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顺溪三拆瀑--瀑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9 1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2: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19: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过瘾玩的一定更过瘾,下次去玩玩。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的就是心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2: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下雨天去确实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3: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寨沟瀑布:最洁净的瀑布群
  在九寨沟里,沿着水流步行是一种无比美妙的享受。从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孔雀河到珍珠滩,从皑皑的积雪到淙淙的溪水,从纷乱的瀑布到静守的湖泊,无论多么清纯的溪流走的也是如大江大河一样坎坷的生命之路,水的幸运和悲壮都裸露在大地上。
  九寨沟最宽阔的瀑布叫诺日朗,高约30米,宽达百米,水从静海穿林过滩慢悠悠地流来,凌空而下,银花四溅,那种纯净的色彩真是令人心醉。
  进入树正沟,沿途有犀牛海、树正瀑布、火花海、芦苇海和盆景滩。流水被密匝丛生的灌木乔木分割成无数的小溪流,雀跃而下,火花海如同宽阔绵长的浅水堤坝,坝上树木参差,水或清漪地漫过,或如冰雪似的淌过,所有的根茎都习惯了流水恣意的抚摸。
  所有来过九寨沟的人都已经在碧水清流濯洗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智,回到自己的家乡后会更加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瀑布:最诗意的瀑布
   
   
  庐山瀑布群是有历史的,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庐山瀑布》,已成千古绝唱。庐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旧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
  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但见全长近百米的白练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盘石上。白练悬挂于空中,三叠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而在水流飞溅中,远隔十几米仍觉湿意扑面。
  除三叠泉瀑布外,庐山瀑布群还有开生瀑、石门涧、玉帘泉、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等。庐山瀑布群便是以不同的风貌向世人展示她的万般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3: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雁荡山瀑布:最飘渺的瀑布
   
  整座雁荡山能叫得出名称的瀑布有二十余处,最为著名的是190米高的大龙湫,据说它是我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小龙湫西去20多公里才能与大龙湫谋面,路途虽遥,却有一路风光相随,倒也不显得寂寞。大龙湫的特色在于,一股悬空脱缰而下的急流,因落差太大,因山风吹拂,分成各具特色的两段,上半段白练飞舞,下半段如烟如雾。看大龙湫,你很容易联想到人生的过程,青少年时热情冲动,中老年时舒缓宽容?     
    然而,最雄奇的未必是最美丽的,雁荡山最美丽的瀑布不是大龙湫,而是中折瀑。黄昏时分,出朝阳山庄沿弯弯山道漫步,偶见三折瀑的路标,才知此去也有美景可寻。所谓三折瀑,即一条水流经三处悬崖倾泻而成。先见下折瀑倒觉得十分平常,可是再走一段崎岖山道,从一半圆形、高约二十米的洞穴顶端整齐地垂下富有生命的水的珠帘,见者怎能不为之心潮荡漾?更妙的是人可绕到瀑布背后,享受“垂帘听政”般的感觉,抬头仰望互相追逐的珠玑凭空飘下,其柔美的神韵从此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3: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果树瀑布:中国最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浑瑰丽的乐章,它将河水的缓游漫吟和欢跃奔腾奇妙地糅合在一起。从68米高的悬崖之巅跌落的是整整一条河的热忱,它既有水量丰沛、气韵万千的恢宏,又有柔细飘逸、楚楚依人的漫柔,81米宽的瀑面上水汽飘然,若逢适当的阳光照射还可形成迷人的彩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9 00:14 , Processed in 0.05821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