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8|回复: 11

怪不得中国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看看这些造作的句子(整理加强版)[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9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实话,有些句子我小时候也用过,而且不止一两次,可是能怪我么?老师动不动则要“升华主题思想”,恨不得大便都要想到建设祖国,实现共产主义,有些句子完全是某些不良文人----比如杨朔的垃圾东西,不是我批评杨朔,他的有些,特别是入选小学课本的文章除了恶心人以外,别无他用



  -----------------------------------------------------------



  第一位杨朔老大的



  这天晚上 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荔枝密》



  点评:所以说,我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酷酷的法拉力是杨朔的传人



  先生如此,学生当然也就这样了,看看我们小学的作文



  1.同学们看着清洁的教室,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了。。。。。(用于描写大扫除之后)



  点评:小时候,每次大扫除后,我只有一个念头:嘿嘿,终于有玩的时间了



  2 “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红领巾”



  点评:此为黄金必杀句,此句一出,无人能敌,说实话,真想抽死这个小朋友



  3 小明,小红,小刚,小李.......小X......



  点评:中国人也就这名字了?



  4 某位哲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点评:我到现在都不记得这位老大是谁



  5 红领巾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点评:突然想起原来不带红领巾而被校园纠察队逮住一事,后来还被迫写检讨,现在想起来,要多SB有多SB,真纪念烈士,心里记得就OK了,用的着搞的跟宗教一样,挂个十字架在门上?人家还只挂在门上,咱们直接就逮在头上



  6 教室里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点评:我记得某厂商的空调宣传自己产品的静音就是一根针在地上的声音,这位策划老兄估计小时候没少用这种句子



  7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一阵热闹的锣鼓声中,我们迎来了学校的第N届运动会



  点评:我记得我小时候的校园没桂花树,不过老师居然没说什么



  8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点评:再加一句“光阴似箭”,省的以后凑自述凑的头大



  9 自改革开放以来



  点评:小学生晓得个屁的改革开放



  10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点评:凸-.-凸,凑字的好句子



  11 自己动手做的饭菜就是香。。。



  点评:我记得这是小学四年纪的作文,叫什么《我亲手XXX》,反正就是亲手干的一件事



  12 看着妈妈头上的白发……



  点评:妈,对不起了,儿子不孝,您那年不过三十多岁,那来什么狗屁的白发--------儿子也是被逼的



  13  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点评:没觉得多幸福



  14 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我会永远记得这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点评:春游



  15 最XX的一件事(作文题目)



  点评:我敢打包票,90%的大陆学生开头都是“每当我看到XXXX的时候,就XXXX”



  16 夜深了,我路过的老师的窗户,看到老师还在批改作业



  点评:我一教小学的同学告诉我,小学那点东西,三下五除二就批改完了,还深夜呢,这老师多半自己都不会



  17 爸爸是辛勤劳动的



  妈妈是温和善良的



  哥哥姐姐是勤奋学习聪明懂事的



  弟弟是调皮的



  妹妹是可爱的



  爷爷奶奶是慈祥爱讲故事的



  老师是工作负责容易病倒的



  点评:五好家庭



  18 作文里:“爸爸妈妈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啊,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点评:现实中,爸爸妈妈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啊,以后要当大官,发大财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家里如何如何穷,开会以后家里巨大变化云云



  点评:其实那年我没出生



  --------------------------



  这种水平培养出来的人要得了诺贝尔奖,我看诺贝尔可以关门了
发表于 2006-10-29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9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小看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小看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那就让我们努力去实现这个愿望吧。N年之后或许会有突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怪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哲学也是经历一个个阶段的变化并且处与不断变化当中的..

哲学的发展与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欧洲工业时代有诗人曾说:我不得不放弃创作诗歌的念头,因为我们时代的哲学精神与诗歌是完全相背而行的...

像楼主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出生,特别是现在爱上网的人,很大一部分是80后的,有的真正记事的时候可能要在90年以后了...这批人没有吃过当年的苦..不理解老一辈人说的话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当时的前景下,有这样的创作自有他自己的道理...

现在的年轻人太少去关注历史了...太多的是自以为是的对历史发出了阵阵耻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9 04:40 , Processed in 0.0747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