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生活之间

小鸟牛粪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0 23: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尚常被师兄弟欺负。一次,他与师兄弟们大闹了一场,被师父赶出少林寺。

  小和尚无法理解师兄弟们为什么老是欺负他,更无法理解师父为什么总是偏袒师兄弟。离开少林寺后,他万念俱灰,什么事也不想做,成天在野外游荡,就这样过了整整一年。

  一天,小和尚来到一条小河边,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正坐在河边的枯草堆上发呆。

  小和尚走过去问:“您为什么坐在这里?”

  老者说:“我无法过河。”

  小和尚说:“这条河不深,应该很容易过去啊!”

  老者说:“河虽然不深,但是水里的石头做错事情了。”

  小和尚不解地问:“石头也会做事?它们做错了什么事情?”

  老者说:“石头上长满青苔,我一踩上去就会滑倒,所以我过不了河!它们不应该长出那么多青苔的!”

  小和尚走到水边看了看,那些石头果然如老者所说,青青的,非常滑,人根本就无法从上面走。他看了看老者身旁的枯草,说:“老人家何必怪石头做错了事?只要我们在脚板上捆一些枯草,踩在石头上就不会滑了!”

  老者闻言大悦,连忙与小和尚一起拔了许多枯草捆在脚板上。在小和尚的搀扶下,两人轻松过了河。

  老者轻叹了一口气说:“我已经在这里坐了三个时辰。我一直怨恨那些石头做错了事,让我过不了河,看来我这种只是责怪石头,自己却不想办法过河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啊!”

  小和尚听后,若有所思。从那以后,他打开了心结,调整心态,致力于练武修学。几十年后,他开创了名垂千古的武当派。那个小和尚就是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月先生很小的时候,母亲把他寄放在林泉寺,求师于慧明法师。

  一天,静月问师父:“什么是圆满?”

  师父那时很年轻,也很英俊,对静月的这个问题,师父却充耳不闻,没有做出回答。

  静月很尴尬,知道拜师学佛其实也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第二天,师父慧明拿来一个器皿交给静月,说:“这个瓷器名叫扑满,你独自下山,去化缘。”

  师父交给静月的扑满是类似于存钱罐的东西,上面只有唯一的一个小口。静月揣摩了半天,摇着头想:师父要我去化钱啊!

  化缘其实是一件不易的事,化钱更是一件伤脑筋的苦差,好在静月乖巧伶俐,长得惹人喜欢,每到一户,总是不言不语,微笑着手捧扑满,站在施主的门口,施主怜爱他,自然会一分、两分地朝静月的器皿中放钱。

  第一天化完缘,静月乘着月色,朝林泉寺归来,听到扑满里叮叮当当的硬币相碰的声音,静月心中别提那个美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扑满里的硬币一天天增多,渐渐的,静月已经听不到金属相碰时发出的叮叮当当诱人的声音了,而那份喜悦的心情却随着扑满的越来越沉而逐渐增强。

  有一天,静月化完缘归来,抱着扑满。像完成了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跑进师父的禅房。高兴地说:“师父,满了,满了,装不下了。”

  师父此时正在给政协写提案,望见静月高兴的样子,对他说:“孩子,这是你这段时间辛苦换来的成果,瓷罐里的东西全归你了。”

  静月高兴地抱着扑满跑出禅房,来到院子,找来一张柳席,铺在院子的井台边,把扑满倒过来。倒了半天,扑满里的钱一分一厘也倒不出来。

  静月急了,朝禅房里喊道:“师父,倒不出来。”

  “你想办法吧!”师父在里面应道,“你能把它装满,也能把它取出来。”

  静月找来树枝,朝扑满的小口里捅,扑满里的硬币相互交错,相互挤压,一枚硬币也桶不出来。

  静月累了,躺在席子上喘气,他想:化缘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很容易的是因为带着希望把扑满装满了,很不容易是因为这段化缘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艰辛。

  静月望着身边的扑满,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装满了硬币的扑满却一分也流不出来,他对着禅房有气无力地说:“师父,我还是弄不出来。”

  师父在里面应道:“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此时太阳已经开始西下,阳光从寺院高大的梧桐树的缝隙中透出一道道金光,洒在院子里,洒在柳席上,洒在静月的身上,闪着一道道跃动的美丽光环。

  静月若有所思地从柳席上跃起,跑进厨房,拿来榔头,对着柳席上闪着光芒的扑满砸下去……柳席上顿时滚满了无数闪闪发光的金币。

  望着被自己砸得粉碎的扑满,静月对着窗内的慧明法师说:“师父,我明白了。”

  师父在禅房应声道:“你明白了什么?”

