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雷锋之死大有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1 1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雷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至: 导航、 搜索 雷锋

宣传雷锋的海报
出生 1940年12月18日(1940-12-18)
湖南省长沙市
逝世 1962年8月15日 (21岁)
辽宁省抚顺市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今望城区雷锋镇)人。[1]雷锋一直被中国共产党塑造成共产党员革命象征与模范,几十年来不断在媒体上宣传“学雷锋活动”,将雷锋作为大陆人民学习的榜样;包括“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等宣传歌曲,[2]政治上紧跟随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勤俭节约,更称之为“雷锋精神”,[3]雷锋在中国大陆的语言中几乎已经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4]雷锋在中国大陆民众心中的好形象,除了中央领导大力题词外,还归因于他补拍的宣传照片。[5][6][7]

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学雷锋活动
3 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3.1 1990年代
4 影响
5 争议
6 文艺作品
7 相关著作
8 参见
9 参考文献
10 外部链接


[编辑] 生平
2006年3月出版的《雷锋 1940-1962》刊登了许多照片,让人看到了政治宣传以外的一位雷锋雷锋原名“雷正兴”,乳名叫“庚伢子”(长沙话),直到他到鞍山钢铁厂(鞍钢)工作前才改名为“雷锋”。[8]

雷锋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安庆乡(现望城区雷锋镇)简家塘,出身贫农。根据他本人及中共官方的描述,雷锋的亲人都很早离世,六岁的时候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人,七岁起成为孤儿:

父亲雷明亮,曾参加过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1938年被国民政府拘留,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度日。1944年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虐待致死。
爷爷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的田地谋生,整年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雷锋3岁那年冬天年关时,地主唐四滚前来追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致病情加重,在农历新年期间逝世。
哥哥雷正德,12岁时外出当童工,后得了童子痨(肺结核)。某日工作期间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工作,因劳累过度致病情加重逝世。其弟也因饥饿离世。
雷锋妈妈是铁匠的女儿,因父母贫穷无力抚养,出生后不久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后来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奶妈把她抱回家抚养,六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最后因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悬梁自尽。
1949年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初期,雷锋在该乡政府当任通信员,后被转移到望城县委作公务员,也是雷锋第一次被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曾经参加过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并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曾被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1959年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启用林彪取代彭德怀主持军队工作。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主持的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讨论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问题,并就作出决议,号召全军干部战士“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9]林彪借《毛选》四卷发行之际,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同年7月19日总政治部批转济南军区《关于组织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报告》,要求各级领导积极组织士兵学习毛泽东著作。[10]同年,沈阳军区开展了“两忆三查”阶级教育。忆苦报告是解放军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属于“两忆三查”(解放战争中形成的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活动。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的王良太将军叫连队的基层干部注意培养雷锋。[11]雷锋入伍所在团的政委韩万金发现雷锋忠于党的事业,多次同雷锋谈话,亲自审定、批阅有关雷锋的材料,亲自撰写文章,发动全团开展“学雷锋、赶雷锋、做雷锋式好战士”活动。[12] 同年10月,入伍只有10个月的雷锋被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选拔在军内外作忆苦报告。雷锋开始是沈阳军区在开展“两忆三查”(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教育活动中,作为忆苦典型而推出,并引起各级领导注意的。陈锡联和赖传珠、副政治委员杜平等军区领导对培养、宣传雷锋活动非常重视。[13]扭转当时在三年大饑荒面前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的郭干事带着雷锋到各部队做巡回忆苦报告。同年11月雷锋被树为沈阳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14]他认为“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毛主席著作不行!”[15]“定要使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在我的脑海里扎根,在我的一切实际行动中开花结果”。[16]雷锋对毛泽东绝对服从和崇敬。1961年4月29曰曰记讲“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学习毛主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1961年、1963年毛泽东两次发出学习解放军的号召,各地结合学习雷锋,推动了群众学毛著活动。[17][18]雷锋于是成为林彪治军树立的榜样。[19][20]林彪把学习雷锋和学习毛选的目的归结为“做毛主席的好战士”。[21]同年11月26日《前进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雷锋事迹,刊出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还刊登了4张雷锋照片。新华社发稿《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解放军报》12月13日刊在二版,题为《茁壮的新苗》,《中国青年报》的题目是《苦孩子——好战士》,《辽宁日报》的标题是《红色的战士》。[22]1961年起,林彪在解放军开展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称赞“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学马列要百分之九十九地学毛著”,“学毛著只要学老三篇”,还开展争创“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学习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一系列活动。林彪在学雷锋运动中题词“学习雷锋同志的精神,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举办《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雷锋模范事迹展览》。[23]1961年2月20日,雷锋到“学习毛主席著作第一人”廖初江所在部队作报告时,住在一个寝室里,互相交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和体会,互相勉励进步。廖初江和雷锋曾先后见过五次面,在一起生活过将近一个月,此外还互相通了几次信。[24]雷锋的专题报道再一次出现在1962年6月号的《解放军画报》上,总共用了十八个大版,图文并茂。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辽宁省抚顺市,在路面指挥战友的军车倒车期间,遭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击中头部,导致颅骨损伤及脑机能障碍殉职,年仅22岁。[25]在部队两年又八个月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和多次受部队嘉奖。

