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3|回复: 17

在百度百科中对鳌江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5 1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前言
  因港口而兴的鳌江,曾因便捷的水上交通运输成为联络周边地区的枢纽。北宋时期,鳌江由渔人聚集成市,清朝初期设置了海关,1923年,建成鳌江港,港口开辟了至湛江、汕头、上海、基隆、大连等航线,历来是鳌江流域对外开放的商埠、浙南闽东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出海口。1933年,鳌江正式建镇,时携渔业与船运之便,成为浙南著名商埠,时称“中国古鳌头”、“瓯闽小上海”。这种自古就有的优势,使鳌江人倍感自豪。除了商业的规模,港口规模仅次于温州,民国廿一年左右,中国银行、浙江地方银行还在鳌江设立过分支机构。抗战爆发后,温州和福州港相继封锁。唯有鳌江港仍在通航,因此又开辟了许多新航线,民国廿七年荷兰、英国3200吨商船开进鳌江经商。鳌江因此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为浙江省五大港口之一。其中,近代鳌江镇的开拓和繁荣,乡绅王理孚及其子王文川具体负责的王广源商号,贡献最大,功不可没!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鳌江港定为二类口岸,并设立了海关、商检、海事、边防、海警、口岸办等相应机构及台湾渔轮停泊点,使鳌江镇具备了对外开放的优越条件。2003年鳌江镇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百强镇;温州市经济强镇第五位,2007年,名列温州强镇第十,鳌江港对平阳、苍南两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鳌江镇现辖面积192.50平方公里,其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近25万(其中外来人口5万),下设12个办事处,辖8个社区、112个行政村,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值130.55亿元,同比增长30.48%;财政收入7.20亿元,同比增长18.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2亿元,同比增长48.8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00元,同比分别增长22.07%和7.81%。
  二、骄傲的鳌江
  在整个浙南区域经济里,鳌江镇和鳌江人过去历史是值得骄傲的,应该可以这么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和老平阳未分县前,除了温州市区,其他地方在鳌江人眼中,都好像都是乡下地方,根本不值一提!连瑞安、乐清、的城关也都不在话下,1981年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脯育老平阳160万人民的鳌江贯穿横阳大地上,作为地理上和经济上的中心的鳌江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的经济吸引了当时老平阳一半以上人口范围,在鳌江流域,鳌江镇作为中心城市(镇)的出现和发展,是依靠浙南闽东北广大腹地的存在和支撑,腹地越广,这个城市(镇)的地位就越牢,周边地区的人口越多,他的辐射力也会水涨船高地愈强大。而老平阳县的十大公司一个不落坐落在鳌江,无论你是否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鳌江曾经就是这么“牛气”十足!!
  在计划经济年代,市场供需之间的巨大落差造就了鳌江人的优势和骄傲,当时,60余年建镇历史是鳌江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也造成了鳌江人自视过高的“城里人”症结,长期区位优势,培养了鳌江人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的思想。的确,在鳌江如日中天的时候,龙港、萧江、水头等乡镇都名不见经传,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鳌江就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机械城,当时国内建筑机械三台机器中就有一台出自鳌江。当初浙江省乡镇企业排名前十名中,鳌江就有陈可银、章烈成、柳上淡、翁安义、薛安志等人所办的企业名列其中。如果你以前在鳌江读过书,鳌江镇内的同学都会非常自豪地说,我是正宗的鳌江人。让人感觉做鳌江人还有正宗不正宗之分,做正宗鳌江人好象是非常神气的事情一样!在当时的平阳,鳌江人就像上海人在中国一样。让自己和别人觉得他总是高人一等,非常骄傲!一直以来,作为温州南部区域经济中心的鳌江镇,这种先发优越,使鳌江人的骄傲自豪和一直持续到现在,以至于鳌江和鳌江人写字将“鳌江”的鳌字连下面的鱼字都不要了,变成了骄傲的敖ao(第四声)敖字,“敖江”真是名不虚传啊!!!
