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82|回复: 49

【关于麻步萧江联合规划最新报道】抢抓机遇搭建平台共谋发展 齐心推动县域中部强势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8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下午,我县召开萧江镇、麻步镇联合规划评审会。县委书记王中毅在会上强调,当前,萧江、麻步两镇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地人民务必认清形势,紧跟这一轮平阳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抢抓机遇,搭建平台,共谋发展,齐心协力推进中部新区建设,共同推动县域中部强势崛起。县领导孙瑞庆、林天思等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随着全县新一轮镇乡合并工作完成,我县从原有的16镇13乡调整为10镇1乡,萧江、麻步行政区划虽未作调整,但由于两镇经济社会联系十分密切,城镇资源和功能互补十分突出,两镇作为县域东西发展主轴的重要区域,一体化发展需求强烈、趋势明显。
 在听取相关汇报后,王中毅指出,长期以来,我县跟较发达的县(市、区)相比,城市化水平一直偏低,城市化建设缺乏发展平台,特别是规划滞后于建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基础设施滞后于产业集聚等矛盾较为突出,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推进平阳转型发展、跨越崛起,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萧麻两地要顺应发展潮流,站在有利于共同发展的角度,全力打造中部新区,齐心推动县域中部强势崛起。
 王中毅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萧麻两地要着眼于科学发展,合理做好规划设计,共同绘制美好蓝图。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尽快启动萧麻大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57省道复线、104国道西过境等交通主干道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搭好中部新区这一发展平台,为萧麻两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要注重建设时序,按照“由南到北、两头并进”的工作思路,全面统筹推进中部新区建设。一方面,依托57省道复线,对学校、医院、行政办公、文体中心、商住等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前瞻性优化布局,加快实现人口集聚;另一方面,依托萧麻大道的加速推进,将萧麻两地的传统工业企业向中部新区集聚,实现老城区“退二进三”、传统产业集聚提升。(平阳新闻网记者 周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0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靠谱

点评

草根新闻很权威啊。  发表于 2011-12-19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草根新闻 发表于 2011-12-18 09:59
靠谱

但还没有说到一个东西,很重要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瑞祥恒 发表于 2011-12-18 10:03
但还没有说到一个东西,很重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3: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政府选址一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4: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镇政府可能会选在两镇的交界处,合并后的新镇名字即不叫萧江也不叫麻步,具体叫什么现在领导还没有想好,暂时叫中部新城吧,萧江镇变成萧江镇办事处,麻步镇也叫麻步镇办事处。先告一段落,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6: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肖麻镇

点评

举双手赞同: 5.0
举双手赞同: 5
  发表于 2011-12-24 19:06
举双手赞同: 5
改下叫肉麻镇,保证马上红遍中国。  发表于 2011-12-22 1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w yu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7: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7: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发展是正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19 06:31 , Processed in 0.0579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