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02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09-12-24
|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ZF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大举措”的重大部署,根据2004年初浙江省ZF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突出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集聚、辐射与带动作用。统筹城乡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制订和实施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规划,组织编制温台沿海地区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工作要求与计划,我们按照《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等有关规定,在全面落实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全省城市体系网络,组织力量编制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004年3月、4月在省建设厅等领导带队组织下,规划研究编制小组专程赴温州、台州二市进行调研,与当地ZF及建设、计划等有关部门领导进行座谈,实地踏勘了有关中心城市、典型中心镇及中心村建设现场。同时,走访听取了省计委、交通、水利、环保、铁路等省有关部门对温台地区发展的思路和设想。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规划初步报告。于2004年6月初在杭州由省建设厅邀请省内专家进行论证、研讨,并与相关的产业带规划进行协调。
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与温台市县有关规划协调,修改、完善规划报告,于2004年8月完成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并于2004年9月由建设厅总规划师带队赴温州、台州征求市、地、县、区的意见。吸收有关意见后,现提供《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得到了省ZF各有关部门和温州、台州各市、县(市、区)ZF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同时也得到了建设部领导和国内、省内知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问题分析与空间发展战略
2.1 区域概况
温台地域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19°37′~121.°56′,北纬27°02′~29°21′之间,东临东海,南临福建省,西接金华市、丽水市,北界宁波市、绍兴市,总面积21195平方千米(其中温州市域11784平方千米,台州市域9411平方千米)。
3.一群二区五心。
“一群”即温台地区作为一个承担省域功能的区域性城市群整体参与长三角、浙江省的产业分工与设施建设体系的城市组织。
“二区”是在温台城市群内与行政区相一致,在两大都市区即温州大都市区、台州大都市区内,结合城市空间形态,从临海至龙鳌构成中心市城区连绵发展体,并由两个城市联合发展区构成,其中台州城市联合发展区从临海至玉环,温州城市联合发展区从乐清至苍南,形成温州、台州未来可能的大城区结构,成为温台城市群的城市空间主体。
“五心”是指都市区内的中心市由五个中心构成,五个中心市分二级,一为温州、台州;二为临海、龙(龙港)鳌(鳌江)、乐(乐城)虹(虹桥)。其中温州在省域中心基础上,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浙东南、闽东北区域的中心,向丽水、福建等区域拓展腹地;台州作为浙东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发展,提升其制造业发展水平;临海、龙鳌、乐虹构成温台地区的次中心城市,培育城市综合功能。
温台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框架
--------------------------------------------------------------------------------
表3-1
都市区名称 都市区结构 发展策略 协调与整合重点
温州大都市区 城市区域结构 地域范围 战略框架 发展规模(万人) 职能定位
中心市 温州 包括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瑞安城关、飞云,乐清柳市、白象、七里,永嘉瓯北,洞头 双中心六片区结构(现中心城为主中心、龙湾-永强为副中心,瑞安等建设分区中心) 300~400 国际轻工业的制造、研发、交易中心,浙东南、闽东北港口信息中心及地区石油化工基地。 六个城市片区综合发展、每个片区功能各有侧重。 打破行政界线协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港口、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共享。按温州城市联合发展区统筹功能布局与设施协调
副中心市 乐虹 中心城:乐成、虹桥 两片区、主次中心结构,乐成为主中心 50~60 重要的电器制造基础、集工业、旅游、港口、海洋产业、石油化工为一体的副中心城市 强化两片区整体结构 两片区中心功能的互补协调、基础设施共建设共享
龙鳌 中心城:苍南龙港、灵溪,平阳鳌江、昆阳、萧江 双中心、四片区结构 50~60 以印刷、编织、机械等产业为特色的工业和商贸为主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重点是整合龙港与鳌江城市,其中鳌江突出金融、商贸港口中心,龙港强化制造业中心 打破行政界线,统一规划布局,促成一体化
