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4|回复: 5

平阳的教育者们都应当向邹华章老师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5: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是疯狂,是热爱,不是最牛,是执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
深知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有综合素质的未来合格公民,即让他们养成美好的人性,形成美好的人格,并最终拥有美好的人生。而这种教育培养过程是艰难的,因为生命的个体是多样性的,即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我们都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教育,使众多个性不一的学生最终都能绽放美丽的生命之花,即使他是小草,也都拥有生命的位置。
但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是否认识到作为教育主体的某些教师因其个性的差异,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同,进而呈现出不同与其它课堂的教育效果,我们也应该做到尊重这类教师的个性和他对教育的探索,否则培养出不同个性的学生,让他们健康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始终认同没有教育个性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个性学生。
邹华章老师就是这样以他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进入了学校领导程的视野,“一位教师身穿古装跳上课桌,一手摇着折扇,一手举者雕花木窗,讲解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旁边的课桌上,几位学生手举雕花窗扇和横梁,“还原”古式木构建筑………,这样的场景只要走进邹老师的课堂会经常看到,你会惊讶于他每节课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多样,有时扮古人、有时扮魔术师、有时扮军人,甚至你有时都无法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来评价他,他有者不同与其他教师的教学思维和个性,是一个极聚争议的教师。赞同的认为教学独到,反对的认为他的课堂乱轰轰,学生无规矩。面对争议,其实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感受到他对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和热爱,对教学工作的朴素和真诚。邹华章老师是从外校调入59中,刚来的时候认为凭自己美术功底教初中学生肯定信手拈来,谁知一段时间教下来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时候他逐渐明白由于学生群体和各人起点的不同,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暂时的挫折并没有使他气  ,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学生的爱促使他进行深入的课堂探索,他几乎用尽了自己所有时间去思考研究课堂教学、去收集教学素材(为上古代建筑课到处搜集古物、为上面雕课蒸的馒头在家里堆成了小山,为上好手工模型课可以通宵达旦的制作,为了上动物写生课甚至借来了大蟒蛇),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带着学生去进行美术实践(春节期间还领着学生在武广参加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抛弃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将流行、时尚元素引进课堂,让这些没有受到基本美术教育的进城务工的子女能够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在深入课堂中,我们校长室领导可以发现学生在他的课上表现出这样现象:
1、学生感受到尊严——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天赋,学生都大胆的发言,有自信、有自尊。(学校位于汉正街属教育薄弱地带,学生基本是外来务工人员、失业救济人员、城市边缘群体。所以他们的子女也普遍自卑、自弱、不自信、胆小)。
2、学生有活力——学生显得比平时有活力、健康。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有事做。(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差在某些课堂上无所事事,教师的教学开展困难)。
3、学生有自主性——大部分学生激发了兴趣,能自愿学习,并主动约束自己。
4、学生的集体感——学生能够为了探求感兴趣的知识主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好的学校应成为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探索其理想的肥沃土壤,让他们发挥潜在的才能实现报复,近几年学校对邹老师竭尽所能给他良好的环境,宽容其个性,为他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改革提供多样的平台,那怕出现失败甚至在他徘徊放弃时我们也给予鼓励,实践证明我们判断是正确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邹华章老师逐步找出规律,日趋成熟,激情满怀。总之只有在学习实践活动逐步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的家园,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5: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能有多少的教育工作者和邹老师一样全心致力于教育,创新教育?热爱每一个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5: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准备扩大带生计划,收留20名学生,准备赚10万,后年不带也不教了{:soso_e113:}。下海去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万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8: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好老师,只是他们默默无闻,没有头衔,不争光环,你们看不到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9-11 06:40 , Processed in 0.0676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