  静月此时像一个大人,背着手,站在院子中央说道:“我明白了,每一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和别人留一个余地,一味地追求圆满或完美,人有时也会像装满硬币的扑满一样,被自己束缚得粉身碎骨。”

  禅房里没有回声,唯有静月,透过院子里的梧桐树,看到火红的夕阳在远处的群峰中慢慢地西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告诉信者:“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毕。”

  禅师:“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毕。”

  禅师:“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一个高傲的武士,前来拜访禅宗大师。他本是一个出色且颇具威名的武士,但当他看到大师俊朗的外形,优雅的举止,猛然自卑起来。

  他对大师说道:“为什么我会感到自卑?仅仅在一分钟前,我还是好好的。但我刚跨进你的院子,便突然自卑起来。以前,我从没有过这种感觉。我曾经无数次面对死亡,但从没有感到恐惧,为什么现在感到有些惊恐了呢?”

  大师对他说道:“你耐心地等一下,等这里所有的人都离开后,我会告诉你答案。”

  一整天,前来拜访大师的人都络绎不绝,武士等得心急火燎。直到晚上,房间里才空寂起来。武士急切地说道:“现在,你可以回答我了吧?”

  大师说:“到外面来吧。”

  这是一个满月的夜晚,刚刚冲出地平线的月亮发出皎洁的光辉,大师说道:“看看这些树,这棵树高入云端,而它旁边的这棵,还不及它的一半高,它们在我的窗户外面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从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这棵小树也从没有对大树说:‘为什么在你面前我总感到自卑?’一个这么高,一个这么矮,为什么我却从未听到抱怨呢?”

  武士说道:“因为它们不会比较。”大师回答道:“那么你就不需要问我了。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行者问道:“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禅师看了一眼行者,说道:“你先回去吧,明天中午的时候再来,记住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

  尽管行者并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禅师面前。

  “你现在是不是饥肠辘辘、饥渴难耐?”禅师问道。

  “是的,我现在可以吃下一头牛,喝下一池水。”行者舔着干裂的嘴唇回答道。

  禅师笑了笑:“那么你现在随我来吧。”

  二人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了一片果林前。禅师递给行者一只硕大的口袋,说:“现在你可以到果林里尽情地采摘鲜美诱人的水果,但必须把它们带回寺庙才可以享用。”说罢转身离去。

  夕阳西下的时候,行者肩扛着满满的一袋水果,步履蹒跚、汗流浃背地走到禅师面前。

  “现在你可以享用这些美味了。”禅师说道。

  行者迫不及待地伸手抓过两个很大的苹果,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顷刻间,两个苹果便被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干净。行者抚摸着自己鼓胀的肚子疑惑地看着禅师。

  “你现在还饥渴吗?”禅师问道。

  “不,我现在什么也吃不下了。”

  “那么这些你千辛万苦背回来却没有被你吃下去的水果又有什么用呢?”禅师指着那剩下的几乎是满满一袋的水果问。

  行者顿时恍然大悟。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真正需要的仅仅是两个足够充饥的“苹果”,而剩余的欲望只不过是些毫无用处的累赘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诗人,他写了不少的诗,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可是,他还有相当一部分诗却没有发表出来,也无人欣赏。为此,诗人很苦恼。

  这天,诗人向禅师说了自己的苦恼。禅师笑了,指着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说:“你看,那是什么花?”诗人看了一眼说:“夜来香。”禅师说:“对,这夜来香只在夜晚开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来香。那你知道,夜来香为什么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晚开花呢?”诗人看了看禅师,摇了摇头。

  禅师笑着说:“夜晚开花,并无人注意,它开花,只为了取悦自己!”诗人吃了一惊:“取悦自己?”禅师笑道:“白天开放的花,都是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赞赏。而这夜来香,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开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一个人,难道还不如一种植物?”

  禅师看了看诗人又说:“许多人,总是把自己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来赞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应该为自己做事。”诗人笑了,他说:“我懂了。一个人,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为自己而活,要做一个有意义的自己。”

  禅师笑着点了点头,又说:“一个人,只有取悦自己,才能不放弃自己;只要取悦了自己,也就提升了自己;只要取悦了自己,才能影响他人。要知道,夜来香夜晚开放,可我们许多人,却都是枕着它的芳香入梦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居士感觉自己修行没有障碍,于是写了一首诗,派遣书童送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印证。诗中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指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形容为风)
  佛印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苏东坡的诗,看了一会儿,拿起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了回去。
  苏东坡以为佛印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可是一看,上面居然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十分恼怒,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去了。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就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佛印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也算是至交了,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可以骂人呢?”
  只见佛印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了?”
  苏东坡就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哈哈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立刻意识到自己上了禅师的“当”,感到惭愧不已。
  禅悟:修行不只是语言文字上的修行,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寺院接纳了一个年方十六的流浪儿。寺院的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他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向法师和其他僧侣们炫耀;法师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大有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这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态状况。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主动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师就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
  “没、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纳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怔一阵之后,脸刷地一下就红了,羞愧地对法师说:“弟子领教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3: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鸟牛粪猫题目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9 10:13 , Processed in 0.06251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