根据官方描述,在雷锋死后,他的日记被发现。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于1963年1月7日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雷锋题词。从此开始了党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的故乡湖南长沙和雷锋的牺牲地抚顺于1960年代中后期分别建起了雷锋纪念馆以兹纪念。

[编辑] 学雷锋活动
雷锋纪念馆学雷锋是中共大力推行的政治教育活动,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的知识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26]目的为加强护其核心权威力量,培养军队[27]、少先队、[28]共青团、[29]中共党员、干部,乃至全国人民,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情操,[30][31]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三热爱”)紧密相关。因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都曾发红头文件要求学习雷锋,实现社会安定。[32]解放军总政治部多次通知要求全军以雷锋为榜样,牢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 的总要求。[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1 17: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雷锋去世后,被追认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34]辽宁发起了学习雷锋的全省活动,抚顺团市委10月23日发出《关于组织全市青少年参观雷锋展览室,开展好阶级教育的通知》。辽宁团省委编印了《毛主席好战士》40万册,加印刊有雷锋事迹的连环画7万张,同辽宁图片社洗印了供基层搞小型展览用的照片800套,推动全省学雷锋。该活动受到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重视,并在19立场和高尚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榜样,应该把这项活动作为目前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全国各地团组织“都应63年2月15日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雷锋同志的光辉一生,为我国青少年树立一个具有坚定无产阶级该参照辽宁的经验,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恳请毛泽东题词。[35]自此1963年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把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情操教育融入“三好”活动之中。

全国性学雷锋活动始于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5日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发毛泽东的题词,第二版则刊登了罗瑞卿的文章“雷锋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战士的最根本、最突出的一条,就是他反反复复地读毛主席的书,老老实实地听毛主席的话,时时刻刻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心一意做毛主席的好战士”。3月5日成为全国学习雷锋纪念日。1963年3月15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发出了《关于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通知》,要求“必须好好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指示办事”。1964年,罗瑞卿说“凡是毛主席著作学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工作就做得好。大庆油田是这样,好八连和雷锋、郭兴福也是这样”。1964年21期《中国青年》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老老实实听毛主席的话”。[36]由于林彪把学习雷锋和学习毛著的目的归结为“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因此革命的标准从忠于事业、忠于人民,中间经过忠于党,而最后变成忠于最高领袖个人,走向文化大革命。[37][38]

1965年起,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中心,按照林彪“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指示,人人写学习笔记。涌现各种学雷锋小组、学雷锋做好人好事以及学雷锋做无名英雄的事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把政治教材诬蔑为“封、资、修黑货”,把学雷锋斥之为“驯服工具论”,对爱学习、守纪律的学生,视为“五分加绵羊”的修正主义苗子。

时间 发起单位 红头文件 相关事件
1960年10月 中央军委 《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决议》 “两忆三查”活动
1960年11月 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 《关于在部队中开展学雷锋、赶雷锋运动的指示》《关于运用雷锋的典型事迹作活教材,配合部队当前教育的报告》[39]  
1961年1月 总政治部 《兰州军区党委及军区部队工作团关于在连队开展忆苦运动的经验》  
1961年1月14日 军委工程兵政治部 《关于学习雷锋同志的通报》  
1962年1月14日 共青团抚顺市委五届二次委员(扩大)会议 《关于在全市青少年中以雷锋为引线深入开展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的决定》
1963年1月18日 中共沈阳军区委员会 《关于开展学习雷锋运动的决定》  
1963年2月15日 共青团中央 《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 大跃进后连续三年大饑荒
1963年3月5日 毛泽东 “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 八届十中全会:“加强青年的阶级教育”[40]
1963年3月11日 中共抚顺市委 《关于响应毛主席及党中央号召,进一步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雷锋运动的决定》[41]  
1977年3月5日 人民日报 《向雷锋同志学习》 [42] 打倒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
1977年7月2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43] 迎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1年2月21日 共青团中央 《关于进一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通知》[44]  
1989年12月25日 共青团中央 《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十点意见》[45] 六四事件,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
1990年1月9日 共青团中央 《关于进一步开展学雷锋精神做四有青年活动的通知》[46] 六四事件
1990年2月15日 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 《关于动员全省军民深入学习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建功立业的通知》 1989年政治风波[47]
1991年2月21日 共青团中央 《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48]  
1992年2月12日 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联 全国学联 全国少工委 《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 [49]  
1993年 团中央、国家教委、全国少工委 《关于表彰少先队学雷锋先进集体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 中共中央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5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2012年3月2日 中央办公厅 《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12〕7号)[51] 王立军事件,迎接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2年2月21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总工发[2012]14号)[52]  
2012年2月22日 共青团中央 《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中青发〔2012〕4号)  
2012年2月27日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机关党委 《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53]  

