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平阳山里人

“数字电视”是一个骗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奖

点评

小灰 你在干嘛。。。。。。  发表于 2010-12-10 2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2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wuha

本帖最后由 小疑难 于 2010-12-10 21:29 编辑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2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22: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22: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0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吧!{:soso_e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09: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平阳山里人 的帖子

楼主“平阳山里人”的说法,太失偏颇,好像不懂装懂,混淆视听。不管是不是电视专业人员,如果想了解什么是“数字电视”,可以上百度呀。“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里解释得非常清楚的。我对楼主的说法和观点进行反驳,解释真相,以正视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09: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求夲 于 2010-12-11 10:19 编辑

回复 平阳山里人 的帖子

楼主说,中国没有“数字电视”节目源是这个骗局,不是“真正的数字电视”,还用上“众所周知”这个词,我不知道是何居心。难道目前的中国真的还没有“数字电视”节目源吗?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其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084.htm。那么中国目前电视台节目制作是不是从采制环节到接收环节都是数字电视信号呢?应该说目前中国所有省级电视台都已经实现数字化了,很多市级电视台节目信号也都是数字化的。上卫星的电视节目就更是数字信号的。就平阳电视台作为县级台而言,从2006年开始实现硬盘播系统,所有节目播出都是用电脑播出,播出环节是数字化。2009年,新购置一批数字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节目的采制和编制环节开始逐步实现数字化的。这些变化,大家可以从几年来电视信号清晰度的变化上可以看见的。事实胜于雄辩。我认为楼主可能把高清电视和标清电视的区别同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区别混淆了。高清采用的MPEG2,而标清采用的是MPEG4等编码方式,同数字和模拟技术完全不同。中国目前高清电视也有不少,中央高清、浙江高清、江苏高清等等。如果大家有兴趣,还是上百度等搜索一下就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电视还是不装好,数字电视消费太高了,家里几个电视要买几个机顶盒,1个机顶盒要三百块左右{:soso_e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平阳山里人 的帖子

楼主说:“机顶盒”是广电部门欺骗电视用户的一个关键点。还说“机顶盒”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电视台的“模拟信号”——→“机顶盒”——→转为“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用户电视机 。这说法不对,一是什么是工作原理不清楚,二是楼主说的只是传输流程。首先我说一下信号传送流程。数字电视信号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卫星上的信号,二是通过国家光缆干线网的信号接收,这些都是数字化的节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编码、加扰、调制等数字化处理系统,通过光缆传输到楼栋,再把数字信号调制到电缆里,最后接上机顶盒,解调出电视信号到用户电视机。为什么要加一个机顶盒这个解调设备呢。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家里的电视机不是数字电视机,液晶这些电视机也不是数字电视机,商家广告的数字电视机也只是数字化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机。所以从实际出发,目前数字电视就是采用机顶盒方式将数字电视信号解调出来供大家收看是最恰当的。至于楼主所设想的数字电视信号直接接驳到数字电视机上。这个在未来是可行的,但是目前实际还不能做到。另外,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国外的数字电视,他们是不是也采用机顶盒方式收看的,就清楚楼主的观点是立不住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9-11 14:12 , Processed in 0.0654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