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康乐老爷子

l老年人必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22: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2012年12月15日第B15版,作者:徐焰,原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决策内幕》

1962年9月中旬,中印边界局势日益紧张。前沿哨所的报告电报越过层层上级,直接发到总参值班室,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接报后,往往只过几分钟就向毛泽东汇报

弹指一挥间,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

由于中国方面长期争取同印度恢复和维持友好关系,对那一仗采取低调处理,在公开媒体上很少谈及,社会上许多人不大了解此事,且对一些决策很不理解。

20多年前,笔者曾向在反击战期间任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上将、具体负责筹划的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雷英夫少将、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周家鼎和对印反击作战前线指挥部政委阴法唐等亲历者,详细询问过那场反击战的决策始末。后来,又看过相关的历史记录,并同当年曾参战的印度退休将军有过会谈交流。如今,不少前辈已经作古,他们当年的业绩却不应湮灭在历史记录之外。

另外,回顾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做出决策的过程,今天的人们仍然可以看出其中所体现的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所坚持的自卫原则以及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这对理解当前的中国对外政策,仍然有参考价值。

设立“隔离带”的建议遭拒

笔者同当年在毛泽东、周恩来身边参与过对印反击作战研究和决策的前辈们谈起此战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那就是中国方面原来真是不想打这一仗。在反击前夕的1962年9月中旬,毛泽东同周围的人谈话时也说,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注:即当时的印度总理)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当时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部而不在西部,主要是应对美国及其支持的台湾当局的威胁,本不想树敌于印度。毛泽东亲笔修改中国大使致印度外交部的信,也说明了这一点。但印度不满足于在中印边界东段享受英国殖民当局划下“麦克马洪线”而留下的侵略成果,还要在西段再挖一块,入侵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才逼得中国不能不出手。

中印两国之间的边界,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划定过。两国长期以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大致的分界,形成了传统的习惯界线。

英国统治印度时,曾两次派兵入侵西藏并留下驻军,1914年在中印边界东段又秘密划定过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二次大战期间还派兵占领了该线以南的大片土地。1947年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在西藏的特权和侵略成果。

至于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历来是从新疆入藏的重要通道,由中国管辖,有3万平方公里。新疆军区部队于1951年入藏时,便进驻这里。印方从1954年起却对此地提出领土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从战略全局着眼,在上世纪50年代一直把印度视为和平中立的力量来争取,对边界争端主张以互谅互让来解决。印度总理尼赫鲁只在1954年来华访问过一次,中国总理周恩来却在1954年至1960年间四次访印,由此也可见中方的诚意。

1959年以前,两国的主要争端不是边界问题,而是西藏问题。当时印方对中国实行的是两面政策:一方面公开发展对华关系,一方面却又秘密支持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

1959年春,西藏叛乱全面发生,印度领导人表示“同情”,并以高规格接纳出逃的达赖。解放军追击向印度逃窜的叛乱武装时,接近“麦克马洪线”,在线北的朗久地区同接应叛匪出逃的印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接着,印方武装人员入侵新疆的空喀山口,向中国边防人员开枪,挑起了流血事件。印度政府利用西藏问题和边界冲突,在国内掀起反华浪潮。

空喀山口事件后,毛泽东的着眼点是努力避免再次发生冲突。除迅速释放被俘印方人员外,1959年11月初,毛泽东在杭州主持会议,又提出了一个建立“隔离带”的设想,即按照双方实际控制线,两国武装力量各自后撤20公里,让双方拿枪的人脱离接触,这样就打不起来。11月7日,周恩来致函尼赫鲁,提出这一建议。但印方既不肯后撤,也不肯谈判。毛泽东要求中国单独采取行动,将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使双方在中印边界脱离接触达两年多。

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1960年4月周恩来又一次访问印度。当时逃到那里的西藏叛乱分子扬言要采取暗杀行动,周恩来却不顾危险前往。他身边的军事秘书周家鼎后来曾向笔者谈过,当时他们都能看到凶悍的康巴叛匪在住所附近出现。

在同尼赫鲁的会谈中,周恩来提出了在中印边界的东西两段以互谅互让的态度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当时尼赫鲁最重要的助手梅农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最终,印方“东段已占的是我的,西段没占的也是我的”的态度,使中方不可能接受。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印度挑起与中国的边界冲突后,美国给予它的援助由每年的1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看到这么大的好处,尼赫鲁自然不愿缓和对华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3: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的心里,都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尽管世事繁杂,心依然,情怀依然;尽管颠簸流离,脚步依然,追求依然;尽管岁月沧桑,世界依然,生命依然。守住最美风景,成为一种风度,宁静而致远;守住最美风景,成为一种境界,悠然而豁达;守住最美风景,成为一种睿智,淡定而从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2: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2: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越迷雾,让生命看得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的人生,就是一路风景,一路歌。总在陌生的风景里,吟唱一首陌生的歌,拥有一段陌生的情怀。一次回首,也许就是一生的惦念,一生的守候;一个转身,也许就是一世的伤痛,一世的错过;一抹流风,也许就是一场暴雨的开始,一场浴火的洗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21: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默默看着,能看见真情;静静听着,能听到心语;纯粹简简单单,就是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的生命,总令人沉思。生命,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是自己的,也是世界的。每一天,不约而至,其实就是一种心情;每个人,擦肩而过,其实就是一次缘分;每条路,寒来暑往,其实就是一道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5: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性而行,无需刻意;随遇而安,切勿奢望;随心而静,不要烦忧。且行且珍惜,让心如诗、如歌,让生命无悔、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9: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禅: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
http://y0.ifengimg.com/3570411ffe95364a/2012/0703/rdn_4ff236cc08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的呢?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c9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20 02:35 , Processed in 0.1688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