  三、沉沦的鳌江
  自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到20世纪后,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调整,苍南县的建立以及随着对岸的“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的迅速的崛起和发展,人口积聚优势及经济中心的转移,鳌江镇原先的优势却渐渐失去,无奈地显得有些落伍了。市场没落,经济萧条,浙南水产市场被灵溪夺取,更没有了支柱产业,镇内工业企业外流现象突出,曾经一度引以为荣的支柱产业——机械产业肉缺乏高科技含量而整体萎缩,境内工业多为小散企业,它们各自为政,常常引发一些无序竞争。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鳌江人均GDP只有l万元,远低于温州市人均GDP1.4万元的水平。同时也失去了浙江省百强镇的称号,而县政府的几次政策性错误,使鳌江经济彻底沉沦到底。
  首先其一设立独立于鳌江外的平阳经济开发区,使鳌江在95至2002年间很少再有工业土地支配权力,在1998年,一个拥有15万人口的鳌江镇居然没有新成立一家工业企业。而寄于厚望的经济开发区,相继五任领导落马,无人幸免,作为鳌江和经济畜水池和发动机的经济开发区,不仅没有承担相应的职责,而且从成立至今14年来,出让了大量的低价的而且至今没有开发的土地,而尚欠农民的补偿金达2.5亿元,如果再加上应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安置房建设,14年来,经济开发区产生效益为负的12亿元。导致诺大的一个开发区开而不发,成为腐败的温床,成为企业的祸水。在整个浙江全省经济开发区中名列倒数第一!!成为制约鳌江经济发展的瓶颈,也使鳌江的工业经济在这几年来一直得不到发展最主要原因!1995年,鳌江工业产值约为28亿,龙港为30亿,而到了2005年,鳌江工业产值63.51亿元,龙港工业产值132.6亿元,十年时间里拉大到2倍以上差距!更不用提柳市和瓯北等强镇,这一切使鳌江人感到刻骨铭心切肤之痛和不可言语深深的失落!
  其次是政府工作思路不清。鳌江的发展滞后,平阳县、鳌江镇政府应负有主要责任,一直以来,鳌江就是平阳的经济中心,但进入九十年代平阳县却要打造昆阳、鳌江、水头三大经济区,要知道,全中国才只有三大经济区,小小的平阳县,1051平方千米面积,80多万人口,真是不自量力!最终造成结果没有一个中心,谁也不服谁,大大削弱鳌江经济实力。而水头皮革的最终关闭又大大加重鳌江企业的税负,举个列子,2007年,龙港2007年,生产总值81.6亿元,工业总产值190.8亿元,财政收入7.6亿元,鳌江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48.85亿元,工业总产值90.94亿元,财政收入6.04亿元,从数字上看可知企业的税负之重。另外,鳌江主政者游移不定的决策思维和政府沉重的税负,也让民众和投资者逐渐失去信心,也失去对政府应有的信任,也使鳌江更为举步维艰!
