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吝吝

南雁三台道院孤儿走失,请网友帮助寻找(幸已找到,谢谢大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8 16: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楼主09年10月10日注册的 至今还是两个跟贴,还是蒙童级别 ,楼主好强的记忆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8 17: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得 有好心人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8 18: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8 19: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3: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闻走失两天了。独闻的姐姐春来来电话说,前些天,凤卧那位老实人(在乡下,是这样善意地称呼智障人士的)的家人让老实人来庙里住两天。独闻和老实人好上了,天天缠着他玩,然后一起出门,一起失踪了。
公安局及南雁派出所很努力地去找,周边的村民也在帮忙,但仍渺无消息,凶多吉少的结局似乎就在前面,就等着时间走到那一天。然而,这样一个残疾的孤儿,之前在三台道院的生活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显然非常孤苦,如今莫名地失踪了,至多也就是几声叹息和几滴眼泪吧,然后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痛彻心扉,没有怀恋不已。一个残疾孤儿的生命是轻忽的,尽管很多人都曾帮助过他们,希望这些生命都能得到郑重对待,但他们仍然是轻忽的,像古人说的那样,命比纸薄。
笔者与三台道院的孩子们交往有好几年了。去年在热心人的支持下,曾两次带着独闻去广州做耳朵修复手术,记得她的撒娇和惊恐,记得她的笑和泪。
第一次见到独闻时,是前年的夏天,因为工作,笔者随团委的活动来到三台道院。虽然在途中听说这里收养了很多孤儿,但进门时仍然惊呆了。十多个孩子中,有唐氏综合症的,有脑积水的,有先天痴呆的,还有独闻这样歪着一张脸的。独闻是残疾孩子中最为机灵的一个,动作非常敏捷,才5岁的孩子,能抱着3岁的宝宝走,或者拿了好吃的跑过来偷偷塞到宝宝口袋里。宝宝是个唐氏综合症患儿。后来开见义勇为晚会,接送师太和孩子们时,笔者抱着她走了一段山路,用对待身边孩子的习惯来对待她,她就一直缠在笔者身边,但不说话,只是跟着。
师太请求帮助救治患脑积水的男孩李柔,经过平阳医院一位姓蓝的年轻医生(忘记名字了,请蓝医生见谅。)和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二医的医生义务诊断后,独闻是道院残疾孩子中唯一可以治疗的。去年5月,在包括立天、雁峰等在内的企业和私人资助下,笔者带着独闻前去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二医做耳朵修复手术,同去的还有一直照顾独闻的春来。
由于钱是捐的,独闻目前尚没有户口,因此不是乘飞机而是乘长途车前去。独闻和春来都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又是吃素的,途中几乎没吃东西,次日上午到广州又吐,但没哭没叫。笔者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二医工作的朋友特地带独闻和春来去当地有名的大同酒家喝茶吃点心,去逛公园,独闻对这些很感兴趣,朋友是个好脾气的人,独闻很快就对她产生依恋,拉着我们俩的手走在中间,左顾右盼很自得的样子,似乎完全没感觉到那些走在她身边的孩子,衣服如此光鲜,父母的神情如此疼惜,仅仅是我们这样极其细微的呵护,她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在道院里,在她的成长历程中,可能从来没有两个大人这样拉着她的手走吧。
道院养孩子,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的模式,成年的女孩每个人负责照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给小孩子洗衣服、喂饭。道院最大的女孩春来今年21岁,所有孩子的文化程度没有超过初中。这些自己心智还未成熟的大孩子,对于小孩子的照顾,仅限于遵从师太的命令让吃饱穿暖,孩子如果不听话,她们先会教训,再不听话,就叫师太。从同辈的、十多岁的女孩那里得到的关爱,是什么滋味呢?
经过医生们的诊断,耳朵修复手术方案为:从腹部取出肋骨,雕成耳朵的形状再缝合到耳朵的位置上。医生们还说,独闻脸部的歪斜会随着年龄的成长而越发明显,如果能打开下颌,在那里植入一个拉升工具,就可以完全修复。大约需要十来万元。笔者询问了师太的意见,师太认为没有价值,如果为此捐钱,不如花在李柔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3: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和这些孩子接触中,明显感觉到他们身上的缺失。三台道院这么多并不残疾的孩子,没有一个在初中毕业时能考上平阳二中的分数线,更别提上大学;或许他们身体上不残疾,但他们的心灵和知识,可能会是无法修复的残疾。
夜深了,明天继续写我的所闻所见,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也希望把帖子顶上去,但愿独闻能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师太的感觉中,李柔四肢健全,除了手脚特别细瘦外,似乎没有别的毛病,她心目中早就把李柔作为道院的继承人。我怎么和她解释都无法让她明白,李柔的脑袋特别大,里面有积水,积水对脑部的压制直接导致了李柔手足的发育,随着年月的增长,可能会有许多并发症,这样的孩子,极少有正常人的寿命。
广州中大附二医的医生和护士们很快就发现,独闻有小儿多动症,不善于表达,与大人的游戏方式显得非常幼稚,对大人的依恋,显示出她缺乏安全感。但孩子灵动的眼睛和敏捷的肢体表明她的智力应该是正常的。医生的意见认为,如果可能,应该找一找心理医生对她进行治疗。
