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4|回复: 9

南师,怀瑾一路好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2 20: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惊闻南师示寂,心里感到悲痛一直想写些什么,但限于自身水平一直没写出来,可是心里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南师是我们温州乐清人,作为温州人我为家乡出个南师这样人物感到骄傲。这几天网上关于南师的评论不少,正反两方面都有,当然是以正面居多。初次结缘南师是在2000年左右接触到南师的一本书《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而后仰慕于南师的渊博学识和文采,一发不可收拾陆陆续续买了几乎南师的全部作品。其中《庄子喃议》《金刚经说什么》这两年我是翻来倒去的看真是百看不厌,文章语境优美富有文艺气息又通俗易懂。初次看完《庄子喃议》后由于当时未上年纪,年轻气盛所以就非常恼火的把于丹写的《庄子》给撕了。其他如《论语别裁》之类的儒学书籍我倒是没怎么看的,一直放在书房里当摆设了。我是名三宝子弟,所以对南师出的有关佛学类的书籍特别的关注。如《圆觉经略说》《楞严大义》之类的我都很用心了看了多遍。由于本人学佛师从智敏上师多年,上师毕竟是出家的师傅和南师基本上也差不多年纪。有关佛学的论典当然是以自己的师傅传承为正依,在学佛过程中基本上是上师论典和南师专著两者间参合起来看的,就是说学师傅论典学得得累了,就看南师的书在精神上调剂一下,放松一下自己。智敏上师傅的佛学论典是思路严谨、结构缜密看上师的论典是件吃力费劲又快乐愉悦的,正如流行说法是痛并快乐着。而南师的佛学论著在我看来基本上是在调侃。思路不是很严谨,但说的很通俗,也比较到位。我一直以为一个三宝子弟想真正发心学佛,南师的佛学专著是不能当教科书的,南师有关佛学方面的专著可以当自己学佛的参考作为激发自己学佛的兴趣,但千万不能当真。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南师学问水平的意思。我们说所谓三宝子弟就是要皈依三宝:佛、法、僧。南师不是僧,他只是个学问家,是个博学的杂家。
  网上对南师负面的声音,太过激烈离谱的就不提了,这里我想说一下张中行老师《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一篇文章对南师的批驳,其实《论语》这儒家的经典一般受过正常教育的人都是有学过的,我也不例外,但只是停留在大众水平。张老师对南师《论语别裁》的批驳我看看也都挺在理的。又翻翻南师的《论语别裁》也看的挺受用的,期间的取舍我也懒的理会了,感觉自己看的开心有收获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的不求甚解吧!后来我看了张老师出的一本书《禅外说禅》这里张老师对佛学的理解感悟程度和南师比起来就差太多了。甚至于说有些见地是错误的,由此我个人得出的结论是在佛学方面的理解,张老师是不能喝南师相提并论的。但张老师也是一位大家,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儒家经典的讲说也是有分量的,可能在这方面要高于南师。我的理解是两位先哲都有各自的学术制高点,南师在佛学方面的成就要大大的优于张中行老师,而在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上或许不及张中行老师。张老师对佛学也是有研究的,但那种研究只是一种知识分子用猎奇的态度去学佛。这从《禅外说禅》的很多地方都流漏出张中行老师是在用一种挑剔、怀疑的态度去看佛学的,本身就带有偏见的。这种态度是学佛的大忌,在佛教唯识宗里提到的十一位善心所,第一个就是“信”心所,“信为道源功德母”看佛书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一切成见,用自己一颗纯净的空白的心去用心看,只有这样才有所收获,才会在看后作出自己的正确取舍。所以《禅外说禅》这书我认为其学术价值是不高的,而且张中行老师对佛学的学习也是有缺陷的,比如说在《禅外说禅》书里对佛教的历史和教义都蜻蜓点水式的提到了,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但碰触到佛学因明方面时,他在书里是一句带过,只是说佛教的因明学对后世的逻辑辩论有较高的价值。连蜻蜓点水式的评论也没有了,由此可见张老师对因明并不一定说有多少研究。而因明学在佛学里是有相当位置的,学佛可以不学因明,但想成为佛学大家那就必须花苦功夫学因明,至少要学汉地流行的《因明入正理论》。
                                                                                                                        -----------本贴纯属即兴随写,具体事例省略不 提,仅说笼统说个大概,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2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7: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憨山人 于 2012-10-13 08:27 编辑
林荫小盗 发表于 2012-10-12 20:58
又是一个搬运工


什么意思???本帖纯原创,为缅怀南师怀瑾而写,以寄托本人对南怀瑾大师的哀思于敬仰。南师是我们温州人的骄傲,南师的离去,作为他的家乡人在自己的论坛上发帖缅怀让更多的家乡人更多的了解南师,这有什么不妥吗?何必纠结于“搬运工”之类的想法呢?我与小道对此事想法意境差距太大不好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走了,在全国以至于在全世界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应。温家宝总理也对南师示寂发了唁电:惊悉怀瑾先生仙逝深表哀悼,