  其三是1999、2000年鳌江的炒房热.那次房产地震抽走了鳌江人数成亿计的资金,使鳌江彻底走向没落。另外九凰山隧道收费站设立和鳌江人自身素质(懒惰保守、享乐贪婪、不劳而获和坐享其成)有关,有一句话说的是温州人出去最少是平阳人,平阳人出去最少是鳌江人,事实确实如此!而企业家群体的没落更是鳌江的悲哀,十多年来,鳌江竟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企业家和叫得响的知名企业!更多的是“皮包骗子公司”一类,真的是不可思议!实际上,十几年以来和对岸的生龙活虎的龙港和苍南比较,其实鳌江的尴尬也就是浓缩了平阳的尴尬!!这十多年来,鳌江彻底变为一个受尽煎熬沉沦的熬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8: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奋起的鳌江
  鳌江这座大城镇,虽然一直不是鳌江流域的政治中心,过去却是一直鳌江流域的经济中心,也正因此,其发展脉络更具一般意义,我们可以从鳌江的发展历程探究整个鳌江流域城镇经济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历史上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历次产业分工和生产要素的调整,都会带来一个城镇发展动力的升级换代,都会造就一批时代特点鲜明的城镇。工业化造就了一批传统城镇,交通技术的发展变迁牵动了城镇的兴衰,而如今信息化则是成为现代城镇的必备要素,集信息和技术为一体的能力网络则更为城镇崛起提供了新的契机。回到鳌江流域,我们往往感慨于历史,城市化发展和政治经济中心的位移、县城的变迁,往往都会决定城镇的兴衰和经济重心的转移。甚至,行政区域的改变和调整和经济中心的迁移,都给一些城镇发展带来了命运的改变,龙港、灵溪等新兴城镇经济的迅速崛起,更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
  然而,透过现象,我们更能看到,在这些现象背后,其实是多年城镇发展的波澜不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行政手段是配置资源的主渠道,基本上所有的城镇都是在按部就班,按照一个计划好的步调前进。项目分配决定了那个年代的城镇规模和发展速度,所有的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在进行布局。自然,处于行政区域中心的城镇必然会比其他城镇更加拥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也就造成了城镇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的现象,不可否认,鳌江以前的美好的回忆正是受益于此。
  在审视自身发展不足,鳌江寻找正确的发展思路正变得清晰。鳌江不会就此没落沉沦,这是今日鳌江人的声音。对于这个声音,我们深信不疑,一个地方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地方反思自身缺陷的过程。在温州很少有一个强镇,能像鳌江这样揭开疮疤、直面问题,在痛定思痛中将每一个人都摆进去。一因为意识到位很重要,特别是在意识中揉和当地独特的优势。那么,鳌江的未来经济发展优势在那里? 。
  1、 区位交通优势和强大的经济腹地
  鳌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浙南闽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从港口看,鳌江港是台轮停泊点和浙江省四大联运港口之一,历来是瓯南闽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主要商埠,航线可直达沿海各城市,现已建成千吨级码头2座,500吨级码头10座。根据鳌江流域中等城市的规划,鳌江口将来还可以建设多个千吨级的码头。特别是千吨级集装箱码头与宁波港务集团合作,使鳌江港口优势重新显现;依托铁路和港口,我们准备建设浙南(鳌江)物流中心(火车站站前),该中心建成后可以大大降低鳌江及周边地区的企业物流成本,缩短了物流时间,提高了物流速度。从铁路看,温福铁路鳌江站瞬间上下客流量10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98万吨,双轨电气化列车时速达200公里,将成为目前我国新建铁路中速度最快的线路,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铁路运输上连为一体,是中国沿海铁路的黄金通道。从公路看,特别是随着瓯南大桥、甬台温高速公路、沿海大道等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建成,使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得到有效衔接,大大增强了鳌江接收东南沿海和温福双向运输能力。鳌江距离温州机场仅50公里,车程半小时,具备了与温州相差不大的空中运输优势,使鳌江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鳌江这个现代化交通枢纽城镇,必定会为鳌江流域和浙南闽东北地区客商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流、物流低成本和高速聚散创造有利条件,对提速整个鳌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此外,鳌江港区拥有鳌江流域乃至瓯南、闽北边界地区5000平方公里的腹地,辐射人口近500万元,为鳌江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基础设施优势和行政设施优势
  鳌江镇是全国最早设立海关、商检、口岸、边防、海事等涉外机构的城镇,也可以说是温州市权力最大的一个镇,承担着温州市飞云江以南四个县的全部涉外业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设有人行、农行、工行、中行、信用联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完善优质;110千伏安变电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昆鳌排污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000立方米,为在鳌工业水电需求提供了坚强后盾;设有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政策优服务强是投资创业的热土。 随着火车站和瓯南大桥建成通车,鳌江的腹地大大增加,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盘活,为鳌江镇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证。仅平阳经济开发区就可以盘活土地存量5000多亩,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墨城临港工业基地可用面积1000亩,目前正加快建设不锈钢管基地,今后要充分利用这块腹地,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海涂围垦2008年可启用2000亩,远期可用土地23000亩。
  3、产业集聚优势和市场资源积聚优势
  鳌江主导产业以机电为主,冶金工业、精细化工、服饰塑包为辅,主要有高精密不锈钢管加工制造,变速机械、塑料机械、提升机械、建筑机械及洗衣机配件,金融机具系列产品等,技术装备优良,生产加工能力雄厚。其中的塑编机械、金融机具、珠光颜料、明胶各占全国三分之一
