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奔跑的蜗牛

你觉得县行政中心迁到何处比较合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5 0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难得老李领导从原来的极力反对到慨然颔首。 老干部代表座谈会 什么时候开的啊。会上可能不如网上能说真话痛快,老李不会郁闷吧。希望他说的发展时机错过不可再,希望县委县政府抓紧落实这一方案,是他发自内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干部代表座谈会上,一位位须发皓然的老干部,从原来的极力反对到慨然颔首。
  “在4个方案中,无论是长期发展还是短期效益,城东方案显然都是首选。我以前反对这个方案,认为城南方案更好,但这次被说服了。”参加了座谈会后,老干部李扬约对平阳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平阳行政中心搬迁势在必行,东部城镇群发展势在必行,这种必然性造成的合理性,是不可逆转的选择,否则就是违背发展规律、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此外,从地形地势上看,经过专家论证,比旧时的城东方案向北退后1公里,显得山水错落,布局合理,养眼养心,是个好地块。他还表示,发展时机错过不可再,希望县委县政府抓紧落实这一方案。】——————————————————————————————————————————————————————2012年12月21日,平阳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副县长级以上领导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高票通过了关于行政中心迁建的决定。这日,连续的阴霾天气骤然放晴,仿佛昭示着——http://py.66wz.com/system/2012/12/24/011176910.shtml
平康大道 向阳而始
写在平阳行政中心迁建决策之时
2012年12月24日 09:45:07 来源:平阳新闻网 字体:大中小
  平阳人的尴尬与桎梏:

  千年未改的县治所在地

  平阳建县于1700多年前的晋太康年间,当时未确定县衙位置。40多年后的晋太宁年间,传说精通堪舆学的郭璞南下为永嘉郡做规划之余,途经平阳,以“负山”、“通水”的思路进行县城规划。学界对郭璞究竟有没有来过温州尚有争议,平阳县城规划出于何人手笔也无法考证,可以确定的是,县治所在地,从古代的县衙门到如今的县府大院,从此如铁板钉钉,千年不曾变更。

  2008年,森拉克台风来袭,平阳作为受灾区之一,成为媒体的聚焦点。走南闯北的记者们找平阳县政府了解情况,不少人迷路了:偌大的县府大院,不在通衢大道,也非堂皇大气的建筑,而是藏在九曲十八弯街巷之中的几幢旧房子。“平阳县府何处是,行人遥指路穷时”,声名不胫而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车子越来越多,道路变得越来越窄,县城不断拓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唯有县府大院依然如故,迷路的故事也层出不穷……

  平阳的县府大院,对迷路的外来者是一笑而过的插曲;对平阳人而言却是一份难言的尴尬和桎梏。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中心超越了原本的意义,集中体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精神面貌和生活风尚,起到地标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旧城角落里的行政中心显然是无法起到应有作用的。

  1996年前后,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温州各地城镇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一些县(市、区)纷纷启动行政中心迁建工作。再三考量后,平阳研究了行政中心迁建的4个方案:1、原址扩建;2、迁往昆阳城南一带;3、迁往鳌江;4、迁往昆阳城东。消息传出后,众论纷起,终而不了了之。此后,虽然历届党委、政府有这样那样的思路,但因种种制约,使计划一再搁置。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2005年。当时全省开展《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行政中心的选址问题成了无法绕开的难题,围绕今后发展的格局,平阳再次进行论证和选择。2007年,县委县政府郑重地启动了“平阳县行政中心规划选址研究”,一次次选择,一次次论证,一次次征求意见……

  天时地利造就的发展格局:

  以古盘山为核心的东部城镇群

  打开平阳地图可以发现:西部地貌以丘陵和小盆地为主,环绕水头镇形成县域副中心;东部的海岸线和海积平原上,在古盘山的西南侧,是发展成熟的昆阳、鳌江两镇城区,向北是万全生态新区,东南部的两片海涂围垦区呈犄角之势,有大量的富余空间。2009年前后,县委、县政府以高瞻远瞩的目光,谋划了以昆鳌一体发展为重点的城市核心区、以融入温州大都市建设为重点的万全现代产业新区、以滨海围垦开发为重点的滨海新区、以沿江发展为重点的中部新区、以县域副中心城市水头镇培育为重点的北港新城等“五大板块”的战略布局……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受限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换言之,谁都无法脱离当地具体条件和周边区域的影响来谈发展。仿佛是在千万年前平阳地貌形成之初已经预设似的,水到渠成之际,作为下一步发展的主战场, “以古盘山为核心的环状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顺势而出!

  与此不谋而合的是,201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1650”现代化大都市,即:在温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格局,“1”是温州的鹿城、瓯海、龙湾三个区和永嘉原上塘镇,乐清市北白象、柳市,瑞安市塘下等,为大都市核心区及其扩展区;“6”是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6个县城,作为副中心区域;“50”是除大都市核心区外全市共培育的约50个网络化城镇节点。与此同时,随着温州轻轨S1、S2线,甬台温高速复线平阳段,龙丽温高速平阳段,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工程平阳段,甬台温高速公路平阳互通迁建等高速路网的规划建设,平阳环绕古盘山的东部城镇群伫立在这一系列错综密集的交通网络中,凸显其明显的区位优势。

  蜷曲在县城一隅的县府大院,已然无法承当如此大手笔、快步伐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行政中心的搬迁至少会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及其价值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功能完善及整体发展;二是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布局更加合理。青岛、西安、长沙等城市乃至周边兄弟县市区的行政中心搬迁,都带来如是效应。如何把行政中心这一发展载体的效应发挥到最大最好,以此引导“五大板块”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地发展?这是历史与地域赋予平阳的机遇,也是横亘在平阳经济社会前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选址昆阳城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4选1”的深度对比

