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都还是小孩子,我们最爱的节日只有三个:儿童节、春节、生日。
但是,我们又有各种这样那样的节日。于是,那些年,我们每年都过了中秋。
小时候,我们唯一在乎中秋的事就是吃月饼,家庭好的能够吃到蛋黄的、果仁的、腊肉的...家庭一般的也能吃到糖馅的,哪怕再穷的都能够吃到没馅的。于是,我们从小就知道中秋要“吃”月饼,至于为什么要过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完全不在意。
80后的我们很快就长大了,随着最后一批89年的人相继离开大学,80后正式开启了全线工作的篇章。只是,有的在读研、有的出国了、有的待业、有的坑爹。不变的还是那些我们一起感受过的中秋节。
在还未上学之前,我们都是一群活泼快乐的孩子,我们生活在大大的小镇,住着大大的院子,一直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奇着一切事物和食物。那时大人每到中秋就会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给我们说傻傻的天蓬元帅,美美的嫦娥。我们都是惊奇又喜欢,觉得是神仙多好。然后每次都是看着月饼说“我要两个”,“我要三个”,“我要四个”。一群小孩子一个比一个要得多,要到的高兴得要死,要不到的痛哭流涕,不让着弟弟妹妹的要挨打,然后满心怨气。其实到最后连一个都吃不完...
开始上小学了。我们还是会好奇,我们还是傻乎乎地快乐着,我们还是会去抢了月饼吃不完,还是会几兄妹之间吵闹打架。不同的是大人们不再给我们讲嫦娥了,而是问我们作业写完了没有,学习怎么样了。成绩好的可以耀武扬威的谈论自己的学业有成,成绩稍差的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任凭全家长辈们轮番轰炸,脑子里想着昨天吃的那个巧克力好好吃啊,明天要和谁谁谁一起去钓鱼呢...
不知不觉6年的小学就过了,第一次感觉到了当初中生的优越性。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我们喜欢异性是想要kiss别人,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我们力气都那么大了,第一次感觉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并非和我们想到一样,第一次知道其实我们该好好学习了。而慢慢的,也知道了家人对于我们自己的意义,在中秋节的时候也不再到处跑了,不再总是和弟弟妹妹吵闹了,不再是那么喜欢吃月饼了...
很快,进入高中了。成绩好的进了好高中,成绩差的也去读了职高,另外一部分早已出去独自闯荡了。突然,我们都孤单了很多,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整天都在为了一个理想的大学拼命做题,拼命背书...那个时候,我们懂得恋爱了,我们知道能履行叛逆了,我们有特立独行的思想了,我们开始懂得努力和奋斗的意思了,我们开始有狐朋狗友了,我们开始会想家了。每年中秋都会期盼着回家,美美地吃顿好的,跟老爹喝喝小酒,老妈就在一旁看着可乐的父子俩。从此,月饼已经不重要了。
伴着不舍,伴着憧憬,我们都进入了大学。人生第一次背上行囊,独自闯荡。幸福的孩子能有父母相伴,坐飞机去远方;也有苦逼的童鞋独自坐着硬座的火车,拎着大包小包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独自闯荡。那时的中秋,有的有三朋四友陪伴,一夜宿醉,一起无厘头地开心;有的独自一人,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月色,想着家里的人。那年,我们学会了留下思恋的泪水。
无奈中,我们都毕业了。各自开始了人生最重要的旅途,无论苦与乐,我们已经需要自己承担。有干爹的他们都已经各自开了公司,或者在一个国企里无所事事地拿着高薪,他们的中秋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像小时候一样的快乐。可悲的或者不服气的我们都开始了各自苦逼的生涯。这些年,我们都学会了苦中作乐;这些年,我们都在被迫中长大;这些年,我们还在挣扎着保留我们最后的棱角。这些年的中秋,我们已经开始习惯一个人过了,我们也开始在担当一家之主的角色了,我们已经没气力再去怀恋了...
小时候,我们的中秋总有月饼相伴;长大后,月饼的中秋总有我们相伴。
-----致那些有或者没有月饼的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