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6|回复: 4

大家看看我们现在与日本经济大萧条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1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0年代亚洲经济强权是日本,日本当时非常的嚣张,不但出口汽车、家电到美国,而且还创造了大量对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的老百姓简直气疯了,区区的日本四个小岛的国家,能创造如此多的外汇存储,而且给美国带来这么大的经济压力,这是很难受的。最难受的是日本的三菱,竟然收购了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这似乎成为日本兴起、美国衰落的象征,可后来证明日本人被美国人阴了一把,美国人通过金融战使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原主又以半价再次买了回来。
    洛克菲勒这几个字不是一般人可以收购的,这几个字代表美国的精神,像麦当劳、可口可乐一样,为什么美国政府没有横加干涉?我现在把这些问题全部都聚拢在一起,和各位分析一下是怎么回事。日本出口达到最高潮、最旺盛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场金融战。我没有提是如何开始的,其实就是国际炒家与美国政府合谋来联合攻击日本。你知道日本受到那次打击之后有多少年的萧条吗?20年的萧条!!到现在也没有恢复。我把当时的情况简单的和各位讲一下,当时美国政府要求和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联合签订了一个广场协议,按“广场协议”的条款,协议五国将联手实现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有序升值,以矫正美国估值过高的局面。
    其实“广场协议”就是要求日本货币升值,而日本一旦签字确认之后,就送了一个非常清楚的信号给国际金融炒家,那就是日币要升值了,就这么简单。所以大量购买日币,就有大量的国际热钱涌进日本炒日元,越炒日币越升值。就是在这个时刻,媒体突然又播出了一个重要的新闻,而我们平常人是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美国财政部压迫日本央行降低利率、放宽信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意思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炒汇率,那就是美国政府通过财政部给政治压力,压迫你利率降、放松信用,这个结果是非常可怕的。也就由于利率降了,信用放松的结果,使得日本信用泛滥,日本各大商社借钱,然后做大做强,日本老百姓借钱炒楼炒股、买产品,因此你看这么多的钱流入市场的结果是炒什么什么就有泡沫,所以到最后,在国际金融炒家和美国政府的合谋之下,我发现日本产生了几个现象,第一汇率上升,第二股市泡沫,第三楼市泡沫,第四通货膨胀,之所以产生这四个现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美国与国际金融炒家操纵之下,形成了流动性过剩,信用泛滥就叫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说这个社会的钱太多了。所谓我们专家学者用的流动性过剩的本质的意义,就是这个社会的钱太多了,整个泡沫,楼市泡沫、股市泡沫还有通货膨胀,而且日本的商社借了太多的钱,像资本负债比例有的时候高达四五百倍,那是不可想象的。高负债的结果就是使得这个企业经营风险过大,轻轻用针一刺就破,所以日本被美国轻轻一刺就使的经济到现以也没有恢复元气,永远成为美国的“附庸国”。

       现在的中国,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泡沫尚未崩溃之前的日本。货币环境极其宽松,本币加速升值,房价泡沫持续膨胀,银行系统深陷其中,地方政府负债累累,老龄社会开始来临。

但是最大的不同在于,当时日本已经实现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藏富于民基本实现,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起来。诸如科技、教育、社会保障、民富路线等关乎经济大局的战略,也都得到很好的施行。这些保证日本民众在经济低迷之际,得以维持体面生活的东西,我们则还存在一定差距。遗憾的是,中国正一步一步地滑向日本经济当年的深渊,邯郸学步徐徐前行。若资产泡沫一旦挤破,GDP大跃进的好日子过去,我们又将何以面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1: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党国十三亿五千万人,到时候每人多买几条裤带,GDP马上就上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2: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都已被贪官和奸商转移到国外了,中国接着该出个毛泽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3: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壮大,日本没有了优势,所以会出现萧条。现在轮到中国了,成本和劳动力不断上升,中国的制造业都往南亚国家,特别是越南、马来西亚国家迁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3: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14 06:52 , Processed in 0.0555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