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左手

[游记] 沙埕吃海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0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4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0: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边现在男的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6: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边现在男的缺......
碎叶沙 发表于 2009-12-4 10:43


    你怎么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23: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左手

一场台风打过来,沙埕的男人死了一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7: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左手

一场台风打过来,沙埕的男人死了一半了
碎叶沙 发表于 2009-12-4 23:54



    有这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00: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会一点都不知道吗?桑美那一次沙埕发生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0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左手

福建沙埕港笼罩悲伤 船老大估算死亡超过1000人


--------------------------------------------------------------------------------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08-29 17:09: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张兆宜 福建福鼎报道】

    12000艘渔船聚集在港口海域——这是大自然布下的最大陷阱。人们说,至少此刻,这里不叫沙埕港,也不再是渔民们喜爱的天然避风港,而是“死人港”。

    8月10日,桑美正面来袭——中心风力19级,这是过去50年登陆我国大陆地区最强的台风台风,它的威力,接近登陆美国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




    而渔民的家当,天然和喜怒无常的老天结合在一起——渔排还有渔船,为了财产,人们留守在船上,但没有人预料到桑美的凶残——虽然在渔民们的记忆里,沙埕港狭长弯曲,港阔水深,群山庇护,躲过12级强台风不算什么。

    如今,超过12000艘渔船避风的沙埕港,聚集了人们的希望,却成为了桑美攻击的庞大目标——这里聚集了桑美台风的大部分死难者和失踪人员。截至19日20时,福鼎市政府确认死亡人数已经增加到218人,还有74名福鼎人失踪。

    如今,沙埕港海面已经平静,破碎的渔船残骸、各种漂浮物,露出船底的船只,在海风中静静摇荡。福鼎殡仪馆的公告栏上,贴满了无人认领的尸体照片——他们被编号、写上简单的外貌特征以及法医鉴定提取的DNA结果。沙埕的街道上,“为死难同胞默哀”的大红横幅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食用海产品的消费警示随处可见。

    远处,福建联合水下工程公司和舟山东海水下工程公司的打捞工程队19日的打捞记录显示——闽福鼎渔1080号灯光捕捞船,还有来自外省的浙苍渔0516号渔船。但他们不知道,还有多少的船只停留在海底。

    据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的数字,港内952艘福建籍渔船沉没,1594艘(条)渔船损坏。上海、天津的扫测大队也已在进行扫测,上海打捞局的打捞船将在几天后增援,将有更多的沉船浮出死寂的海面。

    “史无前例的严重自然灾害,史无前例的重大损失。”8月18日下午,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如是概括“桑美”灾难——虽然从1997年开始,福建省把渔港、避风港建设列为全省十大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建设之一,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里将沙埕港列为重点建设的一级渔港之一,但这次桑美的肆虐,显然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桑美回马枪

    没有人能预料到桑美的凶猛——但更没有人想到,桑美的回马枪如此诡异。

    刘力今年32岁,黝黑,精壮,典型的讨海汉子。尽管死里逃生的经历已经过去整整十天,刘力每天晚上还是噩梦连连。“我爷爷93岁了,他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台风。”刘力劫后余生的脸上依然惊魂未定。

    但就在桑美登陆前两小时,刘力还有他的伙伴们心里,和福鼎等地的天气一样,仍是风平浪静,这里仍没有平时台风即来的景象。他们以为,这次,只不过是又一次平常的台风。

    “下午3时30分左右开始刮台风,到5时多就停了。”刘力说,与以往的台风一样,“桑美”登陆时为西北风,稍停后转为东南风。

    以沙埕人长期抗击台风的经验,台风在转为东南风后,风力一般都会减弱许多,而即使明知后面还可能有暴风雨,渔民们也很少去顾及后果——“财产没了,对一个家庭的打击也是毁灭性。”

    此时,很多船只放松了警惕,还有一些饲养渔排的渔民,趁这个时候搭舢板船下水,想修复加固渔排网箱。

    5时10分,刘力决定出海查看渔排,与他同船的还有另外7人。这时,海上的渔排一半以上已经被摧枯拉朽的台风损毁了。

    但即使再见多识广的渔民,也没有见过如此怪异的桑美——不仅从浙江南下到福鼎,又向北折回,而且就在大伙以为台风已过时,刮起了更强的南风,没停没歇,且风形旋转,船只容易下沉。

    “我们的船刚离岸几分钟,台风又来了,10多米高的巨浪打过来,船翻了。”自幼年便经历过台风的刘力想起当时的情景,声音有点颤抖,“我们还算幸运,8个人有7个活着回来,我抱着浮标在海上整整漂了4个小时,被海浪卷上龙安码头才得以逃生。”

    而当日沙埕与刘力前后出海查看渔排的51个渔民,只有20人生还。

    留守和返回的人们

    当地渔民说,许多人都是在去查看渔排的途中遇难了,如果不是中途出海,肯定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台风来之前,政府的人到渔排动员大家上岸,还拿了表格叫我们签字。”半夜在海上被亲人救回来的陈高望说.不过,对于渔民,他们常年生活在海上,渔排网箱养殖或渔船就是全部身家。

