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消长沙

推土机正在摧毁万全镇最重要的历史文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07: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全镇钻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09: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保护开发老校址的事情这几天有没有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全镇越来越繁荣了,温师旧址将来一定会成为万全镇的中心。
难得有这么好的地方:三面环水,场地而开阔而幽静,树木葱茏,又有历史底蕴。
如果把它建成遗址公园,将会大提高万全镇的形象:
就象昆阳的凤湖公园一样,围绕着它,周边可以盖很多漂亮的房子。
在温州强镇竞争中,它还可以给万全加分。
而且还有特别的好处。
因为GDP随时可能被人超越,而遗址公园一旦建成,就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现在却把它拆了,准备建驾校,这是最不可理喻的决定!
别的不说,单是为了万全人民的健康,也不该这么做。
每天排那么多废气,谁受得了。

点评

举双手赞同: 5.0
举双手赞同: 5
正解  发表于 2013-3-2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9: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P民的春天 发表于 2013-3-28 10:19
万全镇越来越繁荣了,温师旧址将来一定会成为万全镇的中心。
难得有这么好的地方:三面环水,场地而开阔而 ...

正解
这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比昆阳的凤湖公园的前世今生过之而无不及的,可惜啊可惜,这么好的风水宝地给他们给糟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3-28 19: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20: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薇洁提案:建议在平阳郑楼温师旧址建立溯初公园
(2013-01-1717:14:31)
           关于在郑楼温师旧址建立溯初公园的建议
今年是温州近代化事业的先驱 黄溯初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暨省立温州师范学校建校八十周年。
黄溯初(1883—1945)名群,号朔门,别号小梦,平阳郑楼人。现代知名的政治活动家、藏书家。清末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历任浙江都督府代表、国会众议员、第三区(江浙皖)矿务监督署署长、财政部顾问等。民国初年发起民国公会,致力于宪政事业和反袁护国运动;抗战初期大义凛然,策划“高陶事件”,给汪伪集体以沉重打击,彪炳史册。先后主持上海时事新报馆、通易信托公司、温州旅沪同乡会等,任瓯海医院(温州医学院附一医前身)董事长、瓯海实业银行董事长等职。特别是1933年将平阳郑楼小学捐出创办省立温州师范学校,造就了众多人材。又出资选刊《敬乡楼丛书》四辑三十八部,抢救整理乡邦文献,赠送海内外图书馆收藏,不仅国内有27家大图书馆保存,境外美国即有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等五家入藏,为弘扬温州地域文化作出卓越贡献。身后家属遵照其遗愿将敬乡楼烬余藏书六千余册捐赠家乡。黄溯初为温州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无愧为温州近代化事业的有功之臣,嘉惠后世,令人缅怀。
然而,在温州各地竟然没有一处合适的纪念场所,这与黄溯初对家乡的贡献是很不相称的。更有甚者,郑楼省立温州师范学校旧址闲置多年,如今校园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三栋民国风格的校舍愈加破败,摇摇欲坠,连传达室也无人值班,令人担忧。老校友、《温州市志》前主编章志诚先生等一行前往考察,目睹如此境况,忧心忡忡。音乐家林虹先生、史学家董楚平先生等老校友也纷纷表示遗憾。
据了解,郑楼省立温师旧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度作为温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5年转让给温州欧瑞德五金有限公司,至今八年过去,未能开发利用,一仍抛荒,究竟作何打算?长此以往,资源闲置,的确不是办法。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依法收回郑楼省立温州师范学校旧址43亩土地与建筑物的使用权,改建为溯初公园。在保留校园内《黄冠圭先生及梦仙先生弟兄行乐图记》碑(图出自知名画家王梦白之手,碑记作者为著名金石家姚茫父)、三栋旧房舍等原貌、整修溯初亭的基础上,与隔壁黄氏宗祠连成一片,精心设计营造,收罗陈列黄溯初先生与同仁的著述、遗物等纪念品,以充分展示温州先贤爱国爱乡、锐意进取的精神,发挥其社会教育、休闲、环保等功能。
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平阳县政府继续与欧瑞德五金有限公司沟通,尽可能在补偿价格上达成一致;
第二,考虑到该处原为温州师范学院附属二中校产,而温州大学又将省立温师作为自己的前身,今年准备隆重庆祝“建校”八十周年,理应由温州大学分担一部分补偿款;
第三,当务之急,在建设溯初公园之前,先将省立温师旧址列为县文保单位,予以妥善保护,待日后条件成熟,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2013年1月10日

点评

这个建议要支持!  发表于 2013-3-30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3-28 2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2: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法律的信仰,来自于法律的公正,一视同仁。
可在我们这里,为什么有人可以不受法律管制,为所欲为?