外围市、镇 平阳 西部中心镇水头 集中发展 10 发展皮革、服装和专业市场
其它镇 集中发展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本地及周边乡镇服务业
文成 大峃 集中发展 8~10 以农、林、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为主,并发展商贸、旅游的县域中心城市 强化生态保育区功能
其它镇 集中发展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本地及周边乡镇服务业 强化生态保育区功能
泰顺 罗阳 集中发展 8~10 开发农林产品、生态旅游、矿产资源、水电为主的工贸型县域中心城市 强化生态保育区功能
其它镇 集中发展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本地及周边乡镇服务业 强化生态保育区功能
永嘉 上塘 带状框架 15~20 以山林资源、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县域中心城市
其它镇 集中发展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本地及周边乡镇服务业
苍南 金乡 集中发展 15~20 苍南县域副中心城市,发展印刷、电子机械等特色工业,推进流通业发展
其它镇 集中发展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本地及周边乡镇服务业
温台地区区域功能分工层次表
表3-2
区域层次城市 全球 中国 长三角 浙江省 温台地区
温州大都市区 温州大都市区中心市 国际轻工业的制造、研发、交易中心 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 轻工业制造基地,机械装配基地及新兴工业 省域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温台地区的主中心城市之一
乐虹副中心 雁荡山世界遗产保护 专业化制造业基地,著名旅游区 浙南重要的电器制造中心 温州市域次中心城市
龙鳌副中心 专业化制造业基地 省域南部以工业和商贸为主的重要港口城市 温州市域次中心城市
外围市 泰顺 生态 生态旅游 县域中心城市
文成 生态 生态旅游 县域中心城市
永嘉 文化生态功能 重要生态保育区,旅游服务基地、县域中心城市
4.城市分区发展与管治策略
4.1 都市区发展策略
1.都市区格局
温台都市区以地域行政范围作为都市区范围,构成中心市——外围市镇的网络化,多核心、片状城市群结构。
(4)临海城市空间重点突出东延南跨发展,加强灵江沿岸功能整治,协调城市防洪与流域防洪,梳理山水城市关系,强化临海中心功能;龙鳌城市以鳌江两岸城市组团结构为基础,形成昆阳、灵溪、龙港、鳌江构成的分区组团空间,并成为温州市域南部的要素集聚的重要区域;乐虹城市将乐清北部城市整合成一体发展。
(5)外围城市重点突出地方性要素集聚与生态保护,空间结构以轴状组团与分区结构为导向。
4.2 城市重点功能培育与引导
1.温州中心市
(1)温州中心市:。。。。。。
(2)次中心城市
■乐虹城市
集工业、旅游、港口、海洋产业、石油化工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以乐虹城市组合加强对雁荡风景区保护、乐清湾保护及跨区域协调工作的调控、引导能力,并强化城市地方中心功能。
■
将昆阳、鳌江、龙港、萧江、灵溪及宜山、钱仓一起纳入鳌江下游城市统一规划,可以大大加强作为温州市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促进市域南部的整体发展。(3)外围县市域中心城
■永嘉上塘:成为带动永嘉区域发展的综合职能小城市。
■文成大峃:成为带动文成县发展的中心城市。
■泰顺罗阳:具有综合职能的重点城镇,在远期条件成熟的时候发展成为小城市。
(4)外围镇
■其中外围中心镇应加强都市区郊区镇功能的培育,承担都市区的产业、旅游、居住等功能,发展成具有较强综合功能、生活、生产相对平衡的小城市。
■外围一般镇应突出郊区特色功能的培育,发展工贸型小城镇。
■其他一般镇应以多种类小城镇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
温州市域外围城镇功能培育与引导
表4-1
县市名称 城镇类型 城镇名称 功能引导
温州市区 专业镇 临江、藤桥、泽雅 发展为近郊农林产品生产加工城镇
乐清市 中心镇 大荆 发展为工贸型城镇
雁荡 发展为区域性旅游接待服务城镇
专业镇 蒲岐、湖雾、仙溪、清江、芙蓉、南塘、南岳、白石 发展农林产品生产、加工业
永嘉县 中心镇 岩头 发展为工贸型城镇
专业镇 碧莲、枫林、桥下、巽宅、岩坦、乌牛、沙头、大若岩 依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农林产品生产、加工、和旅游产业
瑞安市 中心镇 马屿 发展为工贸型城镇
专业镇 陶山、仙降、平阳坑、曹村、龙湖、碧山、汀田、湖岭 发展农林产品生产、加工业、
平阳县 中心镇 水头 以皮革、服装、塑料加工工业、专业性市场为特色的工贸城镇
专业镇 麻步、腾蛟、顺溪、宋埠、鹤溪、山门、南雁、凤卧、南麂 南雁、南麂两镇发展为旅游专业镇,麻步、腾蛟城镇发展服装、塑料等轻工加工业及农林产品加工,其它城镇以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
苍南县 中心镇 金乡 发展为工贸型城镇
钱库 发展为工贸型城镇
专业镇 矾山、桥墩、马站、霞关、赤溪、巴艚、藻溪、莒溪、炎亭、望里、大渔、观美、沿浦、南宋 其中矾山为矿业城镇,霞关等沿海城镇应依据各自特色发展渔业、海水养殖、旅游观光,山区城镇以发展农林产品生产加工为主
文成县 中心镇 珊溪 水利枢纽城镇、发展旅游业、农林产品生产加工
专业镇 玉壶、南田、西坑畲族、黄坦、百丈漈、巨屿 南田、百丈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其余城镇根据各自特点发展为农林产品生产、加工城镇。
泰顺县 中心镇 雅阳 发展为农林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基地,适当发展轻加工业
专业镇 泗溪、百丈、三魁、仕阳、司前畲族、彭溪、筱村、龟湖、西旸 发挥山区特点,发展农林产品生产、加工城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