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2|回复: 4

世界未解之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23: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西洋海底神秘的水下建筑 2006年05月17日 16:38   世界地理频道   1958年,美国动物学家范伦坦博士来到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观测研究。范伦坦是个深海潜水好手,在水下考察时,他意外的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建筑。这些建筑是一些古怪的几何图形——正多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还有连绵好几海里的笔直的线条。
十年之后的1968年,范伦坦博士宣布了新的惊人发现:在巴哈马群岛所属的北彼密尼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长达450米的巨大丁字形结构石墙,这道巨大的石墙是由每块超过一立方米的巨大石块砌成的。石墙还有两个分支,与主墙成直角。范伦坦博士兴奋不已,他继续探测,并很快发现了更加复杂的建筑结构——平台、道路还有几个码头和一道栈桥。整个建筑遗址好像是一座年代久远的被淹没的港口。
“飞马”鱼雷的发明者,法国工程师兼潜水家海比考夫来到现场,他是水下摄影的高手,用当时最新的技术勘察了这一片海域,并拍下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发表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1974年,—艘苏联考察船也来过这里,并进行了水下摄影和考察,再次证明了这些水下建筑遗址的存在。
很快,巴哈马群岛一带便挤满了世界各地赶来的科学家、潜水家、新闻记者和探险者。而围绕着这些水下石墙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有些地质学家指出,这些石墙不过是较为特别的天然结构,并非人工筑成。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是人造的。对这些建筑究竟是谁造的这一点上,他们的看法也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巴哈马与玛雅人的故乡尤卡坦半岛相距不远,因此这可能是史前玛雅人的古建筑,由于地壳变动而沉入水下。有人则从巴哈马海域陆地下沉的时间上推算,认为这些水下建筑建成于公元前七、八千年间,因此应该出自南美古城蒂瓦纳科的建造者之手,但蒂瓦纳科的建造者是谁本身就是个谜。
还有一些人说,1945年已故的美国预言家凯斯,在生前曾作过一个预言,宣称亚特兰蒂斯将会于1968年或1969年在北彼密尼岛海域重现,如今范伦坦这个发现,正好印证了凯斯的预言,因此这里就是那个在公元之前沉没了的著名的亚特兰蒂斯。
当然更多严肃的科学家们拒绝按预言来判断,但人们又无法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而只能笼统地回答,这些水下建筑“大概是人选的”,年代“相当久远”。至于到底是谁造的,造于什么时候,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

