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全练川 于 2011-4-29 15:24 编辑
又发现一篇,更详细——商人陈光标的“慈善逻辑”(原稿)http://henanchenlei.blog.163.com ... 372011329102546519/【在举国救灾热潮中,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地震巨大的破坏力,对于拆迁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天大的拆迁机会——《南京日报》一位记者就在地震重灾区德阳市汉旺镇看到,陈光标等人在废墟上挂出了“要拆迁、找江苏黄埔”的标语。 “当时大概是震后过去两个多星期,陈的标语还在,很抢眼,上面还留有其南京的电话,025的区号让我印象很深刻。”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京日报》记者说。在随后的一次媒体采访中,抑或无意,陈光标透露:地震后,他赚了接近2个亿,很快,似乎感觉到不妥,他又补充道:“几乎都捐出去了,大约占80%吧。”】 【资料显示,2006年10月29日,陈光标捐建的天岗湖乡农贸市场落成,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论坛”也在此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农村现场举办的新农村建设论坛”。 “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江苏省副省长仇和、省慈善总会会长俞兴德、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参加了论坛。”陈光标还请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王小丫。】 【一篇报道写道:“陈光标得到了市长的亲自接见,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光标啊,南京城内的拆迁工作才刚刚拉开序幕,把这项任务交给你,全南京人都信得过。’他由此承担了南京市内80%以上的拆迁工作量……” 2009年11月,在武汉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光标脱口而出一句话是:“差不多60%是因为做慈善结交的生意”。 《中国经营报》报道,2010年9月18日,陈光标家乡的泗洪县化工厂整体资产拍卖,底价为2450万元,该项目为江苏黄埔副总陈景标(陈光标弟弟)竞购成功,价格为2020万元。 这次拍卖,并非市场行为,“政府已提前打过招呼,因此现场虽有多人参与,但当时却只有陈景标一人举牌……从陈景标处转手的浙江某公司当时就在竞标现场,但一直没有举牌,而是等待陈景标竞得后再从其处购买”。 “我的生意现在应接不暇,跟我长年做慈善有很大关系。做慈善有良好的信誉。我做慈善本来是想回报社会,而社会又给予我良性的回馈。”陈光标说。】 【陈的前岳父白光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光标和第一任妻子离婚后,看上他女儿白红——“两家是亲戚,认识早,陈光标嘴巴又好(能说会道之意)”。家里人不大情愿,但白红还是和他成了夫妻。 在新街口老邮局旁做了十多年买卖的沈师傅回忆,他们曾给当时的陈光标取名“假医生”,陈回敬:别叫我假医生,我不姓假。“他在这一带做了几年买卖,那时就拿和某某人的合影,在摊上摆了两三张,但具体和谁的合影记不清楚了。” 对陈的仪器,沈师傅不以为然,“那个东西叫我们看就是骗人的。他这个人能说会道。那时摆摊就是‘卖嘴皮子’。”后来,陈光标对媒体称,他那时候“一年之内,第一桶金已经轻轻松松地达到1000多万元”。 这个说法被其前岳父白光否认。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告诉本刊,陈光标之所以卖治病仪,是认识了蚌埠的商人,但没挣到什么钱,后来转型生产电动自行车,依然没什么钱——“还向我们老两口借了一万多,至今未还。” 与白光夫妇说法相互印证的是,面对本刊记者追问,陈光标坦言,和第二任妻子白红离婚时,他依然是一穷二白——“房子、汽车全都给了老婆”,“身上只带了3000元,开始重新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