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4|回复: 5

曹林:“房奴”和“读书无用论”民怨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7 16: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两条最热的新闻表达的都是“民怨”。
  一条说的是“读书无用论”。某媒体针对200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的调查显示,已签约应届大学生中,47.1%的人签约月薪在1500元以下,新“读书无用论”抬头;一条说的是“房奴”,某网站一项有1501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这群按揭族中,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自嘲已成“房奴”。埋怨读书无用也罢,自嘲成为房奴也罢,背后显现的都是公共物品供应不足产生的民怨。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由于制度环境以及分配环境相对宽松与公平,老百姓遇到什么问题时一般会归咎自己,从自己的努力与智力等方面找原因。找不到好的工作,或者工资很低,会反省是否自身努力不够,别人怎么能找到高薪工作;供不起房贷买不起房,会反省是否自身创富潜力还未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思考别人怎么能买得起房。这种内向的归咎思维,使外在压力能激励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潜能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可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的表现正好相反,人们遇到问题进行归咎时常是外向的。工资太低会归咎于“读书无用”,供不起房时会以“房奴”表达对外的抱怨,看不起病会骂卫生部门,读不起书会怪罪教育部门,坐不上火车会批铁道部———人们总感觉问题并非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外在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逼使自己如此。这种归咎思维下,压力并不会产生激励效果,只能使人产生一种消极、悲观、抑郁的情绪。  
  健康市场社会中老百姓的归咎所以内向,源于市场尊重个人的价值,每个人机会平等。市场鼓励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服务,人们会自然地把自己的遭遇当作一种“市场结果”,个人享受了市场自由,也要承担由此产生的结果和责任,这就是公民责任的一部分———而我们的社会,由于市场化处于起步阶段,规则相当微弱,权力的身影无处不在,行政干预之手四处乱伸。  
  这种氛围下,人们一旦遇到问题,就会习惯性地归咎于政府的权力干预,认为是行政权力的干预使自己陷于这种境地,政府应该为之承担责任———即使有些结果纯粹是市场原因,但由于人们已经形成“行政干预”的印象,也由于无法找到目前的情况与完善的市场体制之间的参照差别,自然把责任推向政府,而惰于自我反思,无法形成自我负责的公民意识。  
  市场的准则是机会平等而非结果平等,由人的秉赋差异所产生的结果不平等多数人可以接受,但权力干预产生的不平等也即机会不平等就让人无法接受———当下中国的现实是,市场和权力产生的不平等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买不起房、找不到好工作、看不起病到底是市场结果还是权力掠夺的结果,很难进行区分,于是所有的怨声都指向了政府部门,所有的板子都打到政府头上去了。政府为了缓解民怨,不得不加大干预力度。但这招致更多的不平等,不平等又招来了更多的民怨。
发表于 2010-8-27 17: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产党现在的民怨会越来越多了。房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人带头起义的话,后果很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7 2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2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21: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起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5-16 05:13 , Processed in 0.0573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