《文物法》也是法,为什么拆毁文物没人管?
还有,温师旧址内有那么多老树,这次也连根拔掉,为什么没有人管?
砍树批了吗?
有批的话,谁批的?凭什么批?
没批的话,赶紧立案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7: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soso_e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0 1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全练川 于 2013-3-30 10:59 编辑

还是瑞安厚待历史人物。 黄群(1883~1945),金嵘轩(1887-1967),同是万全垟平原上挨着的郑楼林垟俩镇,这俩人年龄接近,同是文化教育名人。受政府纪念的待遇天上地下。                                                                                     http://www.66ruian.com/system/2011/06/24/010843727.shtml金嵘轩纪念馆是1997年为纪念著名教育家金嵘轩先生诞辰110周年所建,位于飞云镇林垟中心小学综合楼内。纪念馆内设有金嵘轩铜像一座,陈列馆一处。馆内展出先生求学自欺欺(原文如此,应该是求学时期) 人物照片及部分著作和书信。现为瑞安市有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嵘轩(1887-1967),原名金桐熙,又名金嵘,瑞安林垟人。十九岁时,受当时留日风气影响和启蒙老师金晦的鼓励,他东渡日本求学。在留日期间,逐渐形成了“科学可以救国”、“教育可以救国”和“希望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心愿。从此,金嵘轩就将自己的一生锁定在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上。
  1924年,留日归国的金嵘轩担任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长,后又应商务印书馆之邀任《教育杂志》编辑。在他任职省教育厅科长期间,因省立十中负债累累,毅然变卖家产良田200亩偿还校债。从浙江省教育厅离任后,他先后在江苏省立镇中学、浙江瑞安中学、浙江温州师范学校、福建省立师范学校任职,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绩。1938年7月,金嵘轩等发起创办永嘉私立济时中学,受聘为校长,以“培养人才,建设乡村”为宗旨,把这所中学办得很有生气。1945年8月,他出任瑞安中学校长时,除弊兴利,承先启后,为振兴瑞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嵘轩老当益壮,出任温州市副市长,仍然身不离教育事业,心不离学校师生。1967年10月9日,金嵘轩在温病逝,享年80岁。对于他的逝世,浙南地方父老和广大师生无不深表哀悼;在台湾的门生故旧,也在台北市善导寺举行追悼会,隔海遥致哀思。1979年8月26日,温州市人民政府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追思这位德高望重、办学业绩卓越的浙南著名教育家。1987年在纪念他的百年诞辰之际,又编印了《瓣香集》以示景仰。
  在林垟中村,另建有嵘轩亭和金嵘轩图书馆。
(编辑:宋环环)
http://baike.baidu.com/view/324014.htm金嵘轩(1887-1967),原名金桐熙,又名金嵘,浙江瑞安林垟人。幼时父母双亡,姐妹见弟六人辗转寄养于亲族家中。稍长,人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金晦。
中文名:        金嵘轩
外文名:        Jin Rong Xuan
别名:        金桐熙,又名金嵘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瑞安林垟
出生日期:        1887
逝世日期:        1967
目录

名师兴学,培育良才
加入中国共产党
“奋铎济时,典型常在”
第三次出任温州中学校长
绛帐追思,春草池塘犹昨梦
编辑本段
名师兴学,培育良才

1906年初,东渡日本求学。先在日本东京东亚日语预备学校、弘文书院,后进日本东京数学馆学习。1911年冬,因病休学,回故里休养。1913年秋,复学。翌年,进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院读书。
1921年4月,学成归国,在瑞安与同里周予同、李笠等联络青年知识分子,创立“知行社”,进行教育普及工作。不久,受聘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兼任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教职。十师并入十中后,任师范部主任,后升为校长。他主张名师兴学,培育良才。在他的提议下,学校名师云集,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就在这时到校任教。
  
编辑本段
加入中国共产党

金嵘轩笃信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鼓励学生革命。1924年秋,他毅然邀请刚从苏联归国,受中共中央指派来温发展党组织的校友谢文锦到校演讲,在广大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当时校内文艺团体“血波社”的中坚分子金家济,深得金嵘轩的赞赏,并为他更名为“贯真”,鼓励他永远贯彻真理。是年冬,金贯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浙南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和红十三军创建人之一。
编辑本段
“奋铎济时,典型常在”

