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4|回复: 1

镜头里的坡南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3 00:0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说,坡南街是小乌镇,此话只宜相对镜头里的坡南街而言。现实中的坡南街,太凌乱:屋舍新旧杂糅,水渠上飘满了生活垃圾;电线成网统占了街巷的仰视视线,街巷里更是摆满了各式的生活用具,看不到古镇悠闲的生活方式,看不到历史遗留的文化气息,只有为了生存的租赁与被租赁。
 但镜头里的坡南街,给了人些许宽慰。你看看这镜头里的巷子,巷头巷尾那庭院深深的青苔和泛着青光的石板,真的有恍若在悠悠古镇的错觉。你再看看镜头里那水畔的屋舍草木,水中的倒影,别有一番江南小镇的风情。
 巷尾
 像走访古镇老街那样,我喜欢张望坡南街的巷弄,总在期待某种邂逅。
 这不,邂逅了那无名巷弄里的简单门台。门台前一对对称的矮石墩,印着似莲花的图案,中间是被踩得光亮的石阶,而墙角的石缝里长着绿意甚浓的青苔野草。这样的巷子,不知道有多少年岁了?这样的门台不知道见证了多少送别与欢迎甚或悲喜故事?
 坡南街的巷子基本上不长,却也幽深。石板的小路,土坯的矮房,剥落的黄泥土。墙根随意地长些青苔绿草,或盆栽的葱苗,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方的安宁幽静。最安谧的莫过于夕阳打在矮旧的门墙上的时候了。门关着,似乎在等待归人。还有铁门里的小盆栽,被搁置在长满青苔的墙边,是精心的安排还是无人照看任其自然的生长?
 我也喜欢看矮墙墙头的杂草和墙内茂盛的树枝,它们似乎暗示着院门内满园的春色。想象古人闲逛时惊诧地发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场景,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印象中,老街,总要古色的木屋来映衬,最好再点缀几个老人,那才叫老街。这样想着时,恰好,一辆三轮车骑过,一位老人抱着小孩走过,镜头里,老街、三轮车、老人、孩子,古街的味道尽在其中矣。街道上随处可见大红的灯笼,挂在檐头,仍带着新年的气息;红灯笼随风摆动,仿佛在弹唱着悠悠岁月——这条街是谁开始铺建,谁在重建,谁在怀旧?
 水畔
 似乎,古街临河,就有了天然的诗意。而临河的矮房,最好是木屋,粉墙黛瓦也行,是小镇迷人的风景。
 你看,镜头里的水渠,似乎有蓝天融在水中,澄净了这一沟浊水,而显得清明如镜,清晰地映出四周的景物:那洞开的门窗,矮矮的屋檐,倒映在镜子般平静的水渠里,说不出的恬淡幽远呢。尤其喜欢临河的窗台上摆着的那一盆盆的青翠可人的菜蔬葱苗,或盆栽的花花草草。每每对着它们神往,并想象着那是一户怎样有情趣的人家,那是一个怎样有闲情雅趣的种花人。
 循着水渠的流向,你会看到坡南街南端的宕垟河。河水污浊了,但仍有人在垂钓,捕捞。我站在桥上凝望着这一湾本该清可见底的水流时,一只白鹭不期然赴约来了。振动的羽翅,扇起了河水的微微涟漪。洁白的身影,衬得河水都明净起来了。你看,她不急不慢地,在水面轻轻地掠着,似乎刻意留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它轻轻地停在一根插入水中的竹竿上,就不再飞了,是飞累了,还是等待同伴,或者只是在静养?
 镜头里的坡南街,让我领略了古街的诗意韵味,聊慰慕古情思。
 听说最近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山水平阳文化县城,而坡南街是改造点之一。虽然期待着在坡南街随意漫步间,就能收获满眼的古街风情,又不免担心,人为的修复修复不了那份令人思慕的老街韵味,反而弄丢许多原滋原味。(清溪瘦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中的坡南街,太凌乱:屋舍新旧杂糅,水渠上飘满了生活垃圾;电线成网统占了街巷的仰视视线,街巷里更是摆满了各式的生活用具,看不到古镇悠闲的生活方式,看不到历史遗留的文化气息,只有为了生存的租赁与被租赁。。。要不是旧城改造,以前的白石老街更具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19 21:32 , Processed in 0.0566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