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3|回复: 7

温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上午揭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17: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上午揭晓
本报为你全面解读温州的人口“家底”
2011-05-09
关键数据: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五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305人上升为7128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4.51万人,文��
  本报上午快讯 温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今日上午新鲜出炉。
  一座城,912万人。距离上次全国人口普查已超过10年,温州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报第一时间为你全面解读。本报记者 陈若 范晨/文 刘浩/制图
  温州常住人口跃居全省NO.1
  关键数据:普查结果显示,截至去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达912.21万人,跃居全省第一位,杭州、宁波分列二、三位,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755.80万人相比,10年间,有超过150万的人口大军成为我市人口阵营的新成员,增长20.69%,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解析:数据表明,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284.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16%,相当于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新温州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成为温州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等成为我市人口流入主要省市,温州成为全国人口主要流入地之一。
  年轻人喜欢另起炉灶
  家庭规模变“迷你”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7128人
  ■延伸阅读:
  教育投资“下足本钱”
  1999年送女儿出国留学,让市区人陈小燕一时间成为所住街道和工作单位不少人的谈资。“那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我怎么就舍得出这么多钱在女儿的教育上,我妈当时还是老思想,认为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读书够用就好,还出国镀金干嘛”,陈小燕说。
  其实和陈小燕一样,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出于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开始在教育投资“下足本钱”,根据市统计局的数据,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由2005年的1014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1元,比2005年增长55%;其中2010年的人均培训班费用支出达632元,是2005年的2.4倍。

  关键数据: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91.0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04.0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7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55人减少0.59人。

  解析:家庭户规模缩小,既受生育水平不断下降影响,也与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增多、迁移流动人口增加、空巢老人增加等因素相关。“温州的家庭户平均人口数阵营为2.67人,家庭户规模继续呈小型化的趋势,比全国平均数据低了0.34人,家庭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市统计局局长蔡晓真表示,这和温州人的居住条件,和我市年轻人婚后单独买房“自立门户”不无关联。

  延伸阅读:
  80后的小项刚结婚不久,她笑言,现在是“媳妇的美好时代”,温州作为一座富有个性的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现在80后婚后,更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倾向于搬出去组建小家庭。
  这个现实和60后陈女士的自身经历完全是两个“版本”。十年之前,由于买不起房子,当时家住信河街的陈女士和她的先生只好把户口挂在公婆的名下,两代人共用一本户口本,过着大家庭的生活。陈女士说,“我的很多朋友以前都是这个情况,现在新型亲子关系更讲求独立和距离美,居住条件好了,年轻人一般婚后就不和公婆一起住,搬出去另起炉灶了,过去几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已经有所弱化。”
  而另一种观点似乎也可以佐证家庭户规模变“迷你”的趋势,因为温州的生活成本提高,“结婚三年不想要孩子”、“想做丁克”、“不敢要孩子”的夫妇数量也在扩大,这也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家庭户人口的统计数据。另外,我国现在的住房结构也限制了大家庭的扩张,原来农村常见的大家族的生活状态正在削弱。
  瑞安人最多 洞头人最少
  解析:数据显示出,我市文化程度越高增长越快,低文化程度比重明显下降,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变化,说明温州普及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教育已初具成效,高等教育也逐步从精英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温州作为浙江省省外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外来人才已逐渐成为温州市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外来人才资源总体层次偏低、流动性较强等特点仍是一个现实难题。据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189人上升为9330人,温州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7128人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关键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912.21万人。其中,鹿城区129.33万人,龙湾区74.93万人,瓯海区99.69万人。全市人口最多的是瑞安市,达142.47万人,其次是乐清市,达138.93万人。人口最少的洞头县只有8.77万人。
  解析:瑞安继“五普”之后继续蝉联温州人口最多地区,乐清市、鹿城区、苍南县常住人口总量也都突破百万。值得注意的是,洞头县、文成县、泰顺县等地常住人口出现下降趋势。

  9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延伸阅读:
  温州聚齐了52个少数民族 世界五大洲的老外
  你知道吗?全国55个少数民族,温州占了52个,他们主要聚居在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四个县。像是土家、苗、侗、布依等4个民族在温州的家族更是达到了万人以上,人数在十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十余个。目前52个少数民族在温的人数增加迅速,为30.17万人,是“五普”的1.7倍,占全省总数约30%。
  第六次人口普查首次将外籍人士纳入普查范围。目前持有有效就业证的在温老外为400人左右,遍布世界五大洲,比较多的有韩国、巴基斯坦、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等。他们在温州主要从事外教、技术、管理、贸易,喜欢住下吕浦、新城、大南门一带。

  男多女少,为什么还有“剩女”一说
  ■延伸阅读:
  在普查数据发布会现场,在记者赶稿的时候,几名整理会议现场的工作人员看到新鲜出炉的普查数据后,最感兴趣的就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啊?”一看,男的还多呢!“赶紧媳妇儿找起来。”几个男工作人员打趣地对女工作人员说,“这下你们不怕啦。”
  按正常范围,男女比例应为103到107比100,男女比例失调达到一定程度必将会带来婚姻挤压,若干年后将有部分男性找不上媳妇。数据是铁证,温州,还是“男多女少”,而且就全省而言,我市的男女性别比例一直处于前几位。但是为什么还有“剩女”一说呢?
  市人口专家表示,男性是不是要面临“光棍”危机,“剩女”是不是可以从此“淡定”,不能简单地用常住总人口的性别比衡量 “剩女”现象,要着重解析18岁到35岁之间的育龄女性数量,还要结合人口婚姻状况等数据进行研究。
  性别比,自然包括出生人口性别比。据“六普”统计,我市常住人口中0~4周岁的人口性别比为128.4,而去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32.7,新生的依然是“小子”多。
  因工作之便,王女士最近到幼儿园巡查之际,发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男女比例的失调:男宝宝明显多于女宝宝。特别是农村的幼儿园,几乎每班达到四分之三:“天哪,怎么看过去都是一溜的男宝宝啊!”
  关键数据:“六普”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72下降为110.93,而全省数据为105.69。

  关键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14.31%,比五普下降了5.4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比五普上升了0.71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

  解析:人口研究通常认为人口中65岁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7%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早在1995年温州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就已经达到10.37%,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89%,而温州作为浙江省省外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外来人口的涌入尤其是15-59岁劳动力占到了90%,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温州的老龄化进程。
  温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反映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得到巨大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延伸阅读:
  空巢老人,需要多一份温暖
  空巢老人的激增、越来越多的温州家庭将出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养儿防老”不再牢靠等现象给温州传统的儿孙供养型家庭养老带来挑战。
  家住在上陡门的韩阿婆今年88岁,有6个孩子,但子女都在外工作,她已经独居15个年头。“窝居”是她最常有的状态,早上7点钟起床,到后院浇花,吃过饭,回房间看电视,晚上7点睡觉。
  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非常普遍,因此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如在市区上陡门、水心等地的一些老住宅区里,老年人住户的比例大约占到一半。上陡门芳园社区就是老人们的聚居区,有老年人847人,其中空巢老人62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8: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到我家普查,也没到你家普查,就可以得到数据了?
神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8: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阳第二社区 于 2011-5-9 19:13 编辑

了解你的人,就不要去查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8: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8: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也没查啊!看来不是普查而是抽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9: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我家查了好几次,可是我户口不在住的地方{: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9: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2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因为你不在住的地方才查好几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31 02:51 , Processed in 0.1073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