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我是良民

交通局什么样的脑袋,才能想出铺沥青这样的高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1 17: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不知道在国道花坛边上搞些什么东西,到处挖,影响通行!正儿八经的道路坏了坑坑洼洼不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7: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传递正能量,文明反映,理性反映,要就事论事,还网络一片洁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路要铺上沥青,再加上微微灯光,平阳县城就是死气沉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2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地方锦上添花,有的地方饥寒交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9-11 21: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21: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路上好像都是铺沥青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08: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修修补补哪来的收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17: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网友,大家好:
    G104国道K1954+000~K1956+015(昆阳镇大转盘至九凰山隧道)、K1961+000~K1963+600(务垟鸽巢河至鳌江老下河路口)等两个路段白改黑,均属我局根据省公路局下达的有关计划组织实施的平阳县2014年度国道大中修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省公路局全额拨款。
    网友所反映的有关104国道部分路段为何加铺沥青路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两个路段老水泥路面建成将近20年时间,由于交通量每年递增,使水泥原路面出现裂缝、破碎、边角剥落、错台等严重破损,采用破板修复的形式势必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且效果不佳,不能根除病害。其中昆阳镇大转盘至九凰山隧道路段待104郭庄至陈峡洋改建项目完成后,将转为市政道路。
    二、在路面类型选择上,2013年底我局组织设计时,相关方案曾多次提交由省、市、县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后最终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原因如下:
    1、沥青路面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好。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使用期间具有较好的平整度;且摩阻系数较高,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路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  
    2、沥青路面施工工期较短。由于沥青路面施工进度快,且不需养生,施工完成后待表面温度低于规定值即可恢复通行,可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则需待28天养生期满方可开放交通,而且施工工期长。
    3、沥青路面利于养护。沥青路面使用期间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沥青路面较为环保。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5、沥青路面为高等级公路首选。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大部分采用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则主要应用于低等级公路。未来国省道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将是大趋势。
    三、国省道路面大中修工程实施路段的确定。国省道路面大中修工程实施路段是由我局按规定根据省公路部门组织的路况检测结果进行编报,并由省公路根据检测情况和资金安排情况进行确定。
    目前两个路段正在紧张施工当中,预计10月底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中给过往车辆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谢谢您对公路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平阳县公路管理局)

点评

j既然资金来源为省公路局全额拨款。希望用点心去完成任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不要当作交差一样,省财政下来的很宝贵的几个项目,为昆阳为平阳为昆宋公路西段做出最大的贡献  发表于 2014-9-12 1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路局及时回复的行业应该是好的,但希望加紧施工,还有我们平阳是雨季较多的地方,柏油路容易被水淹,易破损。这个因素公路局是否考虑到,水泥路面适合还是柏油路面适合。57省道快到腾蛟的哪段路就是先铺柏油,后被水淹不适合,才又改成水泥路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4 1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8 13:10 , Processed in 0.0745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