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6|回复: 5

仿鲁迅纪念鲁迅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16: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文嚼字
   
  一
  中华人民盛世九月一日,就是教育部决定将鲁迅多篇文章踢出中学课本的那一天,我独自一人在中学校门口徘徊,遇见陈君,前来问我道,“老姚可曾为鲁迅先生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老姚你还是写一点罢,阁下取名“姚文嚼字”,莫非就是真的要钻进象牙塔里咬文嚼字了吗;鲁迅先生生前就很希望后生晚辈能继续以杂文为投枪匕首与恶势力战斗的。”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写的文章,大约是因为往往尖酸刻薄之故吧,主流媒体一向是比较刁难因而常遭封杀的。然而就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居然能够预言我当下处境的,就是先生。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早逝的先知毫不相干,但在苟活者的我,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真能够相信他们将鲁迅当做“民族魂”之类的忽悠,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成千上万国人的呐喊声,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关于“鲁迅精神过时了”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苟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先哲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假借民意污蔑“民族魂”过时,敢于抡起板斧向文化先贤的头上砍去。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一片瓦釜雷鸣的虚假繁荣。在这片瓦釜雷鸣的虚假繁荣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1881年先生去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阿Q的子孙们早已很“不高兴”地撅起了他们的屁股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在中学课本若干个被删除的作者之中,鲁迅先生是我的偶像。偶像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偶像,是为了唤醒中国民众而战斗到最后一口气的中国的真正文化与思想先驱。他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面对语文课本上眼花缭乱的众多作者,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但是我还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快到期末了,我们的语文老师才指着书本上一位精瘦老人头像告诉我们,说:这就是鲁迅。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强权所屈,反抗黑暗统治的最伟大的战士,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他却常常冷笑着,态度很随和。待到老师将鲁迅文章全部讲完之后,我才对他有了些许了解,于是课下阅读他的作品也就多起来。每看到先生解剖的民族劣根性仿佛其中就有我的影子时,我就会会心地微笑着。直到教育部决定将鲁迅多篇文章踢出中学课本,我才见国人虑及中国的前途,许多同学黯然至于泣下。此后,先生的力作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仿佛与民族魂永别了。      
  四     
  我在二十五日早晨,才知道教育部踢出鲁迅作品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他们居然一下就删掉好几篇!不仅如此,据说还竟然将金庸、余秋雨之类的东东拿来补缺,这不禁使我有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深深感叹。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阴险下作到这地步。况且一向受世人推崇的先生的伟大作品,更何至于无端在青少年的课程中遭遇暗算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删改之后的新课本。还有几个,是其他的不和谐作者。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阴谋,简直是无赖,因为删除之后他们还故意放风说是应了广大中学生强烈要求才不得已这样做的。但教育部就有令,说他的作品“太恶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他其实是和谐社会的大敌。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全见;但听说,各个版本都在以各种借口删除着先生的文章。或删除《阿Q正传》,或删除《纪念刘和珍君》,或删除《药》,或删除《论“费额泼赖”应该缓行》,或删除《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辛辣地讽刺了中国人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劣根性,包括自私自利、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的《阿Q正传》确是被删掉了,这是真的,有“课改”之后的新教材为证;无情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战斗的《纪念刘和珍君》也被删掉了,这也是真的,也有“课改”之后的新教材为证。只有一样深刻而犀利的其他篇章,还勉强躺在课本的角落里等候继续宰割。    
  
  当多篇脍炙人口的名篇遭遇中国那些别有用心的所谓学者文人暗算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所谓改革开放的伟绩,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的承诺,不幸全被这几个小动作给抹杀了。但是中外的御用和左愤们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污痕……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相比当年秦始皇文化大毁灭来说,有限的几篇文章,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左愤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人类精神食粮的一小部分。人类文明艰难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删除教材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借了关爱下一代的名义。然而既然有了开头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波及影视、纸媒、网络的前景,纵使时光流驶,红歌渐浓,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和谐的旧影。陶潜说过,“鲁迷或余悲,左愤亦已歌,阉割何所道,历史自评说。”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果断,一是帮闲们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草民们遭遇文化阉割之后竟能如是之情绪稳定。我目睹中国官僚们的办事,是始于数十年前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草民们一片叫骂声中互相鼓励,虽殒声名狼藉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御用的勇毅,虽遭围剿唾骂,压抑至数十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文化大阉割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阴冷的暮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大刀阔斧地进行文化清剿。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鲁迅先生!
发表于 2010-9-14 16: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踢掉鲁迅文章真好,那就会少了点阿Q精神,就会敢于直面相对,就会对小日本大声咆哮,敢抓我们的人,我们是头雄狮,不会只会争个口头输赢的,是人为本,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东方大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17: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再等个几年,金瓶梅、玉蒲团也要上语文教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17: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像之前那篇文章看到中提到的一样:
历史那些课本月要改革
总是去死记那些什么几几年签定的是什么条约 赔偿多少黄金白银 也没多大用处
小日本其实有很多方面确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多一些开放性的课题
还不入多研究研究一些局势  讲讲看法
之前的八年抗战  之后的100年内还会不会有和日本  美国等的战争   如果有那么需要准备些什么 做些什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2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剔除鲁迅,那为什么还要拍建国伟业、建档伟业?那不是教人们很国明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22: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人类有不平等的存在,批评就永远有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5-16 12:05 , Processed in 0.0769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