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0|回复: 1

专家改字鬼画符[五岳散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1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blog_article_detail">
<h1> </h1>
<h2></h2>
<h4> </h4>
<div id="blog_article_content">

教育部经过“慎重”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本来就没什么疑问的结论: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就为这么个结论,组织专家讨论的一通不说,还郑重其事的做出声明,实在是挺让人不能理解的。但不改总是好事,算是不瞎折腾了。这边心刚放下,那边又发布了一个《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
我们先来看看这是怎么个调整法。“亲””“杂”“杀”下面那一点儿变成了一捺,本来是个钩,则变成了一竖;“唇”、“蜃”的“厂”字头回收,不再蜿蜒到下面——“蜃”字也就算了,里面的虫子全部曝光也没什么,“唇”不能包裹的话,就是呲着牙傻笑了,大致有白痴的景象。
没事跟自己较劲大概就是指这种状况。我等不是专家,不知道这么修改字形到底能有什么意义,后面有多少关于文字、文化的内涵,专家们也没说,只是听说如此修改的原因是要“方便信息储存和管理”,现在的存储一般是用电脑,在这方面改与不改是一样的,而所谓管理就基本算是胡扯了。原来已经应用习惯的字形变成其他字形,等于增加了管理当中的变量,变量增加则复杂度增加,算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一种方式,与方便管理何干?
至于说到啥“字理”之类的东西,我们这里是象形文字,确实有很多“字理”在其中,只是当初的“字理”与后来的发展变化才是形成一个文字目前样貌的主因,要说起“字理”来说,习惯使用就是最大的“字理”。老百姓使用文字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文人写字是为了抒发感情与道理,无论那种使用目的,都不是为了“字理”而“字理”,而是文字最终所传达的意蕴与内涵。“字理”这东西不是用来满足某些专家的考据癖与联想狂用的。
为什么我们这里总是有某些专家或者其他人士要拿出这些明显是狗屁倒灶的事情来考验公众的耐心呢?我这里有一个解释:据说有个监狱是修在某个岛上的,每天狱卒们最大的任务就是监督岛上的囚犯把岛西面的海水挑到岛的南面去,然后再倒到海里。这种方式有效在于,能够消耗囚犯的体力,并且麻木其神经。至于对社会能有什么意义——因为岛的两边都是海水,而且他们挑的并非是精卫填海用的石子,所以完全没有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这里的某些专家大致就是在做这种工作。在现今的社会里,他们始终想树立自己的价值,而他们所具有的价值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越来越边缘化,于是也只能在这种地方寻找一些似乎是可以用力的地方了。但遗憾的是,这完全称不上是对社会有所作用,最多的倒是为社会添乱罢了。
话说到这里,难免为其感到一丝悲哀。语言文字的改变更应该想美国最高法院一样,根据不告不理、保守静观的观念,等待社会自然形成改变动力,然后再从中发挥权威性的意见,霸王硬上弓的彰显自己的存在,只能见其鬼画符的惶急,而没有一丝的从容与镇定。真是何苦来。
发表于 2009-8-22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知专家们是怎么想的?改字的目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3 07:53 , Processed in 0.0548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