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4|回复: 1

网友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安居乐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6 13: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保等方面的现实困境,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成为广大网友热议的话题。许多人认为,加速推进的城镇化是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市民”的契机,而切实清除制度藩篱,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尚需更多的政策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在和未来
网友“酒评”:农民工概念是否消失对农民工来说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能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享受平等的公民待遇。
  网友“陆阳群”:第二代外来工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注重精神需求。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对于知识、技能及人际交往更加渴求。
  网友“山东慧雨”:农二代的生活质量不是拥有几件名牌、打打游戏看看碟就能改变,他们需要在就业、择偶、交友、求学等权利生活层面,拥有和城市人同样的机会。如果只是把他们定位于农民工的后代、城市基础建设力量的接棒者,则注定他们还将延续父辈的命运轨迹。 “新生代农民工”之“新”,不仅“新”在年龄,更应“新”在群体生态和生活质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不只是代际划分和年龄概念,更应成为一个权利进步符号!
  网友“大漠媳妇儿”: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新生代农民工”,表明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和以前传统的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有所不同,不仅仅是从解决欠薪、劳动保护这些角度,更涉及到进城的农民如何安家乐业,如何稳定下来。
  网友“雨水”:郑州市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的遭遇令人扼腕。
  网友“醒来的时候”:人与人,是需要彼此尊重的。第二代外来工,他们也需要。对他们不需要金钱的施舍,有一句话,一句温暖的话,就足够。
  网友“虚无飘渺的梦1”:让第二代外来工融入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会一帆风顺。由于第二代外来工经济地位相对薄弱,社会保障统筹等尚存在瓶颈,他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精力、经济投入也相对较少,在融入城市上会有不少困难。 
如何让新生代农民工安身又安心?
网友“湘遥闻鹤唳”:第二代外来工融入城市,户籍改革不是目的,关键是附着在户籍背后的那些福利,他们是否能够享受到?如果医保、养老、教育、就业等问题能够解决,户口管理也就是统计人口的一个手段罢了。很多城市为优秀农民工入户制定了相关法规,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网友“郑风田”:对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慢慢接纳他们,使他们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反之,如果拒绝或者排斥他们,则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各项政策虽然利好,但需要各地拿出具体措施与勇气来执行,希望中央的这些政策不被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网友“中国清风”:不管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老一代工农兵,把政策、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保护他们自身权利不受侵害,这是根本!
  网友“鲁宁”: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身份转换,抽象地说先要打破城乡社会二元分裂结构。具象点说,则着重于分期分批解决他(她)们的社保、医保、失保、住保和教育保障问题。其一,把他(她)们纳入城镇职工社保和失保体系,使他(她)们在脱离土地后,失业有低保托底,退休时有社会统筹养老;其二,让他(她)们病有所医,教有所学(当下着重于生存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其三,保障他们居者有其屋——这一条最关键,是确保他(她)们最终转变为“市民”的基础之基础所在;其四,对于80后农民工,他(她)们的子女幼教及入学也必须以输入地政府的公办教育为主承担。
  网友“马光远”:可以考虑最大限度地建设公共租赁房,将之作为解决外来人口住房问题的最主要途径。非京籍的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北京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他们纳入保障性住房的范畴,让其享受本地市民应该享有的待遇,这无论从制度突破还是户籍改革层面,都具有善政的意义。
安居乐业需要更多政策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需清除制度藩篱
  新生代农民工要想顺利成为市民,关键还在于目前一些社会管理制度对其构成了现实的门槛与障碍,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公民应该依法享受的诸多权利上,存在一种制度性的先天不足与缺失。首先,就是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这些年来,虽然全国各地不少城市正在逐渐放松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采取多种制度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转为城市户口,但总体上来说,各地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依然较为森严,大多有着很多硬性的限制性条件。详细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呼唤更多政策创新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还需要区域联动、部门协作,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还可尝试为这一群体“量身打造”住房政策,缓解安居难题。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六条建议
  要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由过去主要面向和管理户籍人口,转变到同时面向和管理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让农民工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来,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度。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对进城农民工“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要求,完善对农民工保护的相关法规,出台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门规定,加大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发表于 2010-3-16 14: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8 17:04 , Processed in 0.0612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