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17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1-8-15
|
深陷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简称中国通号)昨天曝出大新闻集团总经理马骋8月22日突发心脏病逝世。由于7-23事故即将进入责任认定的关键阶段,因此马骋的突然病逝立即引发各方关注。2 J2 y2 l9 M0 D& ~/ S# P! s
; H, Y; x3 `7 _8 @0 d4 B2 F$ b
暴病去世1 {9 h+ F. u" M
* i- W0 j3 `+ k3 [/ J
昨天,中国通号在其官网“中国通号网”上发布讣告称: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马骋在深圳项目安全检查期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8月22日逝世,终年55岁。记者登录“中国通号网”看到,网站首页的颜色已变为黑白。
9 t# Q" h5 B7 |' r
( n( V4 u) ?5 ^2 o% Y) y$ }2 x# g “他是在深圳向检查组汇报工作时发病去世的。”昨天,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通号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马骋死于“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过,在网络上,一位自称熟悉马骋的人士称,马骋原来并无心脏病史。; u% N; n6 O9 H# ~; e
7 [+ J+ E3 K# J! O
记者了解到,马骋发病时正在陪同“国务院高速铁路安全大检查”检查组检查广深港客专铁路,向检查组汇报工作。对于马骋为何突发心脏病,上述中国通号内部人士称自己并不了解。3 W: b! \1 l, b+ r* X! E
! @7 p( ]9 v: i& k2 C& y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此次高铁安全大检查从12个部委抽调了286名工作人员,组成12个检查组,在10个铁路局对49个在建的高铁项目进行全面大检查。据悉,检查组已到过中国通号多次,“8月17日还曾到过总部”,上述人士称。! R- p7 U" h, H5 Z3 [; ?
4 s( l W: \( {. s d 众矢之的
8 v1 v* B q: \ n& i$ H+ q, _7 v. |+ R K6 l3 j6 Q
7-23事故发生以后,中国通号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7月28日公开表示,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而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副组长、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更是透露,在全国铁路中,和温州南站使用同类型信号设备的有58个车站、18个中继站。5 f, d& `: M* V% s
2 r" _2 y3 b* G% L' S! V 温州南站信号设备的设计单位是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通号的子公司。“信号设计缺陷”的说法出来以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7月28日当天便在官网贴出《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死伤者及家属的道歉信》,表示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铁道部的事故调查工作,敢于承担责任,接受应得的处罚”。一时间,中国通号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对刚刚成立通号股份准备上市的中国通号来说,无疑压力巨大。, y/ b* C: v3 H" d- p
. B" K' q% f, \* W7 I2 x
然而,从事态后续的发展来看,中国通号似乎充当了替罪羊的角色,分担了铁道部的压力。事实上,早在7月28日,中国通号负责宣传的人士便一再跟记者强调,被指存在设计缺陷的信号系统已交付铁道部两年了,其间没有发生过伤亡事故。
; q9 c& r7 \3 n, z# s9 }# `$ P r0 C& G% C1 T
压力使然?
, y9 l Z# t0 Q1 y5 R! L
# A5 z/ _- }/ Q ?( t 在“中国通号网”上,没有马骋的简历。据悉,马骋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生,在通号领域干了近20年。“他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工作严谨,对下属要求也很严格,我们都很尊敬他。”一位中国通号员工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描述马骋。
B. U2 S; {1 N& t
2 w b j# a# A# I* F$ r/ z6 ] 7-23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昨天告诉记者,自己对马骋的去世感到震惊,“我知道,事情出来以后,他们(中国通号的领导及员工)觉得压力特别大。”% }9 a% D8 P! h9 A k8 P: s( J
. }$ K! y( C9 C* e, W- `7 _1 B" @0 ?
马骋及其掌管的中国通号压力大是无疑的。记者查阅“中国通号网”发现,7月28日到8月22日,即马骋去世前这段时间,集团新闻几乎都是安全检查、安全自查、用户培训等内容。
! U' b4 Z i2 l# G l5 O0 n# i. e( o5 c# D; d5 F7 m
似乎是一个巧合,就在8月22日马骋去世这一天,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在做客新华网时称,7-23事故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7-23动车事故调查组已掌握了对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的大量证据和信息,下一步就要进入事故责任的认定阶段。0 n( E% D a9 W
5 d3 Q [: l7 S7 d
王梦恕告诉记者,上述表态表明7-23事故已被明确为责任事故,而非技术事故,所以中国通号的压力应该大减。信号系统的技术是成熟的,只是个别产品存在问题,针对个别产品的问题可能会单独立案调查。$ X( ^( O7 x* O9 S9 ]3 V% ~. c
7 p9 X) s7 Y5 p. U- P2 m. C
公司说法
o! t4 ^9 C/ b; j A
5 r2 Q0 ]' L' ]# ?5 E( W& h 此事与7-23事故无关, x$ g% d1 M4 K
4 f) x- x5 H! L
本报讯 (记者张剑)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丰台区丰体北路的中国通号总部,门卫拒绝记者进入。随后,记者与该公司一名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该负责人称,马骋平时身体状况稳定,但工作压力较大。对马骋的突然离世,公司很多人都觉得悲痛和意外,“但这件事和‘7-23’事故无关”。目前,公司很多领导员都在深圳处理善后事宜。马骋逝世后,暂时还不能确定公司的领导层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