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横阳东路

喇嘛教进驻榆洋为什么没人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正觉同修会和藏密组织的对话原文,请识者自行判断藏密有没有双修法,真是欲盖弥彰:

撰文者又说:「综观萧平实们指责西藏佛教为双修的理由不外以下三点:有关无上密续中的双修问题、所谓喇嘛绯闻或性侵问题、有关佛父佛母交合之图像问题。本来这三者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萧平实就是有本事将三者牵强附会连结在一起,其无知无畏,实在令人不胜唏嘘。」执行长指出,有什么样的邪教,就有什么样的图腾和弘教运作时的现象与偏差,事实胜于雄辩。这里倒不如说是藏传佛教人士「就是有本事将三者牵强附会,将三者硬生生拆解成『风、马、牛』三件『不相及』的事,其「蛮横」无畏,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对于有关无上密续中的双修问题,撰文者是这么说的:「无上密续经典就介绍了以双身大乐修法开启中脉的修行法,亦称『业印修法』。这种修行法是这部经典所介绍的诸多产生大乐的方法之一。理论是阴阳二体结合、促使在生理和心理、气脉上产生特殊变化,激发深层细微智慧的修行方法。在西藏佛教中,这一法脉的传承有观想和实修两种。但不论观想传承或实修传承,都绝非淫乐行为。」执行长请读者大众好好评估一下,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双身大乐修法」,「不论观想传承或实修传承」是不是淫乐行为?正统佛法三乘菩提之中,有没有这种在虚妄五阴身心上,用这许多心思的「开启中脉的修行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9 11: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以善心而造下谤佛谤法谤僧的无间重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9 22: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憨山人 于 2011-11-29 22:28 编辑

       横阳东路学长真是博览群经,德行深厚,末学佩服之至。你所举两论末学没读过。是所谓久仰大名而未谋面啊!但末学还是觉得学长有以偏概全之嫌。当然你所说藏传佛教的种种不是,末学是有所了解的,密宗也有分派的。因为末学对密宗知之甚少,所以末学就不多说了。
     末学根基愚钝,基本上是看论的多。末学长期学习法相唯识法门,所学仅仅是入门级的。《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成唯识论》这些末学在近两年时间是反复阅读学习,但收获甚少,不得其要领,很痛苦。望学长能不吝赐教,亦使末学认识学长能成为末学学法的增上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愚憨师兄,末学岂敢领受师兄之"博览群经,德行浑厚"之语.在大乘法中,末学还只是萧平实菩萨宏传正法之中的初学者而已。末学赞叹师兄深入钻研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所宏传,无著,玄奘大师等踵随宏传之唯识正法,非常赞叹师兄没有随末法初机学人被人欺瞒而学《菩提道次第》等论。末学以为师兄往世必定所集福慧不浅,才能在五浊恶世中,无师而知自行寻觅正法之论而学,末学极为赞赏。然,师兄所言末学对藏密以偏概全则误矣。藏传密宗本来就是以佛教的名相包装左道性力派和苯教仪轨的怪物,蒙骗学人千年而已。宗喀巴是藏传主流黄教之至尊,是达赖的祖师,所有藏传佛教的学院都以他的论作为经典的,用他的论来举证,可谓的典型了,怎么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呢。师兄很需要对藏密法义作一番深入了解,如此,在佛菩提道修学中,才不会受某些“大师”笼罩,日日增上。师兄所读的论,都是唯识增上慧学,都是悟后才真正有所获益的大论。如六祖所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师兄这样读是非常辛苦,而且是得益甚微的。这可见大善知识是极其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既然钻研圣 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末学就其中的四句略为铺陈一下浅薄之见,和师兄商之,亦可见正法的主要精神。“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吾等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皆为无常生灭之法,吾人特别珍爱的意识,也就是一切凡人所认为的“我”,也一样是每晚断灭,第二晨重新生起,生起后也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异的;死后永灭,由下一世的色身五根具形时,重新生出全新之意识。而吾等凡人不知其理,执着于这个虚幻之“我”以为实,为了这个“我”的利益,杀盗淫妄,造作种种恶业,以致世世轮回六道,受无量苦楚而不自知。如师兄所学的唯识学所说的第七识亦称末那识,虽然无始劫来一直存在,但亦为可灭之法,在阿罗汉位,入涅盘时永灭。这就是 玄奘大师说的“渊深七浪境为风”,这个七识浪,都是要灭尽的,只是时间迟早而已。但是吾人色身和受想行识,不可能无因而生。父精母血只是我们这个五阴之身出身的助缘而已。必定有个无始劫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觉无观,然而功德具足,能生万法的根本识在,才能有现象界的一切法。这就是玄奘大师所说的“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之义。此识其实才是吾等人真正之我啊,才是吾等真正的“主公”啊,亦为中国禅宗所谓的“本地风光,佛祖西来意,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麻三斤,屎橛子”等等,只是行相微细,极难证得而已。众生颠倒,认贼为父,沉沦生死大海,头出头没,不得出离。苦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0 07: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草尊者 于 2011-11-30 07:20 编辑