  鳌江的发展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比利时BP明胶、法国罗赛洛明胶、瑞士汽巴、巴西精益等多家国际知名行业龙头企业都看好鳌江的潜力,相继与鳌江镇企业合作,还有一些意向合作企业也正在洽谈之中。鳌江镇历来为浙南闽东北的主要物资集散地,镇内主要市场有浙南水产城、商业城、服装城、建筑装潢市场、钢材市场、水果市场、木材市场、副食品市场等20多个商场。鳌江还有积聚优势,鳌江流域人口大约308万,占温州全市总人口的40%左右。只要鳌江镇的城镇建设形成规模,有较好的地产项目成为区域亮点,它将有足够的“肚量”吸引外来人口。
  4、规划调整优势
  对未来而言,现行鳌江流域区划未必是最理想的,它肯定应当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裂变。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苍南县龙港镇与平阳县鳌江镇的“龙鳌组合”。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鳌江流域城市化发展,强化温州南部地区在我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省政府出台的《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培育温州大都市区的同时,积极培育龙港、鳌江组合城市,使龙港、鳌江成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辐射浙南闽东北地区的现代化组合型港口城市,带动整个鳌江流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文化中心”。省政府的《温台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和《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鳌江流域作为“温州南部城镇圈”来加以规划建设:以龙港、鳌江为中心,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形成以龙鳌城市为中心,卫星小城市(中心镇)环绕周边的空间组织结构。注重龙港——鳌江的协调发展,发展成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的港口城市,带动整个鳌江流域的协调发展。万一此规划调整有困难,鳌江也可与昆阳联合一起发展,争取成为新的中心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8: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五、未来前景展望
  1、“小城市”带来经济助推力
  去年12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鳌江镇成为27个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这是自2009年鳌江镇被温州市列入强镇扩权的试点镇之后,又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从强镇到城市,再一次拂动了鳌江大地,撩拨起一个强镇对于城市的情愫。兴奋之余,一个命题便摆在了大家面前——在“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这个新名词背后,鳌江将被如何赋予城市的功能?鳌江究竟将如何由乡镇变城市?
  2010年12月20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将着力破解这些困难和问题,加快实现特大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根据《通知》,小城市培育的重点,主要围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工作平台和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以加快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加快培育一批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功能完备、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社会和谐的小城市,构筑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好、体制机制活、管理水平高的城市化发展新平台,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通过政府推动、投资拉动、改革促动,鳌江将培育成为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能主动承接大中城市转移,有效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届时,鳌江镇将拥有与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允许适度调整行政区划,强化对鳌江镇的要素保障机制,建立建设用地支持保障制度、加强对鳌江镇的金融服务,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理顺县与鳌江镇的财力分配关系,建立金库。
  鳌江镇将在财政、规费、资金、土地、社会管理等10个方面获得相关政策扶持。比如试点镇土地出让净收益除市、县(市、区)留成部分和在试点镇征收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用于试点镇建设。省政府从2010年起建立每年10亿元的省小城市培育试点专项资金(暂定三年),用于试点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功能区、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规划编制及体制机制创新等项目的补助。
  小城市培育,对于助推经济发展是必然的。鳌江镇有关负责人认为,“扩权”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肯定不容小视。?首先赋予它们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涉及财政、规费、资金扶持等公共职能。这样可以让一些发达城镇挣脱各种束缚、减少中间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增强自主权,最终加快经济发展。
  借着强镇扩权和小城市试点的东风,鳌江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2、镇变市的“转身”
  作为温福走廊的璀璨明珠、浙南闽北的实力城镇、鳌江流域的中心城镇、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鳌江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宽敞明亮的火车站、笔直畅通的昆鳌大道和车站大道、雄跨两岸的瓯南大桥让一马平川的鳌江冲积平原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腹地。鳌江不仅是曾经的百年商埠,更是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城市核心城区。鳌江站在时代的起点,改造、新建、转变、振兴!
