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78|回复: 19

大家都来改改……(19楼已更新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4 08: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易难儿 于 2009-9-18 13:20 编辑

改错别字竞赛(找出下文中的错别字)

胸中蛙鼓
我出身在一个偏辟的乡村,家门前有条河,两岸杨柳成行,柳条醮水摇曳。记得小时侯,常喜欢一个人立在河边,好象哨兵一样,了望着婉蜒远逝的帆影。有时运粮船队的"欸乃"声伴着潺潺流水,有如天赖入耳,不觉心广神怡。
在我家屋后有方池塘。池水澄沏,云影徘回,水草丰茂。塘里游鱼穿棱,历历可数。到了夏天,荷叶上伏着的青蛙,两眼虎视耽耽,还真有点脾睨八方的气慨。当荧火虫在窗棂间闪灼时,娃鼓有时高吭,有时沉郁。那时我还说不清丰收欠收和青蛙之间的生态关系,但一曲庄户人听得喑熟的"田圆交响曲",足以把我引入一个浮想联篇的境界。
然而,池塘并不宁静。月光下,我常依偎在妈妈身边听故事,什么吕洞宾在螺丝里做道场啊,韦陀锻造银样蜡枪头啊------每当听到兴头上,突然传来"吱--"的一声,急促、凄厉,霎那间又变的暗哑。仅管我对此早有予感,心头还是按奈不住一阵战粟。妈妈咀巴里咕哝一声:"青蛙又被蛇缠住了。"我的情緒于是再也无法松驰下来,面对着沧茫的夜空,涌起一股莫名的委曲,真想嚎淘大哭。我想像不出那温柔钝厚的小生物在蛇的盘绕下,该是怎样的残不忍睹。
通宵难眠,不能自己。第二天我抄起一根竹杆,在瓦铄中拣几块石头,把帽沿往下一压,便开始满池塘搜寻。塘边草木葱笼,鸦噪雀喧。见到洞口便迸足力气把竹戮进去。我一心要为青蛙复仇,使自己被剌伤的情感得到一点补尝。
接触到生物学知识,已是在我和故乡睽违多年之后。这时,才对青蛙有了一点感性的了解。青蛙的总类不胜玫举,有"农田卫士"的美称。据有关部门实验统计,养蛙区农植物要比非养蛙区农植物平均产量增涨百分之十二左右。青蛙还可以制药,以我国东北的一种山蛙为药材,能提练出治疗精力溃乏的名贵中药"哈士蟆油"。呵,青蛙,你永远是这样雄纠纠,气昂昂。你不仅可爱,而且可敬。
青蛙身上还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且不说国外烩炙人口的"青蛙公主"童话,我国的古典诗词中便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早已成了千古留传的名句;老舍出题、白石老人挥毫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可谓构思巧妙,在文坛、艺坛传诵一时。毛泽东的题为《言志》的青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距,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托物抒怀,表达了一种远大的报负。这和那些拾人牙彗的诗歌相比,堪称自出机纾,别开生面。而在这些艺术中,不正掺透着人类对青蛙的特殊情感吗?
善良的人们是懂得保护青蛙。这在我国有着渊源流长的传统。我曾在一位因病肆业的同学家里,读过一本百纳本的史书,上面便记载着"良吏护蛙"的功绩。欧州有些国家为了保护青蛙,简直到了苦心孤脂的地步。在德国经常见到别出心栽的交通标语牌:绿色的三角形中间画着一只大青蛙。这是提醒驾驶员当心青蛙穿越马路。发韧于英国的"青蛙穿越公路、铁路讨论会",现已发展成为很多国家都积极参予的国际会议。
然而,丑恶总是与善良并存。有人保护青蛙,也有人疟杀青蛙。近几年来,青蛙真是交上了扼运。大小饭店都设了"清炒蛙腿"之类的"名菜",令好吃之徒对之唾涎欲滴。农贸市场更是随处可见到宰杀青蛙的另售摊贩。这些人置国家禁令于不顾,见利望义,姿意妄为。而有关管理部门,或者无能为力,一筹莫展,或者干脆眼开眼闭,得钱卖放,只要你缴纳管理费,一切听之任之,结果导致"青蛙市场"的恶性"繁荣"。望着在屠刀下痉孪的青蛙,我从内心里感到悲哀,我仿佛又听到了故乡池塘里传来的那"吱--"的一声。人类在和自己开着多么残酷的玩笑!
两年前,在我国云南昆明曾召开过一次"灵长类保护国际研讨会"。与会代表身穿印有丛林和动物的文化衫,上面写着一行字:"动物活不了,人类还能生存吗?"真是言简意骇!这既是呼吁,也是鞭苔。我们每一个在地球上生活的现代人,不都应该穿一穿这件文化衫,并对其中的含义深长思之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08: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改了84个……

大家都来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0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不擅长,看完也没看出多少个来~~~我的语文是小学数学老师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0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狠当初没努力,现在就只是个农民,没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够有水平的,写得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文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0: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累啊 不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1: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着全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小了,看着有点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都觉得没错呀,晕4,恨小时候不好好读书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5 07:49 , Processed in 0.0642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