访手记

采访三台道院陈光静师太和她的孩子们,源于跟随县领导下乡参加一个献爱心活动。那天,天色晴好,阳光灿烂,我毫无设防地走进三台道院。在这里,我看到了矮小年迈的陈师太,然后看到了患唐氏综合症的秋来,她脸庞扁平,身材矮小,21岁却已经鬓发斑白;看到了李柔,脑积水令他视力不佳,手足无力,瘦弱而腼腆地站在角落;看到了和我妹妹有同样小名的宝宝,她用唐氏综合症患者典型的小眼睛和我对视,小手揪住我衣服上的饰物;看到了琼莹,她偏着脑袋打量我,闭合的右耳曲卷成一块小小的肉球,歪斜的五官扭曲得更厉害了;看到了玲玲,吃着香客给的饼干,痴痴地笑,满面粉屑,我拿出纸巾要帮她擦脸,她却对我伸出手,不太冷的冬天里,她柔软的手躺在我的手心,痉挛似地颤抖,口中含糊地嘟哝,像是对我说什么,她有明晰的感受和明确的知觉,有倾诉欲望,只是,我听不懂。

后来,我因为采访及配合见义勇为颁奖晚会活动等,几次来道院。孩子们和我熟悉了,见到我就笑。自来和春来他们,看到我就欢快地笑;琼莹会撒娇似的挨着我,露出天使般的笑;李柔总是回头一笑,然后隐入屋内;玲玲拉着我的衣角在笑,拿着她看不懂的书在笑,双手比划着、含糊地说着我不懂的话,还是在笑。笑得我的心一阵一阵地揪疼。

那晚,我回家吃饭,父母亲不住地嘘寒问暖,为我添饭布菜,他们对我无尽的爱写在眉眼之间,行止之间,甚至呼吸之间。我仿佛又看那些失怙的孩子们,那一朵朵纯真无邪的笑容,绚烂动人的笑容,还有畸形的笑容,像落花般美丽又残忍地洒满了道院。刹那间,我泪湿双睫。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5: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遥远的高天听不到尘世悲怆的哭喊和无奈的叹息,那么,让我们以爱和人性的名义,伸出温暖的手,让人间少一点沧桑和伤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5: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6: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有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20: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有孤儿院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有孤儿院吗?
野狼 发表于 2010-3-19 20:06



    同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23: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德无量。阿弥托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23: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14: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该是职能部门的事,让师太一力承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21 06:04 , Processed in 0.0683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