  小城市培育,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鳌江镇把它紧紧握在手中。在“十二五”规划,作出了发展小城市的战略部署。
  题已破,文章如何做?站在新型城市建设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鳌江必须拿出更大更猛的拼劲来。“用大气魄、大手笔做大文章,努力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历史性的大发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鳌江吹响了“决战滨江,重振鳌江雄风”的号角。
  规划引领,城市定位才能精准,形象才能富有个性。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没有个性就没有魅力,就失却了城市之魂。于是一张极富创新的打造新型城市的路线图,展现在鳌江人面前。
  怎么建?“一条主线”、“五五战略”、“三大定位”搭建科学的战略体系,全力建设宜居宜商宜创的“新鳌江”。即以“转型发展、跨越崛起”为主线,实施“产业提升、打造实力鳌江;城乡统筹、打造宜居鳌江;创新驱动、打造活力鳌江;生态优先、打造品质鳌江;民生为本、打造和谐鳌江”五五战略,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全力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宜居宜业核心区、鳌江流域商贸商务中心、浙南临港产业新区。
  建成什么样?根据发展战略目标搭建起合理的目标体系。即到2015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5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达50%以上;人口集聚达到30万,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居民家庭健康建档完成率达到90%,个人健康建档完成率达到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19000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
  鳌江小城市培育,已经起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8: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3、“小城市”的期许
  201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指出,城镇化亟须完成三个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的城市化向全面的城市化转变,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型转变。鳌江将围绕这三个转变,加快转身步伐。
  而鳌江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能在小城市培育中得到哪些实惠?
  鳌江已经出台的相关蓝图文件,作出回答:拉升城市框架,城市化,以宜居为本。按照“功能合理、一主两翼、科学布局”的思路,发挥当地的山水资源和滨江特色,打造文化、体育设施齐全,教育、医疗资源一流,广场、公园、排污、电力、燃气、供水配套市政设施完善的新型现代化小城市。
  放眼鳌江,紧紧围绕着昆鳌一体化的“两轴四片”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城市建设正扬鞭策马。去年,鳌江镇已经在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精品楼盘、工商项目等五大方面启动38个项目,大手笔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掀起城市化的高潮。随着26幢高楼开工,鳌江将开建一条集金融、消费、休闲于一体的商贸大道,现代化城市的蓝图清晰可见。加快电网水网、绿化改建、路灯改造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鳌江正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硬件。
  转身向城市,鳌江已快速迈出步伐。从小城镇成长到新型城市,鳌江走的每一步都将充满挑战,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前所未有的超越。让我们期待鳌江的“蝶变”!
编辑本段新形势下的古镇文明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8: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自己去百度百科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5 18: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屁话,敖江人都把敖江的名声败光了,谁会以自己是敖江人自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5 18: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为什么鳌江的五任领导会接连落马?难道是上级与鳌江有仇,专门挑些坏人去鳌江搞破坏的吗?鳌江人自己要想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5 2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5 20: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鳌江人就是自己了不起,才沦落到今天这地步,活该,馒头还想比蒸笼大,火车站就是一典型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5 20: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说去平阳县一直来就没好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26 14:36 , Processed in 0.0703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