在这个医院,修复耳朵只是一个小手术。手术之前独闻完全不知道人们要把她怎么样,手术之后,她被剃成光头出来,大半个脑袋捆着纱布,腹部插了好几根管子,麻药过后,她低低地啜泣了大半夜,躺在她旁边,她就紧紧地挨过来搂人脖子。后来我去买了个冒牌的芭比,广州附二医那位朋友每天带来素点,她显得非常开心。她是整个病区最配合的一个孩子,旁边的其他孩子几乎都在冲父母发脾气,床上堆满了玩具和零食。但她没有人可以发脾气,因为药太苦不吞,春来拨通师太的电话后,独闻听师太在电话里说了几句后,边哭边吞下药。
去年年底,按照与医生的约定,我又带独闻和春来去做二期手术。才半年不见,独闻长高了,但显得更沉默、更柔顺了。春来在整个过程都显得很无聊,除了让独闻吃饭吃药睡觉,她就发呆或者到处乱逛,但对新事物没有想深入观察的兴趣,零零散散地看过走过。
和春来变得熟识后,她对我描述道院里的一些事。师太规定,只有考上平阳二中高中部分数线的孩子,才能继续读高中,否则初中毕业后一律回道院里,该念经的念经,该带孩子的带孩子。道院里迄今成绩最好的孩子是夏来,但也是没有考上平阳二中高中部。我问她,为什么都考不上呢?春来沉吟了半晌说,生来就不爱读书的。我告诉她,现在中国考大学的比例超过1/3,从道院中来来去去的60多个孩子,至今没有一个能上大学,这是什么原因?春来仍然回答,读书是生起来的。她完全不理解家庭教育和环境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她的理念停留在比我外婆更为落后的阶段,以“生起来”来解释学习能力。当我问到她对未来的考虑时,她说留在道院里。我说你一辈子等着别人的捐赠,让别人养活你吗?你没想过自己去工作赚钱,然后自己做主去过日子吗?她说想过,但不知道该怎么去。
在后来与这些孩子的接触中,我试着去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道院学龄孩子的日常生活是:早上起床念经再出门上学,下午回来念经、干家务再睡觉,我一个熟识的朋友曾给道院送去电视,但师太不允许孩子们看,我和朋友们曾送去课外书,第二次去就找不到踪影。没有人督促他们保持求知欲,没人告诉他们在这样的年代知识是何等重要。所有的他们给我的感觉是:温顺且没主见,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时很镇静很配合;知识面窄小且无聊,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不懂得学习,虽然考虑过今后的生活,但觉得无能为力,只能随着命运等待明天。大部分孩子都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离开道院,去尝试另一种生活。夏来则很想继续读书。
我联系了一些热心人,不少人愿意帮助解决孩子的继续教育问题或者提供简单的工作岗位。但所有的提议,都遭到师太的反对,甚至不愿意和我对话。依照师太的意愿,孩子们都该留在她身边,照顾她终老。她对我说:你妈妈有你和你弟弟,我以后老了怎么办?说着眼泪就掉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年底,我和母亲一起去了道院。师太生病了,躺床上已经好几个月了,孩子们非常散乱。秋来一直在看手机,据老师反映说上课时间也看,成绩为此大幅下降;自来和春来在打闹;智障的玲玲动不动就躺倒地上打滚;独闻偷偷地把我们带来的糖果大把大把地抓进口袋……
我发现道院教育和管理上的问题并觉得无能为力时,一位国外的朋友力劝我要写篇纪实文章,让更多的人来想办法,但我又想,如果一定要把孩子接出来,或许可以做到,如果我的文章或者做法伤害到师太怎么办?她付出这么多,不应该在年老的时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然而,独闻不见了,在我知道道院管理上有问题之后,独闻因为缺人照看失踪了。那些信任我的、捐钱给独闻做手术的人,为独闻安排手术的广州中大附二医的朋友们,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告诉他们这个消息。
写了这些,我不是意在谴责师太。我没有资格这么做,而且认为这个社会上实在没有谁有资格谴责她。如果换位而处,我很可能做不到去收养几十个孤儿。像她这样一个老妇人,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而社会上把这么重的担子推在她肩上——60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只有一个人主持大局,其间的酸甜苦辣远非超过我们的想象,生活总是比小说更精彩。因此而造成她的局限性,那是一种必然;而社会机制的缺失,亦非三言两语能解决的,当然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令人痛恨的是那些抛弃孩子的父母,如果他们觉得把孩子扔给师太,心里能好受一些的话,简直就是荒谬,没有人能像他们自己那样爱自己的孩子。
道院里目前未到学龄的正常孩子还有两个,一个才3岁,一个不满一周岁;成年的孩子有3个,主要在照顾更小的孩子;其余都是正在读书和残疾的。师太今年70多了,身体又不好,今后的教育和管理只会更加无序就,这些孩子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师太接受把孩子送走的理念?
敬请各位路过君子一起想办法。

点评

老道姑对我们说,在各方支持下,现在粗茶淡饭还是能保证。除了物质上我们能给予一些帮助,精神上我们世俗的人内心世界可能比她们还贫瘠。  发表于 2012-2-26 11:0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前天在探花带领下,与义工社几位朋友一起去看望了婷婷。我感觉她们生活还是蛮幸福的。外面是如画如诗般的风景,内心也能守住一片与世无争的空灵世界。  发表于 2012-2-26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9 1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9 21: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都去三台道观,这位小姑娘也曾经抱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20 13:27 , Processed in 0.0710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