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3|回复: 19

温州大拆违一场伤财伤民的政府狂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7 13: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州大拆违:一场伤民伤财的政府狂欢


  温州的一位林老板站在刚刚被政府强拆的、一片狼藉的厂房废墟上,不禁喃喃自语:“这下完了,厂房没了,以后一家人可怎么生活啊。”要知道,这个厂房是林老板去年刚投资五十多万盖的,一家大小生活的收入都来源与此。无奈、迷茫的神情之下,也夹杂着一丝抱怨、一点愤怒,“为什么光拆我,不拆别人?某某人的厂房盖的比我还大,占用的土地面积比我还多得多,他的为什么不拆!这公平吗?”


  林老板的遭遇其实只是温州目前所强力推进的铁腕大拆违的一个小小缩影,在2011年上半年,温州市政府提出了“违必拆,六先拆”的工作目标,以狂澜突进、史无前例的姿态推进这场违章建筑大强拆运动,其间更是强调要合力攻坚全面形成违章必拆的强大声势,“违章建筑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形象,阻碍城市转型发展,拆违工作拖不得、松不得、慢不得。”,由此,整个温州市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拆违行动。


  但是旁观至今,笔者以为这场轰轰烈烈、运动式的温州大拆违,虽然是打着合法、利民、经济转型的大旗帜,但其本质却是一场劳民伤财的政府狂欢。


  第一,绝大部分温州农村和小乡镇地区的个人建筑,根本没有可能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因为要办理该证,首先就要是以划拨方式提供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还需要工程项目立项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许可证、方案审批意见书、环保意见-----等等。在温州大多数地方,你想盖个房子住,或者盖个小厂做点小买卖,但是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你基本没有可能取得这么多的材料。从而结局无非两种,为了生活,你要么盖了违章建筑,要么,你就一直呆在老房子做缩头乌龟。


  对此点,笔者的疑惑是,这逼得大多数老百姓为了正常生活发展需要,而不得不选择盖违章建筑,应该改正错误的,到底是温州市政府还是温州的老百姓?到底是温州市政府转变工作方式,为温州人民合理建筑房屋、厂房提供便利、合法的渠道,还是根本漠视温州人民的正常需求,举起政府权力的大棒,冠之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将之一棍子打死?为什么政府可以将土地卖了一栋又一栋,而一个老农民在农村老屋旁边搭个小棚屋也属于违章建筑,这合理吗?政府权力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无疑引人深思。


  第二,温州冒出如此多的违章建筑,作为主管职能单位的国土规划部门,平时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到底有没有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温州某县的一个镇就报了一万多宗违章建筑,国土规划部门尸位素餐、不闻不问,导致违章建筑泛滥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这不是渎职,还会是什么?一个镇就有一万多宗违章建筑,天知道全温州到底有多少违章建筑?渎职如此严重,为什么还不启动问责机制?

  违章建筑也是建筑,同样也是温州老百姓的血汗钱盖成的,如今有数量如此众多、延续时间如此漫长的违章建筑,却都要面临强拆的后果,一方面老百姓要遭遇惨重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政府单位也要承担巨额的强拆费用和压力,这不是典型的劳民伤财,还会是什么?如果温州想要继续强力推进大拆违行动,笔者建议温州市政府首先问责国土规划部门,以给温州老百姓一个交待,正是它的不作为、忽视乃至纵容,才导致了如今无奈的双输局面。国土规划部门的领导人管不住违章建筑,那么请主动下台,让能管得住的人上台;如果国土规划局根本就无法监督管理违章建筑,那么这个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建议早点撤销,纯粹是浪费纳税人钱财的一个摆设。


  第三,法律并无明文规定违章建筑必须全部强制拆除,对情节较轻、影响较小的,也可以采取限期改正等措施,故“违必拆”的说法并不符合法律的精神,反而是政府权力肆无忌惮、张牙舞爪的体现。况且温州模式的前身就是前店后厂、家家户户冒烟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家庭作坊式的自由个人市场经济体系,彰显的是个人自由,而不是政府规划下的个人行为,它必然会诞生了大量的违章建筑。从另外一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违章建筑,就没有最初温州经济的辉煌,也就没有现在的温州经济。诚然当前温州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更加合理、集约的规划,以便更好地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再也不能继续走以前低、小、散的发展道路,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温州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也不能就因此不管建筑物的时间界限,就将所有违章建筑全面否定、一棍子打死,要知道连刑事案件都有二十年的追溯时限。