神秘莫测的四度空间  2006年05月17日 16:25   世界地理频道  

1934年,在美国菲拉狄尔菲亚港,有一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正启程远海驶去。突然,一阵波涛袭来,还没等司舵把稳方向,转瞬间,这艘船却神奇地在弗台尼亚洲东南部的诺福克海港出现了。
舰长、大副、领航、司舵和水手们个个睁大了眼睛,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舰长紧蹙双眉的纳闷着菲拉狄尔菲亚港和诺福克港之间距离500多公里,在短促的时间里,怎么可能由一个港口航行到另一个港口:况且大副、领航、司舵又没失职,层层控制着这艘船,又怎么会发生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真是莫明其妙!……
1956年5月10日,美国西部俄克拉荷马州一个叫做奥塔斯的城市里,八岁的小孩吉米正和小伙伴特姆、肯一起玩“捉强盗“的游戏。由吉米爬上附近一家人家的围墙,抓住从围墙下通过的肯。正玩在兴头上,吉米忽然大喊一声:“肯,等一下!”就从围墙上跳了下来,就在这一霎那间,吉米不见了人影,特姆和肯大吃一惊,急忙喊道:“喂!吉米!”“吉米!你藏到哪儿去啦?快出来!”
两个孩子声嘶力竭地呼唤着自己的伙伴,但是听不到任何回音,吉米仍然杳无踪影。人们听说吉米在两个同伴眼前突然失踪,顿时哄动起来。吉米的妈妈急忙和警察局报告,警方以为发生了诱拐儿童的案件,立即出动进行搜查,但是毫无结果。
一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吉米的母亲也出乎意料地失踪了。当时由于没有人在现场,不知道她失踪时的情形。但是,连续发生两起突然失踪的事件使警方紧张起来,再次进行全面侦查,仍然一无所获。吉米母子俩为什么会去向不明,一直无人知晓。
1960年,在神秘的百慕大海域也发生一件怪事。
在众多旁观者面前,美国的战斗机被云吞噬,就此消失。
目击者之一H.维克多回忆说:“当时我在金德雷空军基地的人工卫星站工作。那天气候良好,空中除了一朵云之外,一片晴朗。
“五架战斗机从事训练飞行。包括我在内,很多基地人员都在观赏天空的情况,五架战斗机在离海岸800米的上空冲进一朵飘浮的白云中,拼命伸长脖子望着天空,但是它始终未再出现。
“基地顿时骚动起来。控制塔的指挥自始至终都是目击者,他也一样没有看到任何物体从云中掉到海上,雷达屏幕上也显示出本来的五架战斗机的影子,突然间地消失了一架,立即引起官方注意,而派出搜索队。
“搜索的范围是基地的海岸到800公尺外的浅滩。
“找了又找,连一个战斗机破片也没有发现。那朵白云吞噬了一架战斗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1968年6月1日又出现了一件古怪的事,那天,在南美洲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两辆汽车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一辆坐着律师毕特耳夫妇,另一辆载着他们的朋友——哥登夫妇,他们的目的地是150公里外的麦布市。
哥登夫妇一路领先,不久,汽车的暮色中到达麦布市郊,回头往后一看,毕特耳夫妇的车子不见了,他们还以为律师车子发生了故障,进城后,他俩分头打电话给沿途的村镇,又派人沿高速公路搜索。
两天过后,一无所获,哥登夫妇只好报警。
就在同一天,哥登接到墨西哥打来的长途电话,说话人竟是毕特耳律师本人。原来他们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奇事:
当毕特耳夫妇的车子经过雪斯哥姆市后,车子前方突然白雾笼罩,不久,车身全被白雾包围。毕特耳看表,时间是午夜12点10分,就在这时,夫妇俩忽然昏迷过去。也不知经过多少时候,他们苏醒过来,天色已经放亮,车子仍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奇怪的是,路上的风光景色,以及行人的穿戴服饰,都和阿根延不同,停车一问,真叫人大吃一惊:原来他们已在墨西哥城了!
阿根延距离墨西哥最少也有6000公里,他们怎么会把车子从阿根延开到墨西哥的呢?律师先生自己也说不出个头绪来。
毕特耳夫妇赶快打电话给阿根延驻墨西哥的领事馆,要求帮忙,这时,他们两人的表针都停在12点10吩,而实际上,这天已是6月3日了。
像这种怪事,世界上已发现过多次,所以,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
科学家认为:地球和某种神秘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通道。通道的两边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世界。研究这种现象的人,把藏在通道另一侧的神秘世界,称作“四度空间”。
宇宙是天穷无尽的,在浩瀚无涯的宇宙中,还蕴藏着无数的秘密。科学家们对“四度空间”深入探索将会揭开这“神秘世界”之谜。所谓“四度空间”的奥秘,必定在不久的将来被人类所认识。
《圣经》诺亚方舟之谜  2006年05月17日 16:02   世界地理频道   一队美国探险者近日宣布,在几百英尺深的黑海海底发现了人类居住过的迹象。大约七千五百年前,这些住所被一场凶猛的洪水吞没。有科学家断言,这一灾难事件和《圣经》里讲述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存在着某种联系。
因在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而闻名于探险界的罗伯特-巴拉德声称,他率领的一支远征小队在距土耳其沿岸十二英里远的黑海又取得重大收获。在海平面以下三百一十英尺深处,找到了一个呈长方形的地基。他怀疑那里在被大水吞噬之前,或许曾经是一座建筑的旧址。从建筑规模来判断,当年黑海周围是众多人口的聚居地。
巴拉德探险队本打算进行一次为期五周远征行动,没想到第二周就获得了突破性发现。他们准备继续探索,尽可能多地寻找地基。精确绘制水下建筑遗址草图并拍摄照片,详细记录原貌后,再组织展开打捞工作。到时候把找到的文物公诸于世,供科学界分析定性。巴拉德没有急于把《圣经》里描绘的滔天洪水和这次在黑海的发现联系起来,他还要搜集到足够证据再下结论。
三天前,探险队员用一条光缆系住一辆洗碗机大小的探测车进行海底地形拍摄。结合声纳设备的运用,找到了一块45英尺长、12英尺宽的地基。木制横梁、树木枝条和石器散落在淤泥里,它们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的过渡期,也就是大约七千年前。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考古学家弗雷德里克-希伯特指出,从海底发现的在枝条上涂抹泥巴的建筑风格,在黑海周围地区相当具有代表性。他兴奋地把这次发现誉为“又一座庞培古城的出土”,其线索将改写这片连接欧亚两洲和中东的关键地区的文化史,意义远在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之上。
古剑之谜--越王剑  2006年05月17日 16:06   世界地理频道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
中华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问题是在发现以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我们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来解释,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源渊是什么呢?

人类失踪谜案“时空隧道”是主谋?  2006年05月17日 15:57   世界地理频道   据国外多家新闻媒体报道: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伦比亚约有一百多名圣教徒,到阿尔里斯山的山顶去朝拜。这伙圣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来临,他们上山去祈祷上帝的拯救。谁知这伙教徒上山以后再没有下来,就此失踪了。此事惊动了哥伦比亚政府,他们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尔里斯山顶四周大面积寻找,并出动了直升飞机。近一个月,整个内华达山区查遍,但不见一点踪影。
发表于 2010-6-9 00: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06: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08: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这些用目前的科学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之心,真希望有生之年能听见有人做出解释,期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些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买书看啊,我记《世界未解之谜》有一系列丛书啊,全名忘了,以前看过的,包括历史,人文,地理很多方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9 07:01 , Processed in 0.0601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