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
令人景仰。
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谨向先生亲属表示慰问。 温家宝
二O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南师同为温州地区的平阳昆阳古县城也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为何对南师的示寞却少有人关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3 1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5 0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缅怀。
我想到了《论语别裁》,想到了京温铁路,想到了杨秀珠,想到了太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5 10: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温铁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23: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憨山人 于 2013-2-20 22:24 编辑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闲来无事给自己去年一年的学佛心得一个总结: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亲近佛法的善友发一些高僧大德的警世名言于大家共勉。但实际效果到底怎样呢?我相信很多人看了是不以为然的。因为这些话网上很多,或许是听腻了。其实真正的佛法是高深的,是要下苦功夫学习了。我认为现在正是学习佛法的大好时机。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势必要求更高的在心灵上的有所寄托的精神支柱。而佛法无疑是医治当今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很多的朋友都大致的知道佛法高深,但到底是怎么一个高深法?我相信很多的朋友心里是茫然的。本人学习佛教唯识宗多年,现就用佛教的最基础法门以唯识的观点和大家做个浅白的交代。以此来激发大家对佛法的兴趣,摒弃那些故弄虚玄,乱扯佛法之徒的误导。给大家来点实在的东西。衷心希望有缘的朋友能由此而知道真正佛学的大概轮廓。
  首先要明确的是佛教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通俗的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妄的,不实在的。都是自己心里所变现出来的影像,想他就有,不想他就无。天堂好,地狱好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说到这里就有朋友会说这不就是哲学的唯心主义吗?回答是否定的,佛教不是什么唯心或唯物的哲学。佛教可以说是非宗教而归类于宗教,非哲学又类似于哲学的。唯识宗的鼻祖世亲菩萨曾就万法唯识观点遭到外道责难而作《唯识二十颂》来回答外道责难所提出的四个关键问题,在《唯识二十颂》里世亲菩萨运用来了因明理论(类似于逻辑学)做了精彩的驳斥。外道提出的四个为题是:
1;如果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心里变出来的,比如我明天要上班但我觉得不想上那是否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把明天上班的事给想了,那明天就不用上班了呢?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就是说一切事物是由时间决定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不能成立。
2:如果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心里变出来的,比如说我现在在外面,但我担心家里的水龙头是不是关紧了,我必须回到家里才能知道,不可能说心里想让水龙头关紧就关紧了。也就是说事物是由地点决定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不能成立。
3:如果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心里变出来的,比如说在寒冷的冬天,我没衣服穿,是不是说我心里想着棉袄穿在身上就不会冷了吗?但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穿上真的棉袄才不会冷,想没有用的。也就是说事物都是有作用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不能成立。
4:如果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心里变出来的,比如说大家看到平阳大厦,都是同一个平阳大厦,平阳大厦绝不会随着不同人的不同想法而有变化,就不是平阳大厦了,可见万法唯识的道理不能成立。
                                                                                                       --------------  未完待续,本帖纯原  创,力求通俗浅白,比喻有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8: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4-5-2 22:17 , Processed in 0.0578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