  近年来,对全县规划进行全面梳理后,在2007年编制的《平阳县行政中心规划选址研究课题报告》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从首位度、导向性、中心性、通达性、可持续性、效益型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对行政中心选址进行再度确定。面对历史责任和人民托付,变革1700多年之格局,筹谋80多万人口之福祉所系,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意志和勇气,需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亲民情怀和执政责任感,还需要“经纬天下、永为仪则”的智慧和魄力。考察再考察,论证再论证,行政中心迁往昆阳城东的方案终于浮出水面:

  从当前的县政府出发,一路向东北方向行去,绕过曲折狭窄的县前街、解放街、白石街、平瑞路……拥堵繁杂的城区不断后退,渐行渐开旷。到达昆阳城东与万全镇交接处的经六路与经八路之间:前方朝南方向是古盘山一脉,远山如案,起伏之际,隐然置有文房器物,仿佛等着人们提笔落纸,正是民间风水学中所谓的“吉山”气象,凝重厚实,足以乐仁者;近旁水网交错,在土地间镶上一道道水光,主河道郭庄河犹如白练,从西到东横贯而过,清透灵动,足以乐智者。

  站在这方与古盘山相邻的地块上指点江山,蓄势待发的东部城镇群团团环绕。同时,在未来温州和平阳的规划中,随着昆宋公路、昆水公路的建设,万全和昆阳的昆鳌快速通道打通,从这里出发,前往我县各个城镇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到水头预计为20分钟左右,到万全预计为10分钟左右,到鳌江将缩短到几分钟。由此出发的15分钟交通圈内,目前有2个高铁站;下一步,随着104国道西过境的改线,温州绕城西南线、沈海高速复线等线路的建设,在15分钟交通圈内,将有3个高速公路互通(宋桥互通、阁巷互通、平阳互通)……

  “经过历年的甄选,行政中心选址主要有4个方案。”多年一直参与行政中心迁移选址研究的住建局副局长吴定周综合各方专家的意见,就昆阳城东方案与其它3个进行对比:1、原址扩建,发展没有腹地,开发带动力不强。2、迁往昆阳城南,该处地形偏狭,104国道、104国道复线等交通要道从中穿越,形成分割,一些企业的布局破坏了规划的完整性,而且要为大量民房拆建付出极大代价。3、迁往鳌江,千年古城异地迁徙,将造成历史脉络中断,难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都不能像昆阳城东的方案那样,有利于抢抓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1650”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契机,有利于平阳“以古盘山为核心的环状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将来打造滨海大城市,选址昆阳城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为了平阳腾飞的共同目标:

  8场座谈会上的支持声

  2012年11月12日至23日,住建局会议室。

  为了让行政中心搬迁选址更科学、更民主,县委、县政府把班子成员分成8组,以现场踏勘、方案介绍和听取意见的方式召开座谈会,分别征求来自老干部、机关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干部、北港片社区代表、鳌江社区代表、昆阳镇社区代表等社会各界的意见。

  “我支持这个方案!就是昆水公路要及时开工,将来别让我们北港人民绕弯子!”腾蛟镇的陈先会代表提意见说。当听到县委、县政府确保昆水公路和104国道复线明年动工建设的消息,他放心地笑了。

  “平阳早该有新的行政中心了,这个选址看上去偏向北部,但有利于全县发展!我们信任县委县政府,支持县里的决定!”顺溪镇的徐登岸代表说。

  “这个规划有长远意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现在做出对的选择,将来子孙就有福!同意了!”来自水头镇的朱植瑞把目光投向将来。

  “比了比,城东确实比城南好、比鳌江好,没什么好说的,造吧!”鳌江片区的蔡成标快人快语。

  “谁不想县府搬到自家门前?我还想让县府大院搬到南麂,可不现实啊!想想全县,想想将来,我看城东这地块行!”从南麂岛赶来的谢炳科老先生讲出一番实诚话。

  ……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干部代表座谈会上,一位位须发皓然的老干部,从原来的极力反对到慨然颔首。

  “在4个方案中,无论是长期发展还是短期效益,城东方案显然都是首选。我以前反对这个方案,认为城南方案更好,但这次被说服了。”参加了座谈会后,老干部李扬约对平阳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平阳行政中心搬迁势在必行,东部城镇群发展势在必行,这种必然性造成的合理性,是不可逆转的选择,否则就是违背发展规律、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此外,从地形地势上看,经过专家论证,比旧时的城东方案向北退后1公里,显得山水错落,布局合理,养眼养心,是个好地块。他还表示,发展时机错过不可再,希望县委县政府抓紧落实这一方案。

  原鳌江镇委书记周茂楼,对鳌江别具情怀,他坦言曾希望行政中心迁到鳌江:“鳌江发展空间不足,如果再把行政中心搬来,计划中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就难免落空。昆阳城东有那么大的空间,还接轨温州……我们的老观念,该改改了!”

  老校长李群益说:“我们原来认为,行政中心应该在县域更加中心的位置,但现在交通这么发达,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也改变了,只要是有利于平阳发展的决定,我们都该接受。我愿意接受这个新的行政中心地址。”

  这就是历史的选择!平阳,平康大道,向阳而始;平阳,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腾飞!(平阳新闻网 县委报道组)

编辑:胡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5 1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东是合情合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1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到城南方向,昆鳌联体可能就是5年的事,迁到城东,昆鳌联体那是50年后的事。县政府提出昆鳌联体,只是提个概念捞成绩,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能多卖地,财政收入多一些收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定了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0 14: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2335566 于 2012-12-30 14:57 编辑

.
  

一句话,离瑞安近,离温州近
因为领导都是瑞安温州这些地方下来的,而不是福建上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0 15: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6 00:29 , Processed in 0.0800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