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消长沙

推土机正在摧毁万全镇最重要的历史文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5 13: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平阳近代文化历史的一个代表,强烈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7: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禁感叹下了。。我是在这里读书的最后一批初中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9: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溯初先生当年在捐建这所学校时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无论是选址、购材,还是建筑,都精益求精。
看过这几幢建筑的人,都会被它古朴端庄的美丽所征服。
别的不说,单说它的拱形窗户,一个连着一个,精美绝伦。
被拆掉的礼堂窗户,是用青砖和红砖混在一起做的,特别富丽堂皇,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
建筑所用的木料,也是最为珍贵的。
八十年了,经历了多少风雨,仍然完好如初。
最令人惋惜的,
还被人拆了,
运去了上海。
想必是赚大钱了。
有人窃笑,
我却为它哭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0: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礼堂的外形,人字木结构和外墙的砖头看,这礼堂应该不是原来的建筑,红砖九十年代才有的,以前都是青砖,那些青砖也不象解放前的青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过了,红砖很厚,颜色较淡,很结实,与现在的红砖完全不同。
过去也听说解放前没有红砖,看来不是这样,眼见为实。
礼堂的窗户的照片也有,很精美,应当不是解放后的,以后发上去让大家鉴定一下。
另外,温州研究黄溯初的专家也认为这个建筑是旧的。
说礼堂是九十年代才有,未免贻笑大方。
我父亲在这个学校读的初一,当时这里是图书馆。
现在我儿子都快上高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1: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领导知道把学校卖给企业的?内幕是什么/有知道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21: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9676.jpg _DSC9692a.jpg _DSC9693a.jpg
老教室走廊的地面都是砖(这种砖比起现在的砖窄些,好象四方形的)砌的

照片 308a.jpg
礼堂的地面也是用这种四方形的砖砌的


照片 190a.jpg
老教室的门和窗户上边是圆形的

照片 301a.jpg 照片 310a.jpg
礼堂的门和窗上边也是圆形的,而且砖也是正方形的

_DSC9656a.jpg
这是礼堂还没拆完的墙,上边也是正方形的砖,上边有青的也有黄的砖,这砖比现在的红砖颜色淡点,偏黄,形状也不一样。

照片 312a.jpg

礼堂的外形和前边基本一致

_DSC9930a1.jpg
这是98年拍的礼堂内景,主席台两边有木栏杆,应该年代是比较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查了资料。红砖在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中西结合的建筑中使用十分广泛。
比如当时上海的民居石库门,就大量使用红砖:在20世纪10年代以后,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新式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而不是像老式石库门那样用白色石灰粉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溯初先生在上海滩也是风云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欲说还休703 于 2013-3-25 22:01 编辑

礼堂后边的教室“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确实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建筑风尚高度一致,也与黄溯初先生的经历相符合。
看到红砖,就认定是九十年代的建筑,未免太粗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但仔细一想,有用吗?现在的有关部门,真让人欲哭无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30 03:45 , Processed in 0.0696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