{:soso_e113:}
楼上的,众生不苦,是你苦,人家双修,至少还有高潮,你码这么多字有屁用啊,哈哈。
佛祖说法三千,后来说无可说,于是拈花一笑,成就禅宗。禅宗禅宗,十人修炼九人空,九人空还不如去入净土宗。入净土宗念佛吧,那要那么多的佛经佛法做啥子用呢。纠结啊,看来想做自了汉,还是非常难。于是想去修大乘吧,来这社区发贴普渡众生吧,于是说三道四,称兄道弟。可是,楼上的二位,无常来时,你们现在能有办法象孙悟空一样把他打走吗?不能吧。哈哈,自已都了不了,还说什么佛法啊。
谈什么双修,谈什么密宗。谈什么佛法,还是先救自命重要!
一切都是浮云。念一句佛号,喝一杯茶,人生不过如此而已。别人吃活佛大便也好,与上师爱爱也好,关你屁事。什么叫地狱无门闯进来,灵山有路无人走。自古以来,就是这个理。别人要入地狱,那是菩萨要管的事,你管什么,你不会是说要行菩萨道吧,如果你真这样想,还是去康宁医院买点药吃!

点评

举双手赞同: 5.0
说得透,不亏是尊者,呵呵  发表于 2011-11-30 08:37
举双手赞同: 5
说的很好,政府都不管,宗教局也不管,咱一个老百姓管的了吗?还是管好自己最重要。  发表于 2011-11-30 0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0 08: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图无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0 08: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正则万物不能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0 08: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明显,楼主对藏传佛教有很大的误解,对宗教已经陷入痴的状态了,佛世尊可不是教导我们以毁谤他人为目的的。楼主所说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汉地和尚你认为不存在这种现象吗,可能还更乱吧。骗财骗色的还少嘛。我是一个汉地佛教的信徒,但我只想客观的看待一个事情。佛祖教导我们的是客观公正的对待任何事情,这本身是一种修行。至于藏传佛教是否如此,就留待大家的眼光看待和国家的解释。但国家宗教法规很明确规定,藏传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的一个教派,是佛教的传统。望楼主慎之,否则,恐会堕哪里,也只有看佛祖的意思了。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楼的师兄恐怕还是初机。师兄说“但汉地和尚你认为不存在这种现象吗,可能还更乱吧。骗财骗色的还少嘛。”我们反对的是喇嘛教的教义,因为其教义本来如此;还利用佛教的清净声誉,大力推广外道邪法,破坏佛教的整体行为。师兄这个言行,就比如指责说,这个班级有几个坏学生,就说这个班级就是坏的;和末学说的并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说四众过,是为重罪。师兄不可不察。师兄言,“但我只想客观的看待一个事情。佛祖教导我们的是客观公正的对待任何事情,这本身是一种修行。”末学在上面的举证还不够客观吗?有什么地方歪曲而说?佛在阿含里,一再的要求弟子,依法不依人,一再的要求弟子要摒弃外道法于佛教正法之外,以求佛的正法长存世间,利益广大人天,这就是要求弟子客观公正的对待“说法”的意思,而不是师兄说的意思。“否则,恐会堕哪里,也只有看佛祖的意思了。”这其实显示师兄对初机佛法都还没有正见。堕到哪里,不是佛祖的意思,而是你自己决定的。吾人所做的所有善恶业,都一丝不漏的被自己的阿赖耶识所执藏,特别是谤佛谤法谤僧的重大恶业,更是“所作业不亡”,由你自己的第八识心按照你的善恶业,自动执行因果律,决定你往何道去。如果说,佛决定你去哪里,那是世间一神教的思想,比如耶教、回教,彼等信徒认为自己死后由天主、安拉决定去哪;佛子哪能有这种邪思?望师兄善思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5 22:23 , Processed in 0.0637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