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0|回复: 6

坚守福岛核电站50位死士 7成人或2周内死亡(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7 09: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抢险人员纪念碑(局部)。
东京电力公司目前没有透露这50名死士的姓名。(设计图片)

  昨天重新增加到180人 七成人员可能会在2周内死亡

  “我们不惧怕死亡,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一名留守死士

  福岛核电站的严重泄漏事故,是人类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面临的又一场核灾难。目前,福岛核电站内800多工作人员大部分撤离,只剩下最后的50位死士。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保护福岛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屏障。

  尽管核电站在16日继续出现险情,这50名工作人员一度被强行疏散,但随着辐射强度的下降,这些工人再次进入核电站,冒死进行注水工作。核防护专家指,这50人因长时间在强辐射条件下工作,其中70%的人员可能会在2周内死亡。

  文字:记者李明波

  最新动态

  16日:他们短暂撤离后又重返岗位

  16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再次爆炸起火,导致核电站内辐射浓度超标严重,日本政府在16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下令撤离留守的50人。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16日早上进行的记者会上证实,福岛第一核电站第3号反应堆在当地时间16日上午10时许发生再次爆炸。他说,第3号反应堆爆炸时,产生了很高浓度的核辐射量,工人无法在现场作业。因此50名参加控制核反应堆的人员已离开现场,实行暂时避难。

  16日下午,随着辐射强度的下降和空中注水的失败,地面注水再次成为日本当局的选择。福岛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下午宣布,这50名工人已重返工作岗位。

  一位负责和这50名工人联络的日本官员告诉美国记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他们其中,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他们不怕死。”

  另据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先前将福岛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从800人减少到50人,现在又重新增加到180人。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布伦纳说:“他们的情况不是很好,显然他们将遭到高浓度核辐射污染,并为此丧命。他们知道这一点,因此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

  认识他们

  他们的构成:

  多数年过50 姓名暂未透露

  继福岛核电站的一号和三号机组爆炸后,二号机组又在15日晨发生爆炸。当时反应堆外的辐射量出现400毫西弗,吸入1000以上毫西弗的辐射量就足以令人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鉴于形势紧迫,东京电力公司迅速撤出了大部分员工。

  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地震前共有800人在内工作,在发生紧急状况后,只有50人在进行紧急操作。50人是维持核电站运作的最少人数,其余750人已因避免受到辐射而撤离。

  东京电力公司留下的50人中,有20名是志愿留下的员工,有30名是指派的,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一位59岁老员工表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更多人的安全。这位员工还有半年就退休,本可以拿上高额退休金,养老归田,但是他表示是“使命感让自己作出了这个决定”。

  东京电力公司目前没有透露这50名死士的姓名,日本媒体称他们是无名英雄。

  他们的任务:

  为反应堆注水 防核燃料融化

  日本媒体披露了这些留守人员的悲壮任务。他们需要向已经暴露的核燃料注入海水。这些核燃料一部分已经融化并释放出辐射物。如果全部融化,它们将释放出数千吨的辐射烟尘,危害到数百万人的生命安全。

  由于福岛核电站的电源受到海啸破坏,核电站内部已经漆黑一片。但即使面对黑暗、辐射、海啸和地震的恐惧,他们仍需在核电厂内继续工作,不断为反应堆注入海水冷却。

  在黑暗中,他们头戴呼吸器或者身背氧气筒,拿着手电筒穿过迷宫一般的设备,耳畔不断响起氢气与空气接触后爆炸的声音。虽然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连体衣,戴着紧身头罩,但这些仅能提供微不足道的辐射防护。

  他们的未来:

  未来两周之内 七成人或会死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介绍,每一名留守的工作人员都要受到100~250毫西弗的辐射,大约是美国核电站规定工作人员所受到最大辐射的5倍。据东京电力公司介绍,在核电站内一些可能有严重辐射的区域,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只工作几分钟,随后交给下一位工作人员继续,如此轮流,避免接触到太多的辐射。

  东京电力公司并没有透露他们工作的电站内部有多少辐射量。核专家表示,内部辐射量要比外部的高。美国的核防护专家指出,留守工作人员中的70%可能会在2周内死亡。

  历史知多D

  切尔诺贝利大抢险

  28人死于过量辐射

  1986年,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巨量的放射物质散发到空气当中,许多志愿者进入核电站,对反应堆进行封闭处理。3个月之后,他们当中的28人死于过量辐射,19人死于皮肤感染,106人患上了辐射病,多年后死于白血病或者其他血液癌症。

