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原创平阳

平阳-鳌江 公交车上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7 06: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7: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站牌根本没有报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交车制度.....这个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家还是不要坐公交车了,上车慢,坐位子慢,下车慢,挤公交车在车里容易发生磕碰事故(动不动就骨折),还经常坐过站了都不知道。
为了大家上班的效率,为了减轻公交公司的风险,为了老人自身出行的安全,请老人家另选交通工具。
我也有老人长辈,我自己也会老,但是我老了就尽量步行或者打车出门,挤出个好歹来谁赔的起?
作为普通人买车票是一样的钱却要把位置让给别人来坐,我这一天还要忙着工作,回家那班更是累得要死了还得让,而且很多老人坐了你的位置就自顾自走了,连句谢谢都没有,搞得好像我欠他一样的。因为老人动作慢,整车的人都要等老人家慢慢走过来,慢慢上车,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啊,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里老人家为了自己退休后无聊的行程要耽误多少年轻俊杰的前程。
尊老敬老是中华美德,但是老年人应自觉的避免给社会增加负担,比如少出行,少去拥挤的公众场合,别人还得腾出手来照顾你,有些公交司机不仅要忙着开车还要看着附近老人有没有跌倒,一心二用其实给整车的乘客带来更大交通隐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足吧,温州的公交车十辆里大概至少有三辆连一句语音都没有,驾驶员基本都是外地人,素质很差,急刹,闯红灯,站点不停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市区 公交车 都有加 方言的..
我们这小县城 反而 只有普通话..

点评

没办法,温州地区的人文化素质比较差,男超45,女超40的,普通话基本不行,大多文盲,半文盲。张口只会“我爸.......”  发表于 2012-7-18 0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随叫随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1: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即然不能做的到站必停,方便于民,那就随叫随停吧。!

在大部分人受过文化教育的同时,还有很多父辈等,目不识丁;

他们上车做到了站点侯车上车,下车却因为文化受限及人生的生长自然规律所限,错过站点,

遭受的是司机(反问:为什么不提早按铃等,,等,,,)及公交车的羞辱等待下站下车。

殊不知有还有很多人听不懂普通话。

普通话的公交改革,及公交司机的素质,不是方便了他们,而是在遗弃他们!

相比之下更不及传统的随叫随停!

点评

反对反对: 2.5
反对反对: 0
  发表于 2012-8-10 11:06
反对反对: 5
  发表于 2012-7-18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7-17 1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66666666666666 于 2012-7-17 13:34 编辑

支持,很多城市,包括一些省会城市,都会普通话和本地化相结合。 倒是平阳这个穷乡僻壤还只报一遍普通话。其实按照平阳的的基本情况,两路公交车的颜色应该也要不同,否则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根本不好区别。

点评

支持平阳小地方报多国语言  发表于 2012-7-18 15:08
如果以后有30路公交车呢?还是按颜色分,倒是可以白、灰白、乳白、草绿、翠绿、绿、红、粉红、暗红、紫红这样分...哈哈哈....还有杭州好像也是两种语言的,只是他们是普通话和英语....  发表于 2012-7-18 0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14 15:42 , Processed in 0.0732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