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7|回复: 0

看看香港是如何反腐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4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style="TEXT-INDENT: 2em">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香港如何反腐败的,很是有感觉,就传了上来。  救护车送病人前往医院,要向病人索取“茶钱”。病人犒赏医院护工,才能得到开水和便盆。消防队员灭火前,要收“开喉费”。申请住房、开店、入学及各种公共服务,必要携红包过五关斩六将。街上跑着贴着特殊标识的黑社会汽车,那是车主贿赂九龙交通部的标志,如果违法,警察见了标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30多年前,在香港<a href="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htm" target="_blank"></a>,腐败已被市民接受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打击腐败,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30多年过去,2003年,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公布全球清廉指数,香港在133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14,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去年国际反贪日(12月9日)前夕,记者采访了原香港廉政公署副廉政专员、执行处处长郭文纬。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到处乌烟瘴气”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俗话讲三生有幸,我是一生有三幸。一、我经历过政府公务员极其贪污时期。二、我在廉政公署(以下简称廉署)参与了反贪污。三、我见证了香港由贪污之城变为廉洁之都的全过程。”郭文纬说。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作为普通市民的郭文纬,他曾深切感受过香港的时代之痛,他亲身经历的公务员腐败,典型地代表了当时的腐败现状。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郭文纬家里申请安装电话,等了几个月,安装工人来了,他们告诉十几岁的郭文纬,“通了啊”,还让郭文纬听接通的声音,待郭文纬证实后,他们告辞了。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令郭文纬不解的是,他们告辞之后,电话就“失声”了。郭文纬立即告诉他们,电话又不通了。电话部门告知:“叫你父亲来一趟。”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后来,父亲将真相告诉儿子,“他们这是在要茶钱”。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郭文纬母亲生他弟弟,他去医院探望母亲。母亲要喝水,郭文纬请护士倒杯水,护士口头应允,却迟迟不给。待母亲提醒他给小费后,水才送来。母亲干裂脱皮的嘴唇画面,郭文纬至今记忆犹新。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当年,郭文纬常见街上跑着贴着特殊标识的黑社会汽车,该标识是车主贿赂九龙交通部的标志,他们如果违法,警察见了标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郭文纬在海关缉私处工作时,一次,他上山巡查逃米酒税的商贩,无意中发现一个鸦片烟档。于是,他与鸦片摊贩正面交锋,之后汇报上司,没想到却挨了上司一顿训斥,骂他“坏了人家的事”。这件事促使郭文纬下决心辞职。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置身“处处陷阱,没有公理可讲”的社会中,郭文纬以“到处乌烟瘴气”形容当年香港的腐败。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2005年11月30日,浙江省40多名检察长及反贪局局长赴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接受反贪课程培训。主讲人郭文纬在学院教室里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的是30多年前香港市民高举横幅上街游行的画面。横幅上写着“反贪污捉葛柏”,紧接着,画面出现一张支票,巨额数字昭示了英籍总警司葛柏的贪污罪行。当年的葛柏贪污案,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腐败浪潮,掀至顶峰。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当时的香港人口剧增,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市民为了及时得到政府的服务,只好走后门,于是“茶钱”、“黑钱”、“派鬼”等各种替代贿赂的名堂应“需”而生。久而久之,香港市民把索贿受贿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救护车送病人前往医院,必定要向病人索取“茶钱”。病人要犒赏医院护工,才能得到开水和便盆。消防队员灭火前要收“开喉费”。跑马赢了要给小费。申请住房、开店、入学及各种公共服务,必携红包过五关斩六将,否则永远在等待中。司法尤烈,受贿的警务人员包庇“黄赌毒”,盗版猖獗,社会治安走向崩溃。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1973年,总警司葛柏被发现拥有430多万港元解释不清的财产,紧接着,葛柏逃至英国。葛柏潜逃使香港蓄积已久的民怨爆发。学生在维园举行集会,批评政府处理贪污失误,集会获得数千名群众的响应。他们手持“反贪污捉葛柏”的横幅示威游行,要求政府乱世出重典,缉拿葛柏,整顿吏治。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副按察司百里渠授命组织调查委员会。百里渠在调查报告中建议:“成立反贪机构,其须脱离警方独立,以挽回公众信心,否则政府永远置于被民众质疑与声讨的对象。”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港督麦理浩接受百里渠建议。1974年2月,廉政公署诞生。廉署成立之初制定了三管齐下的反腐战略——法律打击腐败、预防控制腐败、教育绝缘腐败。政府向市民承诺,廉政公署要开创一个廉政时代。面对无孔不入的腐败,相当一部分市民对此重诺下了断言,肃贪倡廉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深受腐败之苦的郭文纬此时也在静观政府的所作所为。他打定主意,“政府若是真心反贪,就入廉署投身反贪。”当时28岁的郭文纬的理想是:“为香港变干净做点儿实事。”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1975年初,葛柏被引渡回港,入狱4年。这一行动打破了香港社会评价廉署“敢打苍蝇,不敢打老虎”的说法。从那时起,市民降至低点的对政府及司法制度的公信力,开始回升。就在这一年,郭文纬加入廉署。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style="TEXT-INDENT: 2em">长达9年的海关缉私经历,锻造了郭文纬成熟的反贪思想和娴熟的反贪技能。郭文纬说:“反贪要有使命感,而非当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9 21:39 , Processed in 0.0554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