  后来,切尔诺贝利在市中心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抢险人员建立起纪念碑,碑文上写着:“献给拯救世界的人”。

  鲜明对比

  自卫队担心遭辐射

  空中注水再次取消

  本报讯 在50位死士一度撤离后,东京电力公司一度考虑出动直升机在核电站上方撒放硼酸,日本自卫队却连续两天拒绝了政府命令。驻扎在仙台市霞目基地的陆上自卫队直升机部队,16日再次决定中止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三号反应堆的空中洒水作业。 防卫省说,中止的原因是因为核电站上空的核辐射浓度太高,可能会危及参加洒水行动的自卫队员的健康。

  日本政府救灾总部从15日开始,就要求自卫队出动直升机对核电站实施洒水行动,以降低不断爆发的第三号反应堆的温度,增加其冷却水量,以防止核反应堆爆炸。但自卫队一直持消极态度。16日下午,一度准备实施洒水。但是实施之前,派出的侦察机测出的核辐射浓度依然很高,于是决定再次取消洒水计划。 (李明波)

  “可怕的水,快逃!”

  本报讯 昨天,日本《读卖新闻》刊登了一名福岛第一核电站男性工作人员的口述实录。3月11日,他正在1号机组所在的建筑物内部工作。

  当时,建筑物内部的电灯全部熄灭。尽管听到了“待在原地不要乱动”的指示,但我们看到顶部的金属管道相继发生了剧烈的晃动,水流不断涌出。“这可能是非常可怕的水,赶快逃吧!”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随即跑下楼梯,冲向位于一层的出口。

  在一层,等待检测辐射的工作人员在狭长的走廊上排起了长队。随后,余震不断,大家纷纷怒吼:“快点!快点!”

  我虽然没有遭受辐射,但一想到自己差点就关在那里面,至今仍惊魂未定。

  (郭晓昊)
发表于 2011-3-17 09: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灾难已经转化成世界性的灾难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7 0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英雄也{: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7 0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QS吧,鬼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7 10: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2: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wm2005 于 2011-3-17 12:08 编辑

地震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已经有5名工人死22人受伤

美国《纽约时报》3月15日文章题:问题核电站的最后防线:50名日本工人
一小组技师勇敢地面对辐射和大火,成为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的最后留守者———或许他们也是日本防止更大规模核灾难发生的最后机会。
一片漆黑中,他们在迷宫般的设备中摸索前进。他们靠手电筒微弱的光芒前行,倾听氢气从反应堆中漏出后与空气接触时发出的爆炸声响。

他们通过很不舒服的呼吸器进行呼吸,或者背上沉重的氧气罐。他们穿着白色的连体服,头戴全包式头罩,这样可以在肉眼看不到的辐射出现时为他们提供一点点的保护。

他们是5 0名留守的操作人员,是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他们有的是自愿留守,有的是被指派到这里来的。他们现在的工作是抽取海水冷却危险的燃料棒,防止燃料棒全面熔化导致成千上万吨放射性粉尘飘到空气中,危及无数人的生命。燃料棒可能已经有部分开始熔化,并释放出放射性物质。

他们昨天和今天一直在努力,通过临时消防泵每分钟向遭损坏的一、二、三号机组反应堆内注入数百加仑海水。

日本厚生劳动省昨日放宽了每位工人的暴露辐射量标准,从之前的100毫西弗调升至250毫西弗。这是美国核电站允许工人承受上限的5倍。

这一变化意味着工人现在可以在那里逗留更长时间。厚生劳动省副大臣小宫山洋子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考虑到这些工人的健康状况,再提高标准是不堪想像的。”今天也有消息称,有可能派更多工人去帮助拯救这个核电站。

东京电力公司几乎没有提到和留守工人有关的任何信息。

东京电力公司提供的有限情况令人们拼凑出一幅可怕的图画。自地震发生后,已经有5名工人死亡,22人因各种原因受伤,还有两人失踪。(作者基思·布拉德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7 12: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9-10 01:59 , Processed in 0.0674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