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74|回复: 3

教育实践活动要防“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0 07: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实践活动要防“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 [复制链接]
口口123



2
主题
2
帖子
20
贡献值

一星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5:0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加入浙江在线社区官方QQ群:159501385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反对包括形式主义在内的“四风”,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反对各种各样形式主义的同时,尤其要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有鉴于此,笔者建议,相关单位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需要强调五个方面。
  一是突出领导干部这一重点。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对于抓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从我做起的观念,带头参加学习和查找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此外,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人,领导干部要承担起抓好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任,敢抓、敢管,最大程度地把广大党员干部发动起来,使活动真正取得成效。
  二是紧扣区域和部门的中心工作。通过学习教育,更好地推动实践工作,是防止产生形式主义倾向的关键。各部门要通过学习教育,真抓实干,直面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一些短期内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一定要设定时间表,逐步创造条件予以解决。
  三是探索有效的方式与载体。建议相关部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从客观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增强活动效果的前提出发,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载体。如可以创设多个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并根据民情信息,优化和完善部门职能,提升部门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实践活动要有形式,但形式服务于内容和目的,不能把形式当成目的,否则又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四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面向群众,让群众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实际效果。为此,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是要多深入群众,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从而不断改进自身工作。二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广大群众了解、关注、监督教育实践活动,对整个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同时要坚持群众满意标准,并把群众的评价结果作为考评党员干部实绩、作风表现的重要标尺,以形成民意倒逼机制,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是抓好活动成果的制度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一些服务群众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到制度,从而推动群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如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制度、科学决策咨询制度、群众监督考评制度,等等。当然,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一定要狠抓制度的落实,真正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
  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行为,既起不到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的作用,还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失去了民心,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对此,我们一定要坚决提防,彻底杜绝。<转浙江论坛>.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0 07: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1 07: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下是小猪,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1 0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也是路教的成效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8 16:54 , Processed in 0.0820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