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6|回复: 19

二年后温州各级政府将成穷光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5 19: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人民 于 2012-7-5 19:18 编辑




新手上路,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散讲币0 金条0 金币45 威望0 积分13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电梯直达  
1#
发表于 2012-6-5 21:44: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 http://bbs.703804.com/thread-14262770-1-1.html[/quote]
3 B5 M. }4 [8 j/ n9 I- R9 S* l       2011年,温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1亿,今年预计投资2280亿,增长30%,保守估计明年增长40%,明年要完成投资3192亿。三年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223亿。1 j; K& H5 Y( k4 j8 i! y
      
2011年,温州财政收入485.6亿元,预计2012年的财政收入为539亿元,2013年的财政收入为598.3亿元。预计三年财政收入为1662.9亿元。政府不可能将所有财政收入都投入到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这样的投资量对于政府来说是难而又难。但是各级政府为了完成政治任务,为了出政绩,不得不硬着头皮,绞尽脑汁想项目、上工程,在现在的大背景下,民间资本很难响应政府的号召搞投入,所以政府不得不将财政投入到投资上来。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财政紧张的局面。可以预见的是,若无改变的话,两年后将是:- f% [8 F. K) B7 R
       一、政府赤字严重。在中央严控房地产的背景下,这两年温州的房地产将受到严重打击,作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出让金将大幅缩水。而温州的投资环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改善,税收增长缓慢。另一方面,中央大力推进福利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加大对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的投入。都说开源节流,温州财政的“源”不仅不能开而且是缩了,“流”不仅不能节而且要开。再加上沉重的投资任务,温州各级政府怎能不举债度日,赤字累累?/ {8 r. y! q6 N
       二、烂尾工程现象严重。工程一旦开始,就必须保障后续的投入,没有后续投入就意味着必会成为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这两年整个温州市从市级到乡镇,上马大大小小的许多工程。
有很多是由政府牵头,政府投入的,哪个工程早点完成就可以从仅有的财政中支走款项,当财政被支空时,就是开始出现烂尾工程的时候。所以,现在准备投政府工程的人,得之莫喜,失之莫悲,因为得到了,你很可能做的是一个烂尾工程。, {( m' q* J: x$ L




[/td][/tr]
[/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9: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烂尾工程现象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21: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恶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22: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部门可能成为穷光蛋,个人腰包会多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22: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要是没钱了,透气都会要你交税地。不然印钞机日夜开,让人民都成亿万富豪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2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怕什么
有三分三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盲目上项目,非垮才怪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水还要减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7: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诉你,三个字,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8: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17 12:46 , Processed in 0.0647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