  第四,重筑温州经济的辉煌,依靠拆违无法实现,也无法承担驱动力的角色,可以承担重担的是投资,是巨大、建设性的投资。拆违,不管在何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消极因素,是一种破坏行为,是一种惩罚措施,将温州的大量社会资源消耗这上面,无疑会让人觉得很可悲,光有破坏性的因素,没有建设性的因素,这能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吗,能改变温州的面貌么?能为温州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吗?而大张旗鼓、持续的宣传,笔者不知道,这到底是功绩还是闹剧。相对于拆违,正当、合理的投资才是一种建设性的积极因素,因为它不但可以增进生产力,还可以改变社会居住生活面貌,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笔者希望,这些国土规划的事情,本来就应该是国土规划局的事情,让他们干去好了,市政府又不只是个规划局,温州政府关注的焦点应尽快由拆违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转移到强化、推动投资上来,转移到更加建设性、积极性改变温州面貌的因素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4: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的是处在社会转型期。要从人治转变到法制。违章建筑是人治时代的产物。温州政府推进六必拆,是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希望政府能打破阻力,把六必拆工作做到不拖,不松,不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5: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文章哪来的?{: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6: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0:}能拆老板大厂就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6: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傻B记者,农村个人建房要什么立项批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7: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880088 发表于 2012-5-27 14:06
我们现在的是处在社会转型期。要从人治转变到法制。违章建筑是人治时代的产物。温州政府推进六必拆,是从人 ...

瞎扯个什么蛋。你去乡下看过么?一半以上都是违章,而且都是为了生活建起的卫生间什么的。还人治法制,你治个球啊。找不到解决办法,就能乱来了?别尼玛坐在办公室没事整几句自以为专业的词语出来卖下萌。我X你妹。

点评

违章就是要拆的。不能因为穷就可以违章乱建。疯狗乱咬什么用?  发表于 2012-5-27 1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7: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违章建筑也是建筑,同样也是温州老百姓的血汗钱盖成的,如今有数量如此众多、延续时间如此漫长的违章建筑,却都要面临强拆的后果,一方面老百姓要遭遇惨重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政府单位也要承担巨额的强拆费用和压力,这不是典型的劳民伤财,温州冒出如此多的违章建筑,作为主管职能单位的国土规划部门,平时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到底有没有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温州某县的一个镇就报了一万多宗违章建筑,国土规划部门尸位素餐、不闻不问,导致违章建筑泛滥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这不是渎职,还会是什么?一个镇就有一万多宗违章建筑,天知道全温州到底有多少违章建筑?渎职如此严重,为什么还不启动问责机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8: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好,,都拆了现在搬厂房到江西的很多了到时,看看还有没有经济收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9: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职业乱来 发表于 2012-5-27 17:42
瞎扯个什么蛋。你去乡下看过么?一半以上都是违章,而且都是为了生活建起的卫生间什么的。还人治法制,你 ...

违章和穷富有什么关系?你说违章必须要拆,现实么?不要讲什么必拆不必拆的。拆一点写写报告有鸟用。远的不说,鳌江欧南大桥边上的那栋楼就是违章。你去给劳资法制法制。拆不了就少废话。我是你爸爸你腿就瘸了。个迂腐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9: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880088 发表于 2012-5-27 14:06
我们现在的是处在社会转型期。要从人治转变到法制。违章建筑是人治时代的产物。温州政府推进六必拆,是从人 ...

违章和穷富有什么关系?你说违章必须要拆,现实么?不要讲什么必拆不必拆的。拆一点写写报告有鸟用。远的不说,鳌江欧南大桥边上的那栋楼就是违章。你去给劳资法制法制。拆不了就少废话。我是你爸爸你腿就瘸了。个迂腐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19 01:14 , Processed in 0.0589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