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康乐老爷子

l老年人必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 22: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多滋味,咸淡两由之。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闲步秋风中……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以静为体,以柔为用。
中者,正也;庸者,用也。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也。
禅者,悟境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此情不关风月事,与君梦里醉清茶。
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
更新你自己吧,
让你的原则是简单而又基本的。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08: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和做到,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今日看到钱钟书先生说:
他以自己羞缩的性格,
养成了落落自赏的态度,戚戚焉!
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瞬间。
在过去那一瞬间,它是真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2: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扔掉一盆垂死的花,借以扔掉一种心情。
君子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
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梦里飞花思不休 西窗听雨遣轻愁
苦雪烹茶温禅心 静水流深蕴从容。
在时间的碎片里,创造悠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5: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在快乐比名声更重要的是,
需要回归到你自己。
你必须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
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
有保持这样一种内在状态,
你才能真正品尝到精神的快乐。
如果你经常读好书、沉思、欣赏艺术,
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你就一定会感觉到,
在你身上确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你的人生路上不渝的精神密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2: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独自品茗 心静如绿茶淡雅,红茶深沉,茉莉香,乌龙醇,龙井如西湖引人神往遐思,普洱使人倍感亲切,铁观音茶如其名,似乎也染上了一丝历史沧桑。好茶需好水,更要的是好心情、好品味、好境界。最好还要有一份洒脱,“飘萧我是孤飞雁,不与红尘结怨”。  
酒奔放、浓烈、刺激,是宣泄物,也是麻醉品。而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之于口感,是回味绵长;之于感受,是恬淡宁静,之于心情,是悠然自得;之于韵律,如同爵士的音符,低沉婉转,凝重深厚。

绿茶淡雅,红茶深沉,茉莉香,乌龙醇,龙井如西湖引人神往遐思,普洱使人倍感亲切,铁观音茶如其名,似乎也染上了一丝历史沧桑。好茶需好水,更要的是好心情、好品味、好境界。最好还要有一份洒脱,“飘萧我是孤飞雁,不与红尘结怨”。

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朦飘渺的雨露,透过窗台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限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萦绕于怀。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相同,色彩变幻,深浅纷呈。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杯中的茶叶沉浮不定,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在空中悄悄弥漫。茶香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不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08: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了多少人的视频--老人和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5: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禅:生气不如争气

生气不如争气( 摄影:印媛)
当别人嫉妒你时,不要生气,因为,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你所要做的,是把别人的嫉妒化为自己向上的力量,鼓足了劲去证明自己,让别人对你心服口服。当你比别人强一点的时候,别人会嫉妒你;当你比他强太多的时候,他就只能敬佩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7: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三种态度



人生的三种态度(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二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发挥到家者,厥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个生活,完全为宗教生活。他们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为佛家。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话可以包含一切道理:如“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觉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谓“仁至义尽”、“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韵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二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9: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中的水仙花开了,满屋幽香,香味甜蜜清人,回味不尽。
       我喜爱种水仙花已经几十年了。它不嫌贫瘠畏寒,它不娇柔造作,天性高雅。每天稍微倒入一点清水,有一点太阳光就足耶。花香翠叶,婷立一角,为陋室增辉,为平淡增色,为乏味添香。
                   真乃花中仙子,淡雅美人。香的温馨,绿的养眼,伴君几回几回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08: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禅:冒险不是一种勇气

冒险不是一种勇气(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许多人,明知道某些事情是不被允许的,偏偏要试探一下底线在哪里。直到出了问题,受到了惩罚,才知道这件事情其实最初就应该被禁止。冒险不是一种勇气。乖巧不是懦弱的表现,叛逆也并不是强大的征兆,只有当你知道自己在哪里、是谁、想要什么,并顺利得到的时候,你才是真正适合这个社会的生存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20 11:29 , Processed in 0.06509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