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0|回复: 9

暴雨考验着中国的现代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6 14: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冷眼看倌 于 2010-7-26 14:34 编辑

近期,连续多天的暴雨让中国南方变成一片泽国。据统计,强降雨所形成的受灾人口已达2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多达400多亿,这是一场类似中等强度战争所造成的损失!看到新闻报道中那些被洪水冲的一干二净、颗粒无收的农民兄弟;看到那些个人财产被冲的四处飘零的城市居民,真的感到心疼。面对灾难,相关部门给出的“事故原因”多种多样:气候异常、厄尔尼诺、温室效应。这些原因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城市规划不科学、城市管理有盲点、市政建设有缺陷、水利设施量少质差也是造成洪灾经常泛滥的直接原因。暴雨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发展的薄弱环节,凸显出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暴雨考验着中国的现代化。    暴雨灾害年年来,并且愈演愈烈。但是多年来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发展的重点全在“地上”,“地下”设施的建设由于无法体现政绩、城市形象和发展成果,于是被我们的城乡管理者堂而皇之的忽略了。每天打开新闻,到处都是高速公路、铁路城际专运线、摩天大楼、农民新居建成的消息,从来或鲜有关于病险水库、城市下水管网维修和大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报道。有时走到街上,看到城建部门挖沟、埋压下水管道的场面,我作为一个外行总是在想,早期的西方电影中就有在城市下水道中进行枪战的片段,有时甚至在下水道中划着小船逃生,伦敦、巴黎的下水管道“如此宏伟”,而我们总是埋设口径几十公分的水管,这种差别可能恰恰就是北京、上海与这些西方大都市的本质差别。不可否认,人类面对自然时尚显得非常脆弱,但是如果我们能将建设重点切实放在城市管网这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上,许多城市街内积水是否会小一点,广州被洪水淹掉的汽车数量是否会少一些,百姓的财产损失是否会降低一点。有些网友戏谑说:2010年最大的笑话是上半年为西南旱区捐水抗旱,下半年为西南洪涝灾区捐款抗洪!看目前的形势,这好像不是简单的笑谈,这真的可能会变成现实。
    经过60年建设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单单从北京、上海的城市建设来看,从高速铁路通车里程、手机及网络用户、GDP总值等方面衡量,我们似乎比发达国家差不到哪去,但如果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深层次”基础设施,我们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地面建筑是世界一流的,但是这些城市的地下设施和规划设计却是真正的发展中国家水平。面对年复一年的干旱和洪涝灾害,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警醒了,不能老是拿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这些众所周知的理由来搪塞和解释了!
    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今年西南旱区的灾情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但是水也是凶猛的野兽,会在一刹那让百姓积攒一生的财富化为乌有。如果我们城市有较为完善的下水管网,农村有较为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尽量少建设一些比洪灾更可怕的病险水库,那么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将宝贵的水资源更多更好的储存起来,用于旱季的灌溉使用,畅通的城市管网将洪水快捷的流入水库和江河湖海,使其转变为真正的财富,才能体现中国真正的现代化!
发表于 2010-7-26 15: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领导都是面上工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5: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5: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7: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8: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火无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9: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灾不可抗,人祸不可活,造祸遭天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22: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在这国度,什么都麻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0: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子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破坏严重啊,什么湖泊的蓄水功能都被大大减弱了,各类工程真的杯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5-15 14:40 , Processed in 0.0603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