2010年,郭明义被宣传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54]

2012年,继大跃进、文革、六四以后的第四次学雷锋高潮来临,史无前例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学雷锋。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才厚指出通过学雷锋切实加强对部队的思想政治领导,确保部队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指挥。[55][56][57]

[编辑] 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雷锋墓1963年3月2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在学习雷锋专辑中刊登了毛泽东、周恩来的题词,董必武、郭沫若、罗瑞卿、谢觉哉等写的诗和文章。[58]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林彪题词:“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邓小平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陈云题词:“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
董必武题诗《歌咏雷锋同志》:“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阶级观清楚,勤劳念朴纯。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
贺敬之的《雷锋之歌》:“看,站起来/你一个雷锋/我们跟上去/十个雷锋/百个雷锋/千个雷锋!……/升起来/你一座高峰/我们跟上去:十座高峰,百座高峰,千座高峰!——/千条山脉呵,万道长城!……”
郭沫若题诗《一把劈断昆仑的宝剑》跋:“毛主席《念奴娇·昆仑》一词中,有句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昆仑)裁为三截’。我读了《雷锋日记摘抄》,感觉着雷锋同志就像这样一把宝剑。”(正文略)
叶剑英1977年3月3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编辑] 1990年代1989年之后掌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在1990年一起为雷锋题词。

江泽民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
杨尚昆题词:“全国人民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
李鹏题词:“在新形势下把雷锋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活雷锋在中国涌现。”
乔石题词:“学雷锋精神,做人民公仆,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姚依林题词:“发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宋平题词:“向雷锋学习,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李瑞环题词:“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编辑] 影响维基新闻相关报道:

雷锋成为网络游戏主角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曾为锋题词及发表号召,此后每年的3月5日都成为官方指定的“学雷锋日”,中共引领全中国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名字响遍全国,并在60至80年代间被塑造成为中国大陆的模范人物。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共产主义人生观或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政治上紧跟共产党,工作中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勤俭节约。

1990年代后,官方引导人们学雷锋的论调不再是“忠于革命忠于党”,而变成了“学雷锋,做好事”。有评论认为近年来由于逐渐深入的社会反思浪潮,全中国“学习雷锋精神”热潮不再,以致当今一代小学生对雷锋的认知已经大不如前,印象模糊[59]。2008年起,中共一改过去每年3月5日由官方媒体号召学雷锋的惯例,没有在官方报刊上宣传学习雷锋[60]。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雷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0年3月5日,新华网报道,据不完全之统计,中国至少已经有21所雷锋小学,它们以雷锋的名字直接命名。

[编辑] 争议雷锋在当时不过是个普通的士兵,做好事的瞬间身边总有一名摄影师碰巧在场并拍摄下来,类似这些疑问及真实性引起部份人质疑[61]。参与《雷锋的故事》创作的军队摄影记者张峻曾表示,从1960年11月26日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发表“毛主席的好战士”文章后开始的。张峻回忆说,沈阳军区为了塑造雷锋这个形象,专门为他成立了拍摄小组和日记指导小组,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还筹办过《雷锋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展览》,并于1962年2月初组成了筹办展览的班子,拟出具体内容,并指定由张峻“补拍”部份照片,[62][63]这些“补拍”照片是根据报道雷锋的一些文章和所谓的文学作品如:《雷锋日记》、《毛主席的好战士》文章、雷锋事迹等等的内容进行想像而产生的。两年多时间里,拍摄照片300多张,平均每三天一张。有些照片给人“造假”的感觉,例如有一张雷锋白天打手电筒看《毛泽东选集》的照片等[64],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民众直到近年网络的出现才知道此内情。[65]

每年3月5日是中国大陆的雷锋纪念日,3月5日这一天,既不是雷锋的生日,也不是雷锋的忌日,选定这一天作为纪念,是因为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了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部份人质疑这更像在纪念毛泽东。[66]一个署名“穆正新”的旅美人士近年在互联网上发表多篇文章,提出多个疑点,如声称雷锋日记涉嫌伪造,而伪造者就是雷锋和沈阳军区工兵十团[67][68][69]。一些西方作者认为雷锋日记的伪造者是林彪,目的是在大跃进后改善毛的形象。[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5 20:53 , Processed in 0.1251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