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3|回复: 1

从“在编不在岗”说到“在岗不在编”(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8 1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与“岗”是社会顽症,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只有那些身受其害的人才更清楚清理这个问题的巨大意义。“编制”这玩艺是我们社会的特色,“编制”就是铁饭碗,只要有了“编制”就旱涝保收,无忧无虑,劳保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有尽有,除了严重的违法乱纪之外,还没有更详细的退出机制。但是它的进入机制却并不健全,不光是靠本事、靠能力,常常是靠关系、靠运气。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政府部门人员超编,另一方面却发现无人可用,以至于还要推行“政府雇员制”,吸纳优秀人才参与政府管理;一方面那些在编人员,啥事不干,另一方面,诸多部门还要招聘大量临时人员,充实执法行政队伍。就是说“编”与“岗”几乎是完全脱节的,这就出现“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

  据报载,福建省周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不足20万,在编人员却有6000多,县年财政收入3500万元,还不够发干部工资的一半。这“编制”是如何设置的呢?无疑是逐渐膨胀的,不是因工作设岗位,而是因人设岗,所以人浮于事,在所难免。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我们P县呢,同样是贫困县,人口XXX万,在编人员XXX人(欢迎有识之士补充)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在岗却不在编。那些在岗者或没有能力,或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但由于他们是“铁饭碗”,动不得,而事情还要有人去干,于是就大量雇佣临时人员。在编的不干活,是“老爷”,工资福利分文不能少;冲锋陷阵的都是雇佣人员,饭碗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看那些“老爷”的脸色行事,干起活来也就更加卖力气。
  正是由于“编”与“岗”的脱节,那些“铁饭碗”持有者才开始玩弄花招。由于他们没有具体的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在与不在一个样,不在照样拿到工资,“无功受禄”,他们何乐而不为?当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单位、主管部门难辞其咎,更重要的当然还是用人机制造成的
    周宁县已经查出了不少在编不在岗的干部,除此之外还没有听到说其他地方有这样的行动,但这些情况决非周宁县所独有。干一样的工作,拿不到一样的工资,受不到同样待遇,令人心理不平衡,更令人生气的是,很多人根本不干活,却比干活的人拿的工资福利还要高。
    讲“全员聘用制”、“全员合同制”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改革的步伐似乎不如人意,因为这要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问题。“在编不在岗”危害是巨大的,它不单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更形成新的不公。也应该看到,清理的路上还有很多障碍,清理的步伐还不可能迈得太大,更优秀的机制还很难尽快出台,这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但愿周宁县的这声喊叫,能使我们猛醒,更希望清理之后能带来用人机制的转变。

发表于 2010-7-28 12: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5-15 20:21 , Processed in 0.0571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