    “每次台风到来,在西北风转为东南风的停息间隙,我们都要到渔排上查看,修复受损的渔排网箱,尽量减少损失,渔排是我们全部的希望,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就会连累很多人,包括提供资金的和赊欠饵料的人。”陈高望说。

    “我们3个家庭合股投入200万元搞起来200多口渔排网箱,就这样瞬间化为乌有了。”刘力心情很沉重,“自己破产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镇长廖天生介绍,全镇8000多户,85%的家庭靠从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生,如今,2万口网箱全军覆没,1000多艘渔船损失,经济损失达到10亿余元。渔排网箱和船只被毁,与此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全面瘫痪。渔民说,他们投入渔排网箱养殖和购买渔船,大多是依靠私人借贷或民间标会筹集资金的,现在大家都血本无归了,要恢复生产有心无力。

    不仅如此,“遇难的当地渔民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力,很多家庭仅剩老人、妇女和孩子,全家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支柱倒塌了。”陈高望表示,“大家都受灾了,没法互相帮助了。”

    而在台风中丧生的人员,更多的是那些留守在船上的渔民——一艘渔船少则10多万元,多则一两百万元,基本上是他们的全部家当,留下来就等于自己的财产有了保障。

    “每次刮台风我们都留在船上,成千上万的渔船回港避风,如果船上没有人,台风来了,船就很可能脱锚撞上其他船只,这样全部搅在一起,船只就会毁坏或者沉没。”沙埕镇南镇渔村的船老大姚家风说,“我们留在船上,在台风来的时候,开足马力,用船头对准大风,避免脱锚和撞船,在沙埕港避风,无人值守的船只能顶10级的大风,有人在的船就能顶13级的风。”

    事实上,留在船上的人员,没有预料到连避风港也无法逃过桑美。

    “我丈夫以前刮台风都是留在船上,没想到现在连尸体都找不到。”双眼红肿的吴女士哽咽道,“要知道台风这么厉害,他是不会留在船上的。”

    但渔船上的人员没有撤离,却保护了沙埕港周边的海堤。“人员如果都弃船上岸了,没有人照看的船只肯定会撞击海堤,海堤一旦决口,这些村镇就会发生更可怕的灾难。”姚家风说,这些留守的人,拯救了整个镇。

    消失的另一些人

    “每次台风到沙埕港避风的船只特别多,因为外海台山渔场资源丰富,盛产黄鱼、带鱼、鳗鱼、墨鱼、虾、梭子蟹等,捕捞的渔船很多,这里也从来没出现过避风问题。”沙埕海上养殖大户李传邦说,“这里渔排网箱养殖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大约有9000渔民就日夜生活在渔排上。”

    “桑美”登陆前,在沙埕港避风的船只达到了12000多艘,其中外地船只就占了9000多艘。“8月10日,这里密密麻麻都是船,但第二天开出去的船却是稀稀拉拉的。”家住沙埕海边的何先生说。

    而目前,福建方面公布的遇难者数字,仅限于本省,外地的死亡、失踪人数,以及沉没的船只,“无从知晓,也无法统计。”何先生认为,“现在福鼎殡仪馆内无人认领的尸体已经有上百具了。”

    “假如按有人值守的船有400艘沉没,每艘船上平均3个人,遇难的就有1000多人。”流江村一位船老大认为,“关键问题是这些渔船都是外地的,失踪、死亡的也有不少是外省的,暂时无法调查统计。”

    此前,当地官方披露,在沙埕港避风的船只,除了福鼎当地的以外,还有本省霞浦,以及浙江苍南、江苏、台湾等地的船只。

    “远洋捕捞的渔船出海时间一般都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有些人甚至全家都在船上,出了事故短期内很少有人去寻找和报案。”船老大说,不仅如此,在沙埕等沿海地区,不管是发展渔排网箱养殖,还是进行远洋捕捞,只要有点规模的,基本上都会雇请工人帮忙。

    “雇工一般都是外地人,湖北、湖南、四川、安徽各地都有,外地工人在渔排上每月只要800元左右,远洋捕捞也就1500多元,本地工人工资要求较高,一般不会雇用。”李传邦说。

    他分析,在这次“桑美”灾难中,有的雇主与雇工可能一起遇难了。一些来自外地的雇工渔民的家属,来到丈夫的受雇地寻访船老大。少数家属因为之前没有充分沟通,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受雇于什么公司、老板是谁、船号是多少。

    “事实上,不少尸体可能找不到了,有些尸体已经漂到外海,有的被沉船压在海底,以后即使找到了,也是一具骨骸。”李传邦认为。【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网址: http://news.sohu.com/20060821/n244918364.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12: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口水直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2: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口水直流!
车路头 发表于 2009-12-7 12:07



    下次有活动叫上你一起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7 08:51 , Processed in 0.0727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