1926年冬,军阀混战,福建督军周荫人部过境,温州陷入极度混乱。当时办学经费毫无着落。金嵘轩只得以私人名义向当地银行钱庄商借,以济助教职员工解枵腹之忧,以至债台高筑,竟逾万元以上。1927年春,北伐军攻占杭州,金嵘轩再度主持温州中学,按时开学。
5月,金嵘轩调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是年冬,赴日,在日本留学生监督处任学务科科长。在日期间,他竭力主张知行合一,归国后,他一再倡导“知行务实”,“以知行图救国”。这个知行务实的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教育实践。1928年夏,金嵘轩在浙江省地方自治专修学校任教务主任,并著书立说。1930年秋,调任浙江省教育厅社教科科长。当时,省立中学负债累累,他眷念故里教育,毅然卖掉祖上留下的二百亩良田,得款八千余枚银元,租了温州中学的校债。他的重才逾惜宝,兴学雅挥金的壮举,至今传为美谈。
1935年初至1939年夏,金峻轩先后在南京正中书局编辑部、江苏省立镇江中学、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浙江省立温州师范学校任职。1939年秋,他根据抗日战争的形势深入永嘉山区,创办永嘉县私立济时中学,任校长。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他以“适应时代,实施乡村中学教育,养成能改造中国社会,促进民族文化之健全青年为宗旨”,规定校训为:“整——一起振作精神;齐——全体团结一致;勤——大家为公努力;朴——随处实事求是”。济时中学办学之风格,深受社会赞扬,称为“奋铎济时,典型常在”。
1945年8月,金峰轩出任瑞安中学校长。1946年夏,温州中学校长朱一青辞职。校长继任人选虚悬甚久。省教育厅邀金嵘轩出任,而他因种种原因,未予答应。8月18日,留校学生派代表访问金嵘轩,面致欢迎之意。并在《浙瓯日报》发表文告,要求金先生来继任校长。温州专科以上学生联谊会亦派代表前往瑞安促驾。温州各界人士亦盼金嵘轩出任。《浙瓯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敦促金嵘轩先生》。盛情难却,年已六旬的金嵘轩走马上任。著名学者沈炼之、陈铎民等随之辞去大学教职,应聘到温州中学任教。
编辑本段
第三次出任温州中学校长

金嵘轩第三次出任温州中学校长,时值国内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学生的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而国民党反动派则密令金嵘轩协助镇压。他毅然对参加地下党活动的学生说:“你们走的路,若认为对,应该坚持走下去。”当时,地下党支部曾刊出《温中导报》,他欣然亲笔写了刊头。1948年上半年,温州中学、瓯海中学、永嘉中学的学生联合编辑了“五卅”纪念画刊,揭露国民党假民主、真独裁的暴行,轰动了全市。国民党当局密令学校“研究共产党分子活动”。金嵘轩一面向当局周旋敷衍,一面向学生出示“密令”,嘱咐进步学生要多加小心。同年夏,省教育厅责令金峰轩密报进步学生名单,他不仅顶住不报,而且提出辞职。师生们闻讯,校园内外掀起了一场挽留金校长的群众性活动。翌年初,几位进步学生突遭国民党特务造捕,他多方营救,保释出狱。1949年5月,温州和平解放前夕,国民党二○○师师长、温州行政督察专员叶芳曾为率部起义事夜访金嵘轩。金嵘轩鼓励他,“你们所举大事,正合人民期望,实在是地方之福。”
编辑本段
绛帐追思,春草池塘犹昨梦

新中国成立后,金嵘轩为温州中学校长。1956年1月,温州人民推选他任副市长。先后兼任温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温州师范专科学校首任校长,当选为浙江省第一届人大代表,温州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二、三届常务委员,民盟温州市委主任委员,民盟省委副主任委员。
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沉重地打击了他。他曾发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感慨。1967年4月,病重,10月9日与世长辞。对于他的逝世。后学者无不深表哀悼。正如他的学生,历史学家夏鼐在挽联中所表达的:“绛帐追思,春草池塘犹昨梦;素帷遥奠,燕山瓯水共含悲。”在台湾的门生故旧闻耗深为悲动,齐聚台北市善导寺举行追悼会,隔海遥致哀思。在温州中学和他的家乡,为他塑像立碑建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30 03